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立体几何的障碍及解决方案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k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体几何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又一个质的飞跃。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有以下几个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贯穿在各个教学阶段,才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一障碍是不会画图。在学习完《简单几何体》一章后,笔者在让学生画一个正四棱柱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准确地画出这个几何体,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后果呢?一是学生没有熟练地掌握斜二侧画法,不会准确地用图形来画几何体的底面,也不注意画几何体一般先画底面的技巧;二是“手生”,很多学生平常不注重训练自己画图的能力,不注重总结画图规则和技巧,临到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是画不好图形。第三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定义不熟悉,而导致其不能正确画出这些图形,比如,在画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平面所成角时,由于不熟悉线、面角的定义,在画图时不知道怎样画或不能准确画出斜线上的一点(斜足外)到平面的垂线段,从而不能找出斜线与它在平面内的射影形成的锐角,即线面所成的角。第四,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导致不能准确画出图形。比如,很多学生在画底面是直角三角形,且顶点到底面各顶点距离相等三棱锥时,由于缺乏想象,他想象不出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正好是底面三角形的外心,即斜边的中点,而给解题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这几个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多看、多练、多想象等方面注意加强学生的画图能力。多看指多看教师怎样画图,多看教材怎样画图,多看图形怎样通过实虚线变化来体现图形的立体效果;多练就是结合立体几何图形的规范要求多练习画图,很多教师在讲解《水平放置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这一节时,往往只用很短的时间来讲授这种方法,没有进行必要及时的训练,这就为学生解决画图问题留下隐患。而笔者在教授完这种方法后,及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水平放置的正方形、长方形的视觉效果,引导学生结合这种方法正确画出图形,然后又结合身边的课本、粉笔盒等物体,充分让学生多观察、多练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是发挥模型的直观性特征,并借助多媒体,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模型,然后拿掉模型,凭空想象这些图形,最后把直观图正确地反映在纸上。比如,在讲授《球》这一节时,很多学生想象不到大圆,截面圆,球面距离等。为了让学生画好这些图形,我先用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仔细领会定义的含义,然后画图。通过多次这样的观察——画图——对比——画图的学习过程,学生已能将一个球的立体图形及相关的图形跃然纸上了。
  第二个障碍是没有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后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概念不清。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立体几何的学困生不喜欢看书,不喜欢复习,更不喜欢去理解立体几何中的概念。当教师在应用某个概念讲练习时,他甚至象从没见过这个概念一样。当然更不用说去运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了。比如在讲解怎样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时,根据二面角的定义,我们应遵循先找(画)——再证——后计算三个步骤来完成,但很多学生在第一步就已被卡住,那第二步、第三步从何谈起呢?
  第二个原因是逻辑思维能力差,不能有机地将平面几何知识和立体几何知识联系起来。立体几何中的很多概念,比如点到面的距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等概念,最终是转化为平面图形中的相应的概念来定义的,而很多学生由于平时不重视理解这些概念的实质,而不能将立体几何中的这些概念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然后通过解三角形等方法解决问题,导致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无法入手,茫然不知所措。
  第三个原因是识图能力的欠缺。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实践和想象力,而不会识图,他所见到的立体图形,在他的大脑中,不会形成立体图形的轮廓,而是一堆平面上线条的堆砌,因此无法看到图形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比如,在没有衬托面的情况下,让学生画异面直线或找异面直线时这种现象体现的最为突出,在很多学生眼中,异面直线和相交直线在立体图形中往往是一回事。
  第四个原因是:归结总结能力的欠缺。立体几何中各种解决问题方法都有对应的概念、定义、定理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都有对应的解题方法思路和解题过程。很多学生不注意归纳总结概念的定义及常用的方法,不注意在平时解题过程体会解题思路及解题过程,致使对各种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象是“散落的珍珠”,而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需要串起很多个这样的“珍珠”才能完成。
  针对这几方面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勤整理、勤总结的两“勤”原则进行教学。同时,遗忘规律告诉我们,在学完知识后的一周至两周,是最容易遗忘的阶段。根据这个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每隔一周或两周定期让学生整理学习过的知识点及相关的定理,复习巩固本阶段所学的内容,首先做到熟悉知识点。其次,通过典型的例题及练习,指导学生将知识点或涉及的方法联系起来。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先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结论梳理可能使用的证法,然后再结合这些方法分析结论的充分条件,并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解决问题。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绝大部分学生在做题时,思路、过程都很清晰。
  当然,学生出现的这些学习障碍很正常,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的。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经常注意抓这些问题,并在实践中教会学生怎样克服这些障碍,那么学生学不好立体几何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作者联通:725000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中)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
期刊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内容兴趣盎然,但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怎样才能使学生热爱你教的学科呢?怎样才能使课堂的气氛不再沉闷呢?兴趣的秘密究竟何在?所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昂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惊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创造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真正要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期刊
【摘要】选拔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如何更好地选拔创新人才的角度,对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中入学考试制度、复试程序、政府管理部门宏观调控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创新人才 研究生招生制度 改革     创新是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等时代特征决定了我国的经济
期刊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拓宽体育课的基本内涵,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多种价值的整合,在重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深入挖掘体育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提高学生的体育教育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新形势下必
期刊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那样,生活中便少了许多责骂、埋怨和勾心斗角。有位老师首先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并定义为这是“让孩子设想自己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某一历史人物,以此‘角色’来想象、推断事物的可能发展轨迹的一种学习方法”。  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是新课程实验教师的普遍感受。同时,新课标明确要求教
期刊
奔奔波波说不清一生寻找什么  沉沉浮浮道不出心底的那份执着  嘈嘈杂杂的浮华里一幅干干瘪瘪的躯壳  羞羞涩涩的钱袋支撑辛辛苦苦的跋涉  踏过东海细浪  走过黄土高坡  淋过江南烟雨  见过塞北飞雪  母腹里的躁动挽救了一次次的绝望  痴人般的梦幻冲淡了一回回泪水的苦涩  终于有这么一天 一个新生儿呱呱落地  枯槁的双臂托起了一轮皎洁的明月  于是忘记了漂泊  于是想起了承诺  于是打点起精神  于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许多有志之士发出了“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的呐喊。我们的教育应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尽力适应每个人的身心特点,适应每个人的认识风格和学习方式。在分组合作学习中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小组里的同学鼓励我、需要我,我离不开他们的帮助,他们也需要我的贡献,我决不能让大家失望”。使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努力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分组合作学习很容易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面对新课改挑战,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也不是刻苦学习的精神,而是创新的能力。新课改作为一种变革,不仅是一种调整,而且是转变观念,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引进和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革新。新课改的改革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引导方法,充分调动学生
期刊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对于文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中的“外人”,历来的教材都是这样注解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按注者的意思,文中出现的三个“外人”,其涵义都是相同的,都是指桃花源外边的世人。对此,笔者认为有失确切。  如果按照教材的注解,则“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像外边的世人一样”。照这样理解就会出现下面的疑问
期刊
健康的心理是面向21世纪人类必须具有的重要素质,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当前,中学生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开展,究其原因,我们没有准确抓住学生心理的矛盾,是造成教育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情感丰富,对外部世界变化敏感,富于幻想,寻求独立自主,而辨别力又不强,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或挫折,很容易引起情绪反应而出现心理问题,构成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