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WE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论述多媒体教学在《机械加工》课堂中的优势和劣势,总结出,只有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改革创新,以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机械加工》;教学方法
  
  《机械加工》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课,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含盖了金属材料、机床、刀具、夹具、加工精度、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等内容,这些对于刚走出中学校门的学生来说,都是特别陌生的。再加上学校的实训场地及设备都很有限,所以仅凭课堂上老师枯燥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各部分的结构及使用方法,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的应用,使各种机构的动画,甚至是真的设备完全展示在黑板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点和不足。下面我就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简单介绍一下。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设计、制作或选择适合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多媒体课件,并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学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机的贯穿于其中;二是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激发起大脑中对原有或已学过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并创造性地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好奇、记忆和情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
  多媒体环境可以有效促进记忆,培养记忆能力。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一样,是学生大脑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多媒体符合人类的记忆过程,多媒体展示知识空间的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加工、归纳,形成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便于给学生提供知识素材,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构建知识体系,为教师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作者用呼吸作用的教学来说明这一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具体到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我认为还有以下独到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厌倦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加重要。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恰好具备了这些特点。比如在讲铣床时,学生根本就没见过设备,我先将真的铣床图片展示给学生,将各部分结构及作用介绍一遍,再将各部分的运动做成动画,让学生理解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包括主运动及各种进给运动的配合情况,然后再放一些实际的工作录像,看看工人是怎样操作的,这样使学生完全了解了设备的应用情况,哪个是铣刀,哪个是工件,它们又是怎样配合完成切削任务。看着一层层金属被切下来,各种不同形状的工件被加工出来,他们的注意力就完全被吸引了过去,就象身临其境,自己就是现场的操作工,学习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提高课上时间的利用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解,频繁使用板书,特别是对于一些机构的绘图,会耽误更多的时间,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无事可做,不能主动去跟着老师思考,越听越困,甚至有的学生就睡着了,想再集中精力学习就很困难了。而多媒体教学完全克服了这些弊端,我每次都将需要的机构图做好课件,课上只需鼠标轻轻一点,下一内容的画面就马上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加快了课堂节奏,使学生没有时间让大脑开小差儿,就更不能睡觉了。同时,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开动大脑,做一些思考题,比如:通过观察思考(1)铣床适合加工什么样的表面?(2)在实际应用中铣床和车床有何区别?(3)车床和铣床均不宜加工的件(例如螺旋槽)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加工呢?等等。让学生通过看长见识,开阔视野,再学会独立去思考。另外,也拉近了理论和实践的距离,为实训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一年来,多媒体被引入《机械加工》的课堂,丰富了课堂内容,为枯燥无味的课堂增添了活力,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将老师主动的“灌”变成了学生主动的学,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高效率。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深有体会。但是,如果应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学生做笔记难,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教案、录像带等都是课前准备好的,课堂上教学节奏比较快,要求学生做到眼耳并用,稍有疏忽,前后的内容就可能衔接不上。在有限的时间内,由于老师不可能把讲过的内容重复一遍,加之多媒体教室的光线偏暗,学生很难做好笔记。
  2.教师无法即兴发挥,缺乏交流、互动。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以其生动的语言,并恰如其分地配以优雅的形体语言,将教学内容表达出来,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中,老师一般根据做好的课件来讲课,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实际反应和气氛,无法有针对性地组织或调整教学内容,因此授课形式呆板,教学灵活性不够,只能十分被动地跟着课件“走”。
  三、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在我的课堂上确实体现出了它的优势,但它也有自己的弊端,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这种形式,而忽略传统教学方法的长处,不论什么内容,统统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正确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在需要的时候采取适当的媒体形式,传统的板书不能丢,师生互动更不能少。而是将两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在讲铣床附件——万能分度头时,我是这样安排的:(1)用多媒体让学生熟悉它的结构及用法,将实物图,包括各个部件都展示在投影仪上,逐一讲解各部分的用途;(2)将传动系统图展示给大家,第一步锥齿轮传动,将运动分别传给主轴和侧轴,第二步直齿轮传动将运动传给蜗杆,第三步蜗轮蜗杆传动改变传动方向和传动比,要求大家必须记住1/40的传动比;(3)放分度头的工作录像;(4)实际应用计算:将例题及分度盘的孔圈数展示在投影仪上,板书讲解计算方法,在讲解中穿插提问;(5)思考:螺旋槽怎样加工?锥齿轮怎样加工?(同学先思考、讨论后说出想法,再继续讲解。)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又不乏与学生的沟通。
  总之,多媒体对我的课堂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它的直观形象、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确实给我的课堂带来了“乐学”的效果,但它毕竟是机器,不能喧宾夺主,来掩盖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上课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交流学习过程,多媒体只是辅助认知工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多媒体,更需要教师的恰当讲解和学生自己的思考,因此,不能忽视板书的作用,而是要把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与多媒体课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来优化我们的《机械加工》课堂。另外,多媒体教学方法发展很快,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来充实自己,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跟上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2010年西宁市郊被确立为省级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示范县后,这一技术推广得到较快发展,累计示范面积超过3万亩。近年示范推广实践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中位山旱地有很大发展潜
【摘要】优秀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让教师轻松教学,学生轻松学习,优化了教学过程。因此, 必须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宗旨, 分别从建立崭新的教学理念,用好新教材,创造问题情境,加强学生引导,注重实践与人性助教等几大方面做出相关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改革;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以往以预习、讲授、练习巩固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积极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进程,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现代民法对“伦理性的人格主义”倍加关注,人肉搜索事件本身所涉及的伦理、道德、人格利益法律保护等社会评价争议,既反映出现代礼制文化构建中的价值冲突,也证实了我国在网络侵
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大量冲突,政府和企业的决策至关重要,决策科学与否,对环境保护影响极大。生态伦理的环境保护决策原则要求决策者能够确保人与自然最大限度的和谐,公
农村逆向物流的实施是发展循环经济和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农村逆向物流实施必要性和农村逆向物流内涵的基础上,从逆向物流承担主体、逆向物流渠道和逆向物流物
【摘要】江苏省高考英语于2008年题目的设置上增加了新题型:任务型阅读。从本质上讲,其实就是又增加了一项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题,是通过另外一种角度来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查学生能否在限定的时间内 “按要求辨认语言结构、内容、事物发展的顺序和程序的能力”。这一题型的出现也符合了新课程改的要求,充分反映现代英语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阅读;图式教学;任务型阅读  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只
最近几年,英语考试向书面表达要高分的呼声越来越高了。然而,作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把写作教学看作是“硬骨头”,没有信心去啃;学生对写作充满恐惧感,把作文视为“魔障”……究其原因有多种,如学生基础差,书面表达能力弱,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太注重知识题目,而缺乏英语实际运用的题目等等,其中作文批阅是影响英语写作教学非常重要的因素。可如今这一环节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师生之间在作文批阅中缺少着最有效的互动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成功,追求成功,创造成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从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成功教育;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探讨    成功体验,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积极愉快的自我满足情绪和感受。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学生而言,他们对失败尚缺乏理性思考,常常认为只有成功才能导致更高层次的成功
【摘要】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看到它带来的快捷、资源无限的同时,是否关注到某些不利因素给中小学生成长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呢?互联网上传播的暴力色情内容,散布的信息垃圾、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黑客”等,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立德树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