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深度发展与国际贸易——基于政府采购协定视角的经验分析

来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sao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利用包含225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1995—2016年货物贸易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分析了世贸组织成员方加入政府采购协定(GPA)对贸易的影响。文章认为,加入GPA对WTO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GPA是WTO框架下的诸边协定之一,目标是促进各成员方深度开放,扩大国际贸易。实证结果表明加入WTO会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在此基础上加入GPA会进一步强化WTO的贸易促进作用。从贸易边际分析来看,加入WTO会扩展成员方贸易广度,而加入GPA则会同时增加成员方贸易广度和贸易深度。从不同类型国家或地区加入GPA促进贸易的影响来看,加入GPA对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贸易促进作用是巨大的,但对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促进作用不显著。同时,GPA的贸易促进作用也是有条件的,贸易双方同时加入GPA可以促进贸易发展,但是仅单边加入GPA的贸易促进作用不显著。
其他文献
王充“疾虚妄”的社会人生及文化思想,乃是以其“用气为性,性成命定”的“气命”思想为理论基石的。而今天所谓王充的文学思想,原本是他社会人生及文化思想的组成部分。提炼王充文学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有务实用世的文学体用论、崇实黜虚的文学特征论、古今观念中体现的文学价值观、“鸿笔须颂”的颂世文学思想。这些文学观念,自然也都建立在其“气命”思想的基础之上。
北周以《周礼》为制度框架进行射礼建制,同时吸纳北魏早期以狩猎、祭祀进行军训、礼神的草原传统,体现了军事性与非军事性混融的特点。北周射礼广泛应用于四时讲武、国家仪典以及“三九宴集”等礼俗场合,对隋唐射礼的演进具有推动作用。庾信、王褒等降周南士逐步调试楚囚心态,转换政治正统思维,并主导了北周后期礼乐建制的进程。他们博采汉晋名篇,突破宫体风调,从国家运祚、皇权秩序、结撰笔法、文德治化等层面完成了对北周射礼的文学建构,从而树立了马射赋、观射诗、燕射歌辞等一批以“马”“射”为核心要素的射礼文学经典,促进了隋唐文坛同
乐语中的“道古”属于礼乐仪式技能,用于衔接诗和礼乐仪式。“道古”由“言古”和“剀今”构成,“言古”指在仪式中称引诗等古代经典,“剀”有规谏之义。礼乐仪式通过“道古”对诗等经典加以整合,确立以先王遗烈为中心的权威话语体系,并为后辈树立政治导向。“道古”是周人祖先崇拜和宗族政治仪式化的产物,旨在避免后辈重蹈商纣覆辙。但随着礼乐崩坏,“道古”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异,由仪式专用技能蜕变为日常言说方式,并演化出中国文学“征圣”“宗经”的指导思想,以及引经据典、咏古抒怀等表现手法。同时,诗也逐渐脱离礼乐仪式而走向独立。
政治获得感是公众在政治生活中的主观心理感知,反映公众对政治生活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文章通过对4068份截面数据的因子分析,修正并构建出政治获得感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国家认同获得感、正风反腐获得感、有序政治参与获得感和无序政治参与获得感4个一级指标,和公民身份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反腐落实感知、政府透明度等15个二级指标。文章依据指标计算政治获得感的分值,通过聚类分析技术将抽取的26个省份分为7类,比较各类型省份政治获得感的特点,探讨了政治获得感与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分布之间的关系。
嘉祐二年欧阳修在翰林学士任上通过主贡推动古文运动。以欧氏周边士大夫王珪、刘敞、王安石的学术、仕宦经历作为资材,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建构一个思想与权力的参照体系,来对比、映衬欧氏主贡之事的意义,可以将其事视为是超卓思想与仕宦权力适度结合的一则成果。就思想而言,欧氏的古文主张来源于其超卓的文化意识,超轶于普通官僚守成、因循的观念与作风。就权力而言,欧氏以翰林学士的仕宦位望领衔知贡,既能引起士人的广泛关注,又给予了他们平心接受的空间与时间。较之低层职权具有无可比拟的话语上的优势,较之更高层的职权则避免了权力过分
文章系统梳理了国民收入分配与有效税率的理论关系,并基于OECD数据库资金流量表的国民收支数据测算了各国消费、劳动和资本三大税基有效税率的水平。研究结果发现,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有效税率相对较高,资本有效税率适中,而无论是否包含社会保险缴费,劳动有效税率都明显偏低。从趋势上看,2008年以来,我国消费有效税率呈现下降趋势,资本和劳动有效税率的变化不大。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和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建议在下一阶段注重提高劳动平均有效税率,尤其是加强对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征管;同时,适度提高城乡居民
南宋理学家的学记创作是个突出的文学现象,具有特定的思想意涵和文化诉求。至宋代,以“内圣”为特征的“为己之学”得到理学家群体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南宋理学家,往往通过学记创作张扬“为己之学”的价值诉求;他们虽然“为己之学”的学术取向一致,但在“学”之进路、统系等层面存有分歧乃至纷争。官学的教育职能和学记的文体功能,使学记成为理学家宣扬“为己之学”的重要渠道、展开学统之争的文化场域。南宋理学家创作的学记,是其文章观念的成功实践和学术思想的外化形态,融义理、辞章为一体,典型地体现了“鸣道之文”的艺术特征与政教功能,
社交媒体是当今全球传播信息的关键渠道,曾被认为有助于加强民主,但近年来受到各种形式的政治操纵,成为威胁民主的工具。国外学者把使用社交机器人、人工账户来有目的地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管理和发布虚假信息的现象称为"计算式宣传"。宣传者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商业模式,操纵趋势算法、推荐算法来制造支持或反对宣传目标的虚假共识;编造并大肆传播"觅母"来煽动极端情绪以制造混乱和政治动荡。计算式宣传以高速、针对性强的数字形式来部署,其传播速度和造成的混乱程度是空前的。计算式宣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围绕其形式、特
《观澜文集》是南宋林之奇编纂的一部诗文选本,如今所见该集版本是“东莱集注”本,清人阮元、方功惠都认定是吕祖谦集注的,学界对此也未置疑。但细读“东莱集注”,可见有犯吕氏家讳者,有注引者称谓不类吕祖谦口气者,部分注释产生于吕祖谦卒后,甚至抄自南宋末年产生的其他集注本,这些说明“东莱集注”存有伪注。结合“东莱集注”有抄自庆元六年(1200)魏仲举家塾刻本《新刊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的情况,可以推断“东莱集注”本产生于庆元之后的南宋末年,作伪者为坊间书贾,作伪原因是为托吕祖谦大儒之名。这是南宋坊间伪注现象的一
署徐居仁编次、黄鹤补注的《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是宋元时期分类编次杜注本中最为重要的注本之一,是书分类编次与《分门集注杜工部诗》有密切关系,二者在编次方法上都吸取了《文选》“以类相分”的特点。但在类分后对诗歌的排序上,《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则是按照宋人对杜诗的解读,打破了“天——地——人”的类书排序方式,将杜甫所体现的儒家情怀和体现杜诗伦理内涵的诗作放在最前面,同时又调整了同一门下诗歌分体和分时的顺序,使杜诗分类编次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对后世分类编次杜诗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