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意义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2415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指标在判别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程度的意义.方法 选100例收缩压/舒张压大于或等于140/90的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Hcy水平,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血浆Hcy水平,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45,t=9.452,均P<0.05),且患者的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885,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联合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可判别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程度.
其他文献
近年来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患者正常表现白质(NAWM)区域存在微观病变,有明确的病理学改变和复杂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运用磁共振波谱等影像学技术有助于发现NAWM微观病变.此类病
人类P基因与小鼠的红眼缺失基因同源,定位于15q11~q13,与人类的色素生成有关,人类该基因的缺失或点突变可导致多种色素障碍性疾病如Ⅱ型白化病等,对人类P基因结构、核苷酸序列
基因免疫是指将编码特定抗原的DNA序列克隆入合适的真核表达质粒中,再将重组质粒导入宿主体内,经组织细胞摄取、表达蛋白质,并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编码抗原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并且能够学以致用,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考虑学生成长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体育核心素养的深入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高中体育教学的进度,还能重新定位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最大限度发挥高中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本文针对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具有很强遗传性且临床表现呈多样化的一组疾病。本文论述肌张力障碍遗传学的最新进展,着重强调临床,遗传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机制。详细的论述了原发性
天疱疮的发病过程中有嗜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补体的活化、纤溶酶原-纤溶酶的激活,以及角质形成细胞间粘附的丧失,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和形成棘细胞松解的机理尚不明确.
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PTP)由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腺嘌呤核苷酸易位子、环孢素受体D、外周苯二氮卓艹受体等多个蛋白组成。本文就MPTP复合物的结构组成及功能、MPTP在细胞
儿童游戏既是儿童认知经验、个性情绪、社会交往等发展的途径手段,也是儿童发展的真实写照.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尝试、发现、学习、表现.他们通过
高亲和力IgE受体具有抗寄生虫感染、介导过敏反应及抗原提呈的生物学功能.高亲和力IgE受体β链是一个结构上的信号放大器,所以有众多β基因上的多态位点被发现与特应性体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