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也能分?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妻共同财产由夫妻共同所有、支配,现实生活中,除非涉及离婚,否则很少出现因财产问题诉至法院的。
  黑龙江省大庆市却发生一起新奇案件,丈夫认为妻子“隐匿”财产,主张婚内分割共同存款、享有共同财产管理权。这种主张能否获得法院支持?婚内共同财产是不是想分就分?
  
  郁闷,买房不得才知“穷”
  1998年结婚的这对夫妻,都是研究生学历。丈夫赵贤达是大学教师,妻子林新语是市级医院的药剂师。
  婚后,赵贤达随俗,默认家里财产全由妻子负责管理,每月主动上交工资、奖金、稿酬及其他收入。林新语把家打理得有声有色,把赵贤达的吃穿安排得一一当当,零花钱给起来也痛快。当然,除人情事务、买点书之外,赵贤达消费也不多。
  不久,女儿赵嫣然呱呱坠地,赵贤达更加努力挣钱,每一分钱都心甘情愿交给妻子管理,而对妻子收入多少、家庭财物状况从不过问。
  家庭和睦,二人的事业也一直在进步。如今,赵贤达成了教授,林新语也升了副主任医师,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2013年年初,赵贤达到市中心办事,无意中溜达进一个新开楼盘的售楼处。售楼小姐立即迎上来,热情洋溢地做介绍: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小区环境优雅,房子户型也不错。赵贤达被说得很心动。
  赵贤达选中一套房子,让售楼小姐帮忙留着,说他回家和妻子商量。
  回到家,赵贤达兴奋地说了房子的事,林新语却轻描淡写地说:“那么贵,哪有钱买?现在不是住得蛮好?”赵贤达便问家里的积蓄情况,看差多少。他本来觉得自家挺富裕,即使积蓄不够全款买房,也可以公积金贷款。谁知林新语说,他名下的银行卡里仅有5万元存款。
  赵贤达立即蹦起来,“我工资加奖金、讲课费等,至少每个月能收入8000元,十个月就有8万元了。怎么可能只有5万元存款?!” 林新语白他一眼,“你是貔貅?光收入不支出?”
  赵贤达认真算起账来:自己平常几乎没什么大消费,家庭每月最多支出5000元生活费,仅自己这边收入每月就有3000元剩余,10年下来也有30余万元存款。结婚十多年,家中并没什么大额开支,何况还没有算林新语的收入。
  林新语不听他算账,回一句“反正花掉了,没钱买房子”,就自顾忙家务,不理他了。
  疑心,丈夫查家底挑战妻子
  通过买房一事,赵贤达发现林新语对存款始终语焉不详,也不向他公开家庭财务,他一下子受了惊。可任凭怎么问,从林新语嘴里都问不出名堂。
  赵贤达不想仅仅为此事撕破脸,夫妻感情挺好,妻子也没其他令人不满意处。钱如果真消费掉了倒也无所谓,就怕林新语因为某些事上当受骗,还执迷不悟。
  耐心蛰伏了一个月,赵贤达刻意不再过问钱财去向,以使妻子放松警惕,以为风波已过。然后,赵贤达借口让林新语散心,给她报了个出国游。林新语不疑有诈,开开心心背起行囊出门了。
  把林新语送上飞机,赵贤达每天翻箱倒柜,找遍家里每个角落,先后在首饰盒内、衣柜抽屉里、橱柜里找到了各式单据,终于弄清了部分钱款的基本走向。
  确实,没看到什么单纯的银行存款单据,妻子用一部分钱买了基金,还有一部分钱借给了他人,甚至参与了非法集资,初步判断总金额超过50万元。但因为基金都是妻子的名字、密码,赵贤达无权查询,具体金额、投资盈亏等他依然一无所知。赵贤达只能设法打印出一份个人网上银行电子记录,记载着2011年基金购买情况,合计294601.77元。
  林新语回家后,赵贤达拿着网上银行电子记录等单据质问,要求告知家中收入去向的形式、数额的明细情况,并提出共同掌管家中财政。林新语气愤地表示,反正自己没有乱花钱,而是让家庭财富保值增值;至于怎么操作的,没必要告诉丈夫,告诉了他也不懂;把钱交给丈夫这个书呆子管,那绝不可能。
  对赵贤达来说,买房是其次,自己辛苦挣了那么多钱,却如泥牛入海,连个知情权都没有,才是万万不能忍受的。
  厘清,妻子无恶意法院驳回诉求
  转眼两年过去了,家庭内平静的表面下始终暗流涌动。赵贤达一直没放弃追问家中收入的去向。他甚至找了岳父岳母以及林新语的亲友、姊妹出面做工作,但林新语软硬不吃。这成了赵贤达无法解开的心结。
  一天,赵贤达翻阅报纸时,看见《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四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的……
  赵贤达看到这条,如获至宝。他想:林新语刻意隐瞒存款数额、存款形式,购买基金等也没征得自己同意,这些都违背了家庭主要收入人即自己的意愿。
  赵贤达又尝试和林新语进行了几次沟通,仍无效果。之后,赵贤达将妻子起诉到了大庆市高新区人民法院。
  在诉状中,赵贤达认为妻子侵害了自己对存款的知情权、平等处分权,请求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存款(暂估30万元),判令由夫妻双方共同管理工资收入。
  收到应诉通知书和诉状,林新语十分震惊:这个书呆子,居然把家庭内部矛盾搞到法庭上去了,才不陪他玩呢。她未提出书面答辩,也未到庭。
  法院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开庭进行了审理,林新语缺席。
  庭审中,赵贤达出示了证据:个人网上银行电子记录打印件一份。法院认为,该证据上没有被告姓名、账号、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且被告未到庭参加诉讼,不能核实,因此不予认定。
  经审理,法院判定:赵贤达既不能证明其共同财产的具体数额、存在方式,也不能证明妻子用该财产购买基金、借给他人、参与非法集资,且发生了所有权转移。仅因他对共同财产的不了解、不知情,就请求分割财产,证据不足,不予支持。(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以案说法】
  婚内共同财产分割,是指在不解除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一项制度。旨在绕过婚姻关系问题,直接解决双方财产纠纷,以保护在夫妻关系中处于弱势一方的合法权益。
  《婚姻法》解释(三)中“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的”,这一条款包含了两方面意思。(1)上述行为的实施者必须为恶意,试图独自侵占共同财产,如果属于过失实施了上述行为,另一方不得要求分割财产。(2)一方实施了上述行为必须危害到另一方利益。
  本案中,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管理者,林新语可能认为丈夫不懂财富管理,所以日常并未和赵贤达讨论理财,而是径直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分配资金,为了家庭财产的保值增值,初衷是好的,并没有恶意企图。但建议保持良好沟通,才是家庭和谐兴旺之道。否则,尽管法院没有支持赵贤达的诉讼请求,但毕竟给家庭生活埋下了一颗炸弹。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其他文献
父亲给3岁的儿子买了一个烤红薯,孩子拿着红薯专注地剥皮……父亲看着稚嫩的儿子艰难而笨拙地剥皮,便一把夺过红薯,“爸爸帮你剥。”孩子怔住了,父亲剥皮时,孩子愤怒地大哭。父亲慈爱地说:“别急,别急,马上就好,真是太急了。”父亲认为孩子是急于想吃到红薯,剥开一半皮就交给孩子。孩子却将红薯愤怒地扔到地下。这一扔也激起了父亲的愤怒。    这位情绪机制发展未成熟的父亲,瞬间便和孩子情绪共生了。他不知道孩子的
期刊
31岁的丽娜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不仅事业一帆风顺,人也聪慧靓丽,且非常顾家,被大家视为标准的好妻子。    丽娜做公务员的丈夫罗峰也这么认为。他常说,丽娜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妻子。但他这一年对妻子越来越疏远,最近还提出了离婚,原因是压力太大。“可能是你太好了,对我太好,对我家人也太好,什么都好……但我就是对这一点不舒服。”  朋友关系和配偶关系一样,是相对平等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的关系
期刊
采访陆志萍的那天,春寒料峭。我们到达时,她在四楼办公室向我们招手,红头发、红大衣,沐着阳光,衬着蓝天,是那样的鲜明,耀眼,像一束倔强的火焰。  采访之后发现,陆志萍优雅的外表之下,充满了蓬勃的力量。她带领企业两次起死回生、从偏居一隅的校办厂成长为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经历,足够惊心动魄。而她,只是风淡云轻地说:踏实做事,诚心做人。陆志萍  无论多难,坚持梦想  陆志萍出身于书香家庭,祖父是办私塾的先生
期刊
王欣华家对面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水泥厂,她也曾是这家工厂的老员工。  2009年,工厂技术改造,王欣华家自此便在“云雾”里生活。为吸得一口新鲜空气,王欣华上访到市里、省里,再到国家环保部,最终挣回了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  众人铅中毒,厂区里炸开了锅    今年62岁的王欣华,家住哈尔滨市阿城区小岭镇小岭街。她家对面,便是哈尔滨第三水泥厂。2006年,厂子由国企改为私营,更名为哈尔滨小岭水泥有
期刊
《致D》一书是作者安德烈·高兹在84岁时,写给妻子多丽娜的。书出版后一年,他与身患癌症的妻子一同于家中打开煤气自杀。  高兹有不少成就,作为一名法国当代的左翼知识分子,他创建《新观察家》,写了多篇文章抨击资本主义,此外更常被贴上的标签是“萨特的学生”。但这些头衔和著作中,没有哪个能比得上这本《致D》更广为人知。这本薄薄仅75页的小书,在出版后几周就销出了两万本。  如书中高兹说的那样,他们的故事“
期刊
很多网民,往往有过这种经历——在网上搜索一下自己的名字,很多不愿看到的、令人尴尬的信息就会跳出来,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他们迫切希望搜索引擎服务商将这些内容链接移除。    在我国,“被遗忘权”能否得到司法确认呢?2016年5月,该领域内第一案,经北京市两级法院的审理,尘埃落定。  羞于受牵连,要求被遗忘  现年45岁的郭明旭,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企事业管理等管理学教育工作,著有学术专著一部,在
期刊
原以为《明亮的星》会是一部关于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传记片,直到观片结束才明白,导演在描绘爱情,以婉转、细腻、动人之笔。    23岁的诗人济慈,俊朗、清瘦、忧郁,寄居在朋友的白屋里,笔耕不辍。他的诗歌,像成熟的谷仓收纳谷子一般,承接着他对美的领悟。  芬妮是邻家年轻气盛的女孩,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当时,固执地梦想成为服装设计师。某一天下午,少女的心被济慈的诗句敲开,只一瞬便窥见了人世的满院春色:美是永恒
期刊
信仰与爱情,无论哪一种,都堪称世间伟大的力量,足以影响人的一生,何况伊丽莎白·弗莱同时深陷于两者之中。  1780年,弗莱出生于英国一个富足的基督教贵格会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接触到了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改良思想。她常常跟着母亲到穷人中扶困济贫,传道布业。    12岁,母亲意外离世,失去精神依靠的弗莱一度感到迷茫,当她听到来英国布道的美国教友会牧师威廉·萨弗里的演讲时,仿佛在黑暗中看到
期刊
如今,一种叫做“裸条”贷款的模式风靡网络,它不需要抵押物品,只需借款人手拿身份证,拍一张露三点裸照作为借条交给贷款人即可。若逾期不还,放贷人就以公开裸照给亲朋好友的手段,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山东女孩江丽琪用此种方式贷款圆了创业梦,却骇然发现自己赎回的那些裸照被放贷人放到网上叫卖……  梦想创业,“裸条”贷款    2014年5月28日,山东邹城阳光国际双语艺术幼儿园开园了,身为园长的江丽琪又喜又
期刊
无奈与人合租学区房  2015年8月,刘新胜一连半个月血压骤升,儿子刘玮即将升入重点高中,他却迟迟租不到学区房。8月20日,刘新胜第五次垂头丧气地离开房产中介公司。一进家门,听说又没租到房子,妻子陈玉芳气愤地说:“早跟你说过学区房不好租,你不信!这下好了,我看儿子就别上学了。”    刘新胜出生于1972年5月,北京人,在石景山电脑城代理某电脑品牌。陈玉芳是海淀区一家电子公司的出纳。儿子刘玮时年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