激发写作兴趣 培养作文能力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作文能力。
  一、融洽感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互动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体验到自由、信任、关爱和宽容,就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在作文教学中,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情绪也就随之高涨,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敢想、敢问、敢说。如在一次擦黑板之后,我走进学生中向学生“诉苦”:每天擦黑板时,粉笔灰飘行满地都是,掉在地上用扫把一扫就了事了,如果落进眼睛里可就受苦了。如果能有一种吸尘粉笔擦,那就多好啊!学生一听,也纷纷应和我。此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碰到什么问题,想要些什么来帮你解决呢?教室时刹时热闹起来了。有同学说要一把“自动扫把”可以自己按时扫地吸垃圾;有同学说要一支“警告笔”,发现写错字时马上发出警告提醒你……这时,我板书了作文题目《我想要……》。学生疑惑不解:“老师,今天的作文写这个?”我笑着点了点头。不一会儿就看见学生们面带笑容,欣喜地开始今天的习作。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广阔和丰富,让他们感到表达的乐趣,让他们感到表达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使他们满怀信心的表达。
  二、融入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平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有一天遇到一场难逢的大雾,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七米以外的东西全都看不清楚。我就领着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去进行观察、体会。让学生先站在室内观察,然后走进雾中体会。上课了,学生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到的。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我就让学生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寫下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
  文章来源于生活,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因此,作文教学也不能只局限于课内,还要加强课堂外的指导,开放学生的想象空间、活动空间,拓宽素材积累的事实空间和想象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搞好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方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三、积累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如果没有,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如:六年级十二册教材中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夕给母校写一份建议书,我又组织学生到校园的食堂、学生寝室、操场、图书室、微机室等主要活动场所去观察实践,去寻找问题,然后再回到教室动手写,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浓,觉得有话可写,作文轻松,学生们在文章中提了很好的合理化的建议,这样,不仅让学生由怕写作到乐写作,由被动写做到主动写作,还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留心生活写周记,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时常都会发生一些事情,但每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经过一段时间,都会淡忘,要求学生写周记,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样就成了一个素材库,到作文时就不愁没有写作素材了。另外,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有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生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是学生作文成功的基石。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这还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这方面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阅读文学作品,包括古诗词、名言警句、小说散文,既可学到写作技巧,丰富语言积累,还可陶冶情操,促发创作灵感;报刊杂志的大量知识与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材源。
  如果学生有了材料,那选材是相当重要的。只有选材新,才能写出创新的作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选择好的材料则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一篇作文的材料选择得有特色、有新意,对读者来说,就会啧啧称赞,对作者也会刮目相看,更能吸引读者往下看。
其他文献
“支部建在屯上”是崇左市党建工作的一大亮点。如何解决村民小组(或屯经联社)和屯级党支部“磨不到一块”、“两张皮”的问题,真正发挥屯级党支部作用,这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一个
<正> 1.引言许多自然科学家认为,科学研究活动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则把科学发现的逻辑表述为“P1→TT→EE→P2”(“问题1→试探性理论→消除错误→问题2”)这样一个图式,并认为“科学只能发端于问题”。甚至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也认为“思维起源于问题的情景”,“是从分析问题情景开始的”。那么,问题又怎样才能提出来呢?是否仅凭
摘要:旅游管理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起到了约束和促进的作用,其能够帮助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稳定健康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各地区有各地区的特色,吸引着各地各国的人来游玩。但我国目前旅游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各地区均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即对我国目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革与创新的思路,以期使旅游业能够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壮大。  关键词:旅游业管理体制;现状;改革
从今年起,广西财政渠道对“一肩挑”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最低补贴标准为每月380元,对在职和已离任不满60周岁的村干部,全部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是记者近日从自治
<正> 防止和平演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全党和全社会必须严肃对待的重大现实问题,它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高度进行科学的分析,进一步深刻认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防止“和平演变”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巩固社会主义生产
2006年以来,贺州市八步区探索在行政村中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适应了村民自治的需要,取得村民自我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成效。
一直以来,社会热点问题和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之间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从国内高校现阶段的思政教育工作来看,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应用缺乏全面性,使得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
通过分析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区划提供重要依据,为农业生产起指导作用,了解农业气象灾害,为当地政府提供防御气象灾害的依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报已经逐步成了企业的名片。在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中。企业报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本文从专业角度对企业报版面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
摘要: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关系到消费者切身利益,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以及和谐消费市场的构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案件频发,消费者权益受到了严重的危胁,如何才能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新形势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安全;和谐消费         一、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大意义   (1)保护消费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