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说文解字》“心”部字释义方式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bydi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要:《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字书,其灵活规范的释义方式对后代字书及辞书的编撰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将结合训诂学有关理论,以《说文解字·心部》字为研究对象,对其释义方式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说文解字》;“心”部;释义方式
  作者简介:凌芝(1994-),女,汉族,安徽省蚌埠市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2
  一、引言
  关于许慎《说文解字》的释义方式,已有很多学者作过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但相对而言,单篇研究的论文较少,如陈琪宏(1995)、罗会同(2000)等,虽对《说文》的释义方式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但对其中某些单个的部首字的释义却并不十分明晰。因此,本文将以《说文·心部》字为例,并结合训诂学相关理论,对其释义方式进行更为细致的考察与分类,从而更好地认识《说文》中的释义方式。
  二、《说文》“心”部字释义方式
  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学术界关于《说文解字》的释义方式也各有分类。综合各家的观点之后,本文将主要从声训、直训、义界、旁征博引等角度对《说文·心部》字作深入分析。
  (一)声训
  声训是《说文》的一种重要的训释方法,黄侃先生(2006)曾说,《说文》中义训的训释方式只占总体训释方式的两成左右,而声训则占到七八成。所谓的“声训”即用同音或近音的字来训释被释词。如:“恔,憭也。”、“愴,傷也。”、“憼,敬也。”、“愐,勉也。”
  此外,还有一类特别的声训,即声训的互训,在《说文·心部》字的释文中也有所体现,如:“志,意也。 意,志也。”、“愁,憂也。 憂,愁也。”
  (二)直训
  所谓“直训”即直接释义,是直接用一个或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训释被释词的一种释义方式。从形式上看,《说文·心部》字的直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同训
  所谓“同训”即以同一个常用词来训释诸多与其同义的词。如:
  悽,痛也。 恫,痛也。 悲,痛也。 恻,痛也。 惜,痛也
  愁,憂也。 悴,憂也。 恙,憂也。 患,憂也。 忡,憂也
  憺,安也。 懕,安也。 慰,安也
  悼,懼也。 恐,懼也。 愯,懼也
  以上均为同训例。如上例中的“悼,懼也;恐,懼也;愯,懼也”,虽然“悼”、“恐”、“愯”等字在字形式上有所不同,但由于其内在含义具有一致性,因而把“悼”、“恐”、“愯”都训成“懼”。亦可以将此同训理解为“悼、恐、愯,懼也”。
  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此处的“同训”不同于《说文·木部》中用反映事物间种属关系的概念来训释某一具体事物的释义方式。方敏(2010)称这种以种属关系的概念来对某一具体事物进行训释的方式为“类训”。如《说文·木部》例:桃,果也。棃,果也。李,果也。“果”作为训释词用以表示被释词“桃、棃、李”等的类别。尽管二者训释的形式极为相似,但不能相混而谈。但这两种训释方式共有的缺点在于释义都太过宽泛,很难对词义有较为明确的把握,反映了早期训诂不成熟的一面,而这种不成熟主要受限于人类认识事物、解释客观事物的实际水平。
  2、互训
  所谓“互训”就是用义同或义近的词来彼此互为训释,其基本格式为“甲,乙也”“乙,甲也”。如:“志,意也。意,志也。”、“懼,恐也。恐,懼也。”、“忿,悁也。悁,忿也。”、“?,懲也。懲,?也。”
  3、递训
  所谓“递训”就是用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同义或近义词来接连训释词义。其基本形式常表现为“甲,乙也。乙,丙也。”或“甲,乙也。乙 丙也。丙,丁也……”如:“悑,惶也。惶,恐也。恐,懼也。”、“恔,憭也。憭,慧也。慧,儇也。”、“憝,怨也。怨,恚也。恚,恨也。”、“懈,怠也。怠,慢也。慢,惰也。”
  这种用一个词来解释另一个词的释义方式简洁而精练,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梁伟(2010)中所说,此类释义方式只能划分出被释词的义类,难以说明被释词的本质特点,运用同义近义的词来训释只能表明其与被释词的相同之处,并不能区分出各自的差别。因此,为弥补其不足则需用较多的词语或句子来进一步对被释词进行更为细致的描写。如义界、旁征博引等。在《说文·心部》中具体体现如下:
  (三)义界
  王宁(1996)认为,义界即是以描写、下定义等手段来阐明词义内容,表明词义特点的又一种有效的训释方法。从其形式上可以看出,义界就是用句子来解释释词义。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定义式义界
  定义式义界是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某一词语的含义,是对共时词义的分解。其以求同别异为原则,最常用的办法是:義值差 主训词。主训词表示范畴义,是事物的共性;义值差表示区别义,是事物的个性。如:
  情,人之隂气有欲者。[1]
  性,人之陽气性善者也。
  念,常思也。
  惲,重厚也。
  愊,誠志也。
  2、描写式义界
  对一些既没有同义词,又不好下定义的词,先人常常会以描写与比况二者双管齐下的方法对被释词进行训释。其侧重对事物外表的描述,常通过对被释词的细节方面的描写,进而选取在某方面与之相似的事物或词语来训释被释词。此类训释方式在《说文·心部》字的释文中并不多见。如:“憀,憀然也。”
  3、嵌入式义界
  所谓“嵌入式”义界即将被释词也嵌入到训释部分以此来对其进行训释的一种释义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义值差难以用其他语言表述的情况下,将主训词详述,造成一个易于理解的语义环境,而将被释词直接嵌入来充当义值差。如:“?,趣步??也。”   (2)将被释词嵌入训释语部分与其他成分构成双音节词或词組,然后以主训词来明义。如:“?,忯?,不憂事也。”、“慨,忼慨,壮士不得志也。”
  此外,从《说文》对复音词的分析上我们可以发现,许慎已经注意到连绵词的构词特点,并有意识地把连绵词的释义与单字释义区分开来以显示连绵词的特性。有“甲,甲乙,丙也。”“乙,甲乙也。”或“甲,甲乙,丙也。”“乙,丙也。”等表现形式,在《说文·心部》字中体现为前者,如:“惉,惉懘,烦聲也。”、“懘,惉懘也。”
  4、否定式义界
  否定式义界即以否定形式来解释被释词的一种辅助性训释手段,其外在形式通常表现为“不/非 反义词”。如:“悒,不安也。”、“忧,不動也。”、“惛,不憭也。”、“懜,不明也。”、“憜,不敬也。”
  5、区分式义界
  区分式义界是通过对同义词内部具有对比性特征的描述来解释词义的一种方法。如:“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
  (四)旁征博引
  所谓“旁征博引”即多引经据典或引用通人之说、旧时风俗等方式来对被释词进行训释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将被释词放于某个与之相关的特定语境中,从中去领会被训释词的含义。如:
  愃,寛嫺心腹兒。从心,宣聲。诗曰:“赫兮愃兮。”
  愯,懼也。从心,雙聲。春秋传曰:“驷氏愯。”
  懋,勉也。从心,楙聲。虞書曰:“时惟懋哉。”
  结语:
  训释方式反映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深度,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经过对《说文·心部》诸字在释义方式方面的详细考察,我们能够发现,由于受人们认知水平所限,不论是以单个词来解释词义,还是以句子来解释词义,二者在使用时都各有短长。而所谓的科学释义,便是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释义方式对被释词作出尽可能细致而合理的解释。因此,对《说文》中的释义方式我们应从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来看待,取用借鉴其训释方法时也应以一个更为辩证的态度以之为参考,从而更好地为当今字典、辞书的编撰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助力。
  注释:
  [1]主训词加·,义值差加_
  参考文献:
  [1]白宝玉,2014 《说文解字》“艸”部字释义方式浅析,《语言研究》[J].第2期.
  [2]陈琪宏,1995 略说《说文解字》的释义方式,《池州师专学报》[J].第2期.
  [3]方敏,2010 论《说文》木部词义训释方式,《说文学研究·第四辑》[M].北京:线装书局,第153页.
  [4](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2013 《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1981 《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6]梁伟,2010 《说文解字》中“木”部字释义方式初探,《语文学刊》[J].第1期.
  [7]陆宗达,1984 《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
  [8]罗会同,2000 《说文》的释义方式浅析,《呼兰师专学报》[J].第2期.
  [9]黄侃,2006 《黄侃文集·黄侃国学讲义录》[M].北京:中华书局,第240页.
  [10]王宁,1996 《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1]殷寄明,2006 《说文解字·精读》[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衡阳市护士智谋、工作压力及抑郁症状的现况,探讨护士智谋与工作压力及抑郁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护士智谋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衡阳市22家不同等级
摘 要:《楚门的世界》是一部构思独特、富含寓意、引人深思的黑色喜剧电影。文章将从膨胀的窥视欲方面对该电影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揭示这部影片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哲理以及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  关键词:楚门的世界;窥视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1  《楚门的世界》是派拉蒙影业公司于1998年出品的电影。由彼得·威尔执导,喜
摘 要:《大话西游之大圣娶妻》是1994年制作和出品的一部影视经典。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媒介,有其重要的符号意义。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了国产电影《大话西游之大圣娶妻》中的符号及其象征意义,解析符号学在电影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符号学;象征意义;《大话西游之大圣娶妻》  作者简介:赵硕(1992.10-),汉,女,黑龙江肇东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
31号矿柱的回采计划9号矿体的二次回采计划是以17号矿柱为永久矿柱,将待回采的矿柱以17号矿柱为界,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各自独立地平行进行回采。17号矿柱以北部分正以分段崩
摘 要:2014年上映的《孕城》给长期低迷的湖北电影带来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本文将从结构主义学史学的角度,分别采用茨维坦·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和A·J·格雷马斯在叙事学的符号学的方法对电影文本进行分析。  关键词:《孕城》;结构主义;符号矩阵  作者简介:肖梓泉(1993.9-),男,土家族,湖北省宜昌市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
摘 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悲剧”理论,并对其作了详细的阐释。他将悲剧看成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形式,而在他那个时代有着以及之后的时代都将悲剧作为一种文学典范来创造。文艺复兴时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著有四大悲剧,而其中的《哈姆雷特》则是悲剧之最。在《哈姆雷特》中体现了大量亚里士多德悲剧观,如由“好人”来作为悲剧主人公、人物的犯错误以及“净化说”,都深刻地体现着悲剧理念。  关键词:亚里
摘 要:本文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探讨英语言语幽默产生的原因。人类是模因机器,对某些事物抱有期望,但模因变异能使期望化为乌有,从而导致不和谐。默认语境与新语境之间的不协调会产生言语幽默。最大的变体是模因基因。模因基因有两种类型:同一信息以相同的形式传递,相同的信息以各种形式传递。  关键词:语言模因;模因基因;言语幽默  作者简介:刘云鹏(1995-),女,汉族,黑龙江省海伦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言
摘 要:街巷名称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山水,记录着其发展演变历史,反映着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指向标。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玄武区则是南京重要的历史人文标志区,境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这些特征尤其在街巷名称中反映出来。玄武区内的街巷名称,在语音和构词上存在多样性,其得名理据、缘由具有探讨价值。基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折射出其中所特有的语言文化信息,从而为
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不同耐旱性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的比较研究表明,群体光合速率和旗叶光合速率一般以耐旱品种莱农8834为高,不耐旱品种鲁麦7号为低,但在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两品种差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从自费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来昆投资兴业。与此同时,外企和外企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