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叙事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yz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是对文学批评的文本细读概念的借用和活用。它是指“读者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人手,对文学文本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这是指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其对象是阅读教学,它是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同行。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具有细读姿态的多元性、细读指向的言语性、细读结论的兼容性和细读经验的共享性。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不仅能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言语意蕴和言语意味,还能收获言语的经验、言语情绪和言语感受。
  对“文本细读”的理解,不同的语文教育者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朱光潜先生用 “慢慢走,欣赏啊!”来定义,吕叔湘先生用“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来定义,夏丏尊先生用“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来定义,而“在字里行间行走”是施特劳斯的定义,“徜徉在语言之途”是海德格尔的定义。从他们对文本细读的理解中我们不难看到这其中的每一种定义都是基于文本的细读和理解。
  文本细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是叙事散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叙事散文课堂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只有细读文本,才算真正意义上完成叙事散文的阅读和欣赏。
  一、初中现代叙事散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时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却很少去考虑教学内容的正确合宜。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习惯于从教法来考虑教学设计:什么样的导入比较好?是多媒体,是朗读,还是活动导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比较好?是讲授法,朗读法,还是小组活动法?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一旦涉及散文的教学,就只剩下“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几句看似是知识的套话。而实际上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成为了空中楼阁毫无意义。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总是把一篇散文教得像一类散文,没有突出单篇散文的特点,更有甚者没有对散文进行类别划分而将所有的散文都教成同一类散文。
  因此王荣生教授把中学语文散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归纳为:
  散文教学不符合散文体式。在中学散文的教学过程中,因不顾散文文体的特征而把散文教成小说,教成说明文,教成议论文。比如在《老王》这篇散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像教小说一样去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
  散文教学不考虑当下阅读文本的具体特性。在中学散文的教学过程中,因不顾阅读文本的具体特性而把这一散文教成一类散文,甚至将所有的散文教成同类散文。例如在《老王》、《再塑生命》、《世俗奇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些散文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围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物性格而展开,却将散文中最重要的人文意蕴和思想弃之不顾。
  不注重散文中蕴涵的情感而去关注散文中所涉及的事物。这一现象在中学散文课堂教学中尤其突出。仍以《老王》为例,虽然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课堂的关注点放在了“老王的悲惨命运”、“老王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上,教学生学习如何从神态和动作上描写人物,甚至在课后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来学会写人。这虽然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点,但仅仅只教学生怎么写人合适吗?这样的散文教学能把《老王》这篇经典散文的教学教到位吗?
  二、文本细读思想下《老王》的教学设计与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呈现
  在这里我以北京人大附中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在2012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中语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执教的《老王》一课为例,呈现文本细读思想指导下的初中现代叙事散文的语文课堂。
  王君老师的这堂课以“活命”为切入点,分为“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感受杨绛的‘活命状态’”、“总结——活出生命的高贵”这三个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基于文本细读的《老王》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一般的课堂有什么区别:
  1.在文本细读中寻找课文的切入点
  《老王》的大多数课堂切入点是文章的最后一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愧怍”一词。而王君老师的课堂却是从“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这句话引入“活命”一词来作为整堂课的切入点和关键词。
  “愧怍”一词是一个文言词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比较起来王君的“活命”一词更好理解,学生们也更好把握。对“活命”一词的挖掘正是王君老师对《老王》这篇课文进行反复细读的成果,这个不起眼的词成了王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凭借。在接下来的散文课堂教学中王君老师时刻关注“活命”一词,既有老王的“活命”状态,也有文中“我”(杨绛)的“活命”状态。
  2.在文本细读中走近老王
  大多数老师是从老王“出身苦、身体差、无亲人、经济贫”这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走近老王,主要的方法是在文中寻找“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老王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这些相关的语句来印证。
  同样是走近老王,王君老师却是用“活命”一词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靠近老王。王君老师“尽一切所能化平淡文字为真实生活情景,把学生先驱赶进去,然后让他们欲出不能,欲罢不休。让他们成为老王,成为杨绛,去亲身体验,去出生入死,去走火入魔。”
  在这个部分王君老师针对五处语言点,设计了五个多样化的诵读情景,引领学生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1)让孩子们“成为”老王,自述身世——理解老王被社会遗弃的痛苦。
  (2)老师演杨绛,学生饰老王,创造性对话——理解老王没有家人的孤苦无依。
  (3)让孩子饰看客,创造性“演说”社会闲人对老王的挖苦讽刺——理解社会对老王的凉薄。
  (4)演读老王和杨绛的对话——理解老王有“房”无家的痛苦。   (5)诵读文中反复出现的“只”字——感受老王的走投无路之困境。
  通过多样化的诵读场景,学生们对老王的认识显然比单纯找出几句话来印证要深刻的多。但细细体会我们不难发现,王君老师的课堂诵读不是简简单单把课文读一读就可以的,她的课堂诵读是深入文本进行细读。举一段王君老师的课堂实例来看看她从细读所读出的老王“活命”的悲苦。
  (大屏幕显示: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为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同学们,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语最鲜明地表现了老王的辛酸。
  生:只好。
  师:太聪明了,你们。文中不仅只有“只好”,文中还有太多太多这样的词语,大家缓慢地沉痛地无奈地读。
  (大屏幕展示: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他只有一只眼;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他只说:我不吃。)
  师:中国汉字有几千几万个,但是老师觉得最让我感觉走投无路的,最让我感觉辛酸苍凉的就是这个“只好”,因为,那就是别无选择,那就是上天入地都无门呀,而这种状态就是什么状态?
  生:活命。
  师:现在我们再一起来读老王走到生命尽头时的那副可怜模样(生有感情地朗读,师配乐)
  师: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不如鬼的生活,就是一种活命的状态呀!
  在王君老师引导学生走近老王的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步,她紧扣大多数老师忽略的“只”一词,让学生感受老王的孤苦无依。这样一来学生对老王的理解就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找句子的表象上对老王的“苦”浅浅的了解,而是深入“只”这个词语的内涵去深刻体会并对老王的“苦”感同身受。
  正是在文本细读的思想指导下王君老师才找到“只”这个词,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只”进行细读体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深刻理解文中的人物。
  3.在文本细读中发现被遗忘的“我”
  在整个《老王》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把重点放在了“不幸者”老王的身上,关注老王的“苦”和“善”,却把文中“幸运者”的“我”忽略了,或者把文中的“我”当成老王“不幸”的衬托,或者就是简单肤浅地认为“我”是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
  文本细读下的语文课堂是不允许如此粗糙地解读存在的。王君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我”对老王做了哪些照顾和关心的事,而仅仅是从“我”对“老王”的这一声称呼中出发,引导学生反复读“老王”这一称呼。一个知识分子对一个底层三轮车车夫的称呼竟然是“老王”,在反复读这一称呼的过程中学生读出了“我”的“博大、包容、亲切”。
  王君老师在文本细读中挖掘出被大家忽略的“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中,引导学生细读“他蹬,我坐”。在细读中学生们渐渐读出了老王的费劲和劳累,读出了杨绛内心的不安。并依此挖掘文章的空白,引发后面的讨论,推进课堂的发展。
  这样一来,文章中的“我”就不再是那个被隐藏起来的人,也不是那个单薄的“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而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博大、包容、亲切”的人,是一个在面对“不幸者”时内心不安的知识分子,这样被一般教师所忽略的“我”就立起来了。
  4.在文本细读中探寻文章的主旨
  关于《老王》一文的主旨,大多数老师都会习惯性的采用“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这种宽泛的看起来甚有深意的词汇,常常充斥着我们的语文课堂。学完以后,学生们似乎是读懂了,但是这样一篇《老王》很快就会被学生们淡忘,那段艰苦的岁月也会被抹去。
  但在文本细读下的《老王》,主旨不会是老师讲述的泛泛的大而空的词汇,而是学生深入文本细读之后的心领神会。
  在这一点上我对王君老师满心佩服。她并没有因为害怕学生无法理解“文革”而不作背景介绍,反而在课堂上将杨绛先生的《丙午丁未年纪事》部分内容向学生展示。重现历史情境,带学生重回写作现场。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里,“老王”和“我”都是“活命”状态下的人;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里“香油和鸡蛋”是无比珍贵的。因此无论是老王还是“我”在那个时代里,这些点滴举动都是“高贵”的。用王君老师的话来概括“我们有时候会无可奈何的处于‘活命’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高贵的内心,进入生命的高贵状态。”这样散文课堂教学内的所有内容都源自文本,都从文本的字、词、句人手,进行细致、精确的分析,来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
  三、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探寻现代叙事散文的教学内容
  王君老师的这堂《老王》课的成功的关键,就是她在课前对《老王》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文本细读。怎样将这样成功的现代叙述散文课迁移到我们日常的课堂中?在笔者看来,就是要弄清文本的细读有哪些方法,如何将这些方法融入课堂教学。
  咬文嚼字,嚼准合适的切入点。散文是情感的艺术,因此散文教学重点应放在作者对对象描述所抒发的作者情感上。因为作者是带着这样的一种情感来进行创作的,那么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一定会融入自己的这种情感,这样作者笔下的词也就具有了作者的情感。以《老王》为例,能找到“愧怍”一词进行切入已然不错,但是学生在理解这个文言词汇的时候存在困难,怎样找出同样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但又利于学生的理解的普通词汇呢?就是要通过文本细读,对文本进行咬文嚼字,找出“活命”、“只”这些饱含情感的普通词汇。
  深情朗读,读出语言情感。很多老师对“读”这一环节并不重视,认为“读”课文应该是学生课后的事情,课堂上的朗读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其实,散文语言的感情不是“看”出来的,也不是“讲”出来,应该是靠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而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再对文本进行深情朗读,才更能够让学生体会出散文语言的情感。以《老王》为例,这篇课文看起来值得“朗读”的部分似乎不是很多,但是王君老师的课堂却出现了很多对课文的部分内容的齐读、诵读、自述、演读、演说,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学生们慢慢地读出了语言的情感,也读出了作者的情感。这样课本上一个一个的方块字,都充满了或“苦”或“善”的感情。
  情景重现,回到写作现场。现代叙事散文的本质特点就是作家的自我言说。因此我们在确定现代叙述散文的教学内容过程时,要根据具体文本重回作家创作的历史现场,通过论世而达到知人,这样不仅能抓住散文的教学内容,还能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而实现对学生人格和道德情操的提升。以《老王》为例,对文章中涉及到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么采取回避的方法,要么就只是做蜻蜓点水式的背景介绍。但是这个背景对认识文章中的人物,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却是非常重要的。王君老师没有回避它,而是通过作者对当时历史背景的回忆将学生带入到历史背景中去,让学生去深切体会作者当时复杂的情感。
  发现空白,用追问引研读。散文中的空白艺术是作者欲言而又未言之处,是作者“藏不尽之意于言外” 的间隙地带。散文在描述和抒情中留下的空白,能够为读者的想象提供空间,但这些空白却常常被读者忽略。真正读懂一篇散文就需要我们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去发现空白,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学生发现空白,填补空白。以《老王》为例,文中写道:“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很多老师把关注点放在了这句话前面的“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上,但王君老师发现了老王的那句话“住那儿多年了”。老王为什么不正面回答那是不是他家,只说住那里?从这个空白中,王君老师带着学生们读出了老王“孤苦的活命”状态。因为“家”是一个有亲人有温暖的地方,但老王住的地方没有家庭的温暖,他只有破败的小屋没有家。
  在初中现代叙事散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教学内容意识和理论自觉,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夯实语文基础,提高人文素养乃至涵养生命。文本细读对我们确定初中叙事散文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初中叙事散文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的相对集中,让学生学得相对透彻。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如果说,小说中的故事是趣味点,那么故事背后的主旨则是意义点,也是我们理解的难点,因为作者并不会直接写出来。”①在备教契诃夫的小说《苦恼》时,笔者发现,理解其深层意蕴的难点在于对“底层”的认识。很多学生认为,《苦恼》的深层意蕴是在表达对底层人物的同情。甚至在一些观摩课中,也有不少老师作出了这样的解读,并图文并茂地呈现了当今社会上底层人物的艰辛,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引导他们关注底层,关心底层
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的逻辑性。思维清晰,语言表达就会清晰、流畅;思维混乱,说起话来就会词不达意,写起文章来就会前言不搭后语。学习逻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思考和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使用概念和进行推理的本领,让我们在说话、写文章以及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时做到概念明确、命题恰当、推理有逻辑性、论证有说服力。因此,语文教与学都和逻辑学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一  研究性学习是近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点,也是一个亮点。在2003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15个必修学分,而传统意义上的所谓语数外大学科,各科只有10个学分,可见研究性学习分量之重,也可见当时课改力推研究性学习的决心之大。课程方案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
语文学界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下文简称《念奴娇》)的文本已有丰富的解读,因此,指向文本的分析不再是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以何种方式呈现文本才是教师要着力的地方。也就是说,以何种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文本的内在,而非以直接告知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使其呈现方式既符合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古诗词阅读的特殊性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是名篇教学中往往为教师忽视却又意义重大的问题。  本
福建省自2004年第一次自主命题以来,和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相比,显得特立独行。当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可以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材料提供了十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要求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是当年给考生自主选择的自由度最大的一道题,赢得了广泛的好评。2005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提供了两幅图: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和一幅是带有棱角的不规则形,根据这两幅图产生的联想立意写作。这种以理性思维导向的作文
一、切入①  《雷雨》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问题,人们对作品的看法不尽相同。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对《雷雨》、对曹禺的研究有新的突破,这个突破主要表现在对曹禺早期作品中体现出的基督教人文思想的研究上。此外,钱理群的《〈雷雨〉的多种阐释》、王蒙的《永远的雷雨》、刘再复的《关于人与文学的思考》等文中涉及的观点,都与原来钱谷融的《〈雷雨〉人物谈》、田本相的《曹禺评传》中的看法不同。  于漪老师曾
陶渊明的作品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被选入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本中。透过这些作品,我们认识到一个在东晋黑暗乱世中虽有强烈的用世情怀,但经过三仕三隐的痛苦徘徊,最后毅然与黑暗的官场决裂而归隐田园的清流诗人形象。作为隐者,回看官场,那是一张巨大的“尘网”,也是一个巨大的“樊笼”。归隐以后的陶公,像倦飞的鸟儿返巢,像池里的鱼儿回到故渊一样,找到了自由,找到了自我。他在“榆柳荫后檐,桃李
一  杜诗自宋代经典化以来,备受历代推崇,甚至出现“千家注杜”的大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作为杜诗代表作,多次入选现当代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据统计,在百年中小学语文教材中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入选次数位居杜甫诗歌之冠。与此同时,此诗历来颇有歧解,即使进入当代亦不曾稍减,如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中关于“诗人的阶级立场和阶级情感”的议论,就曾引起学界的激烈反响和讨论。  虽然解读可以“多元”,但正如赖瑞
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材料和主要凭借。语文教学应当老老实实地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学习语文。游离课文,游离课文整体的语言表达,势必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科技常识课、泛文化课。韩军老师的《背影》教学,正是泛文化课的典型。且在各地七讲《背影》,影响不小。分析其失误,可以帮助人们端正语文教学思想,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游离课文的语言表达,何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韩军老师把《背影》
今年秋季开学,北京等六个省市开始使用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6月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2022年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根据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思路框架、结构体例等呈现了全新的样貌,与现在高二高三使用的教材相比,无论从容量上还是开放程度上都给执教者的教育观念、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深化教学改革,落实语文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