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妻子吓走丈夫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1岁的丽娜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不仅事业一帆风顺,人也聪慧靓丽,且非常顾家,被大家视为标准的好妻子。
  
  丽娜做公务员的丈夫罗峰也这么认为。他常说,丽娜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妻子。但他这一年对妻子越来越疏远,最近还提出了离婚,原因是压力太大。“可能是你太好了,对我太好,对我家人也太好,什么都好……但我就是对这一点不舒服。”
  朋友关系和配偶关系一样,是相对平等的关系,是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的关系。相反,亲子关系一般不是平等关系,要么是成年的父母向幼年的孩子多付出而少接受,要么是壮年的孩子向老迈的父母多付出而少接受,其他的亲人关系也常是不平衡的关系。所以,当丽娜一贯地扮演“付出者”的角色时,她在亲人中受到了欢迎,并被当作典范来看待。但是,因为她习惯性地拒绝接受,所以在讲究平衡的配偶和朋友关系中遭遇到了挫折,对于她这样的“付出者”,她的朋友和她的丈夫一样,都有点想避而远之。
  从理智上,这种避而远之看上去好像不合常理,毕竟作为“接受者”,从利益上来说是获益者,为什么朋友和丈夫都逃避丽娜呢?但如果从情感上分析,这种逃避就不难理解了。
  从情感上看,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并不伟大,他们不计得失地付出,从根本上是一种自恋。“付出者”过分地追求问心无愧,过分地迷恋清白感。然而,不管多么付出,一个人仍然会在关系中犯错,会不可避免地伤害关系的另一方,让另一方总有亏欠感。简单而言,“付出者”其实在享受这种逻辑: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了。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丽娜的丈夫和朋友为什么要逃避丽娜了。内疚,是和谐关系的调节者。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内疚的产生,其实是在提醒你,你该补偿对方了。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然后及时作出补偿。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对方完成他的补偿。
  在关系中扮演一个单纯的付出者,其实是拒绝对方的补偿,从而破坏了对方化解自己内疚的努力。结果,内疚不断在对方心中郁积,最终成为一种愤怒,让他产生了想逃离这段关系的冲动。这正是罗峰为什么想离开“无可挑剔的妻子”的缘故。
  一段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你给予我物质和精神的爱,我接受;我给予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的爱,你也欣然接受,然后回予我更多……如果这个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关系也随即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与我们的想象不同,爱的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不愿意接受的原因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伟大,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受内疚。
  对此,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描绘说:“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爱,需要平衡。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其他文献
Q:我19岁怀了男朋友的孩子,因不到法定结婚年龄,两家人就摆了酒席权当结婚了。但婚后他对我特别不好,连生孩子都不在医院照顾我,而是在家打游戏。孩子1岁时,我们分手,孩子跟着他。这段经历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让我不再相信男人。现在我25岁了依然单身,有时候想去爱又怕被别人嫌弃,很自卑。也有人追求我,但是他并不知道我的情况,我也害怕讲出来。我该怎么面对婚姻?  A:你的故事让我想起香港作家亦舒,差不多
期刊
“你应该求爱,而不是求救。”这是我给几个粉丝回信说的话。很多粉丝的故事,看起来完全不一样,可核心是一样的,她们都把爱情当成了救命稻草。    粉丝阿冉在网上买了条六十多元的连衣裙,被她妈骂了,说她这个月买衣服都花了好几百元。她反驳说,表妹每个月买衣服都上万元呢。她妈说,别跟表妹比,她家有钱,我们家没钱。她很伤心,觉得必须要改变命运。  阿冉决心要嫁有钱人。在朋友聚会上,她认识了男友。男友爸爸是开律
期刊
维德拉是一个西班牙小城。全城面积118平方公里,住着8.3万位居民。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市区内没有汽车通行的城市。这么大一个城市,居然只靠步行,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维德拉真的做到了。这里没有红绿灯,没有公交站,所有道路都是人行道。  15年前,维德拉的路上到处都是汽车,堵车是家常便饭。市中心的一些交通干道上,每天约有2万余台汽车开在马路上。  面对几近瘫痪的交通状况,当时的市长米格尔做出决定:禁止所
期刊
电话接通,一开口就听出哥哥的不开心,原来又是因为妈妈大热天跑到田里干农活。这在我们家一直是长期无法调和的难题。  妈妈的行为表面上看的确让人生气,已经八十多岁的人了,还是一有时间就想着田里该除草了、该施肥了、什么该种、什么该收了……    我们五个子女每次回去,每次都要给父母做思想工作,既讲大道理,也为他们分析,就家里的几分自留地,一年四季满打满算,所有的收成折算成人民币不会超过3000元。可一旦
期刊
小周鬼迷心窍,结婚八年,忽然被一个新同事吸引。对方比她小7岁,浑身上下散发着荷尔蒙,会唱很多陈奕迅的歌,会在电梯里盯着她的脸说:“怎么可以这么美?”    终于,趁丈夫小赵出差,他来了她家。走时,他的外套挂在衣帽钩上忘了拿,第二天上班才想起来。小周慌慌张张地奔回家,发现丈夫已经回来了,沙发上放着那件衣服。  小周哭哭啼啼招了。小赵说给我三天时间想想。第三天他告诉小周:“继续一起生活的痛苦,太漫长了
期刊
小意是我在咖啡馆认识的客人,打扮时尚得体,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谁都不相信她在一个小山村度过童年与少女时代。最近她少女时住过的房子拆掉,她回家乡带回了一块粉红色的蕾丝窗帘。    这是她小学五年级时,第一次去省城,用攒下的零用钱买的。回来以后,就挂在她房间木格子小窗上。村里的人嘲笑她,花钱买这么没用的东西,既不遮光,也不挡风,还不如去吃一碗红烧肉。  “那时候身边的人,都比我实际。因为缺钱,每分钱都
期刊
按规则去爱,就得不到爱    遇到心仪的人,任谁都会心怀感恩,哪怕为此改变国籍、信仰,哪怕生命受到威胁,也从不抱怨命运的安排。  那时,她叫叶丽萨维塔·基什金娜。一次去朋友家作客,朋友向她介绍一位高个子、大眼睛的青年:“这是李明,也在共产国际工作。”他一言不发,看上去沉默、内向。活泼开朗的她马上便把视线转向了其他人,这样一个呆人,她没兴趣了解。  朋友们常一起聚会,交流多了起来,她才发现,他和初见
期刊
我们常对身边亲朋好友说“你要幸福哦”。本以为这是一句温情满满的祝福,殊不知会让对方背上“追求幸福”的压力。  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亚·克莱尔做过下面这个实验。有两组实验参与者,其中一组会得到一份假报纸,上面内容大意是宣传“幸福真是好啊”,让人一看就对幸福无限向往。作为对照,另一组会得到另一份假报纸,内容和前者几乎一样,唯一区别就是把所有“幸福”的字眼换成“好的决策”。比如“幸福的人更强壮,有更多亲密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暴虐式关系,如何逃脱互害陷阱  充满暴力的家庭关系中,无论施暴者还是遭受暴力者,都是暴虐行为的受害者。    暴虐,意味着拳脚相向,还隐藏着恶意、冷漠、残酷。潜藏的消极力量,侵蚀着当事人灵魂的善良、美好与真实。  然而层出不穷的家暴事件里,为何暴虐行为一再重复、延续、迁移?冲突双方为何无法理性改变、终止偏离常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漩涡中的人们,为何不能如《反家暴,别成为
期刊
父亲给3岁的儿子买了一个烤红薯,孩子拿着红薯专注地剥皮……父亲看着稚嫩的儿子艰难而笨拙地剥皮,便一把夺过红薯,“爸爸帮你剥。”孩子怔住了,父亲剥皮时,孩子愤怒地大哭。父亲慈爱地说:“别急,别急,马上就好,真是太急了。”父亲认为孩子是急于想吃到红薯,剥开一半皮就交给孩子。孩子却将红薯愤怒地扔到地下。这一扔也激起了父亲的愤怒。    这位情绪机制发展未成熟的父亲,瞬间便和孩子情绪共生了。他不知道孩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