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汉语的知识结构向英语学习的迁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v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总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受到母语的影响,或试图借助于母语的知识来表达思想,这是不言而喻的。日常英语教学中,当我们的母语与英语有相同的表达形式时,这种相同表达形式带来的迁移必将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使学生不仅学起来比较轻松,而且记起来也比较省力。当我们的母语与英语在表达形式上存在差异时,这种差异表达形式带来的负迁移,便在学生的学习中和训练中起着错误的导向作用,加大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延缓了学习的进程。当我们的母语与英语在表达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处时,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判断能力,这种表达形式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正迁移和一定的负迁移。由此可见,研究汉语和英语的差异,避免汉语对英语教学的种种干扰,可使英语教学具有预见性,少走弯路。
  
  一、掌握迁移的几个方面
  
  1. 语音迁移。汉语和英语在读音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汉语中没有辅音结尾的现象,这是一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在学习英语语音时往往受母语影响,常出现词尾加元音或拖音的情况。产生语音迁移以及迁移程度大小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发音相似;(2)发音差别较大;(3)汉语中有而英语中无的音;(4)汉语中无而英语中有的音。这些差异的存在,便导致了程度大小不同的正迁移和负迁移。
  2. 词汇迁移。由于历史背景不同,汉语中的词汇与英语中的词汇不可能是一一对应的,即使大体对应的词汇,在具体的使用中,受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在词汇、词义以及用法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还存在于场合、语气等方面。英语中一词多义、一词多性的现象极为普遍,这往往成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点。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方面局限于英汉单一对应的词义上,犯了许多严重的表达错误,这也是词汇负迁移的明显例子。
  词汇负迁移存在于许多方面。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混用;(2)冠词、连词、介词的多用、混用;(3)动词不同形式的误用;(4)形容词与副词混用、不同种类代词间的混用;(5)单复数词混用;(6)词义的误用。
  下面是几个典型的错误的例子:
  Mr. Ramsey is a rich man who like collecting stamps. (like-likes)
  It’s clear that there is a big hole on the wall.(on-in)
  It is an exciting news.(an-a piece of )
  3. 句法迁移。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个细心的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中不难发现按汉语结构套译出的英语句子。这种汉语式的不得体英语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危害,这也是句法负迁移造成的恶果。具体说来,这种英语和汉语的句法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结构不同;(2)语序不同;(3)问法、答法与说法不同;(4)适用场合与范围、语气的缓急程度不同。
  下面是两个典型错误的例子:
  ——Can’t you go and get a banana yourself ?
  ——Yes, I can’t.
  (正确表达:Yes, I can.或者No, I can’t .)
  Our school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since 1998.
  (正确表达: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school since 1998.)
  
  二、 运用迁移规律指导英语教学
  
  由于存在以上诸多方面语言迁移现象,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迁移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广大教师教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正迁移的效力,努力遏止负迁移的发生。
  1. 充分发挥语言正迁移的效力。大量的国外研究表明,完全排斥母语来学习外语的方法是不足取的。实践证明,母语对目的语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们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恰当地运用母语,发挥母语的正面影响,加速英语学习的进程。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较大面积地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语言正迁移。
  2. 创设适宜情景,遏止负面迁移。教师要花费一定的工夫,才有可能发生负迁移的地方或时候,做好事前的启发诱导工作。创设适宜的实际或虚拟情景,让学生产生丰富联想。借助于各种现代化教具,通过教师的形象描述,使学生进入英语环境中,把想象与思考交融在一起。
  3. 认真分析比较,实现正面迁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反复比较,积极思考,找出语言知识的本质特征,辨别语言差异,寻找实现正面迁移的主体关联内容,促进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引导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语言系统之中,弄清它的正确归属点,避免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
  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迁移规律,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英语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标准得体的英语,通过实现语言正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实现语言正迁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识技能和运用能力。
  (通渭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双胎妊娠对母儿的影响(附91例临床分析)申素芳,王月文,王兴玲,马灵睦我院1981年1月~1992年12月收住孕妇总数为4062例,其中双胎妊娠gi例,发生率为2.3%。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gi例双胎妊娠中,农民50例,工人27例
胸膜活检70例病理学检查郭悦鹏,于维霞,娄连发,杨兰心,杜荣我院自1988年9月~1994年10月,对70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作经胸壁穿刺胸膜活检,现将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报告如下,并就其诊断价值作简要讨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临床常见。本文分析116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初步探讨肺癌与肺部感染、肺癌病期与感染的关系、肺部感染对肺癌生存期的影响,并提出防治肺部感染的方法。1病
美育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优良传统。美育是德育和智育的催化剂,它能使二者和谐地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都应播下美育的种子。让学生了解美、感受美和创造美。其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尤为重要。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它要求“真”,作为艺术,它要求“美”,它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又要注重语文的人文价值,发掘其中的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设计任务并完成任务。一堂课或一单元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具体的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进行教学,将知识教学融入到亲自完成一项任务的具体活动当中,让学生不仅学到英语知识,还能亲自体验“做事”的经历和乐趣,从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形象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和学
作者对糖尿病下肢末梢神经病变12例运用山莨菪碱注射液行股动脉注射,通过改善微循环以缓解下肢疼痛和感觉异常,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期刊
腹膜外剖宫产术致腹膜损伤的原因Causesofperitoneuminjurybyextraperitonealcesarean¥//路永新,申素芳,梁武凤,李运华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胃肠功能恢复快、痛疼轻、有利于哺乳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产科医师所采用...
摘 要: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注重精心讲解,学生则拿着课本机械记读,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现代英语教学,注重从情景教起,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关键词:情景教学;兴趣;情感     情景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在传统英语教学中
在职业中学的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重知识传授,轻实际操作,重验证性实验,轻探究性实验,重知识的统一,轻思维的发散,这些都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必须探索新的物理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    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创新思维,要做学生
一堂课如果开场白开得好,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巧妙生动,引人入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本人结合自己的历史教学实践,归纳出以下几种导入法。    一、 承上启下法    又叫复习提问法,一本教材往往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章、节、目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通过复习上节内容引出下节课题,既能使知识前后贯通,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的学习,使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