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非编码RNA在眼部疾病中表达研究进展

来源 :眼科新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状非编码RNA(circRNA)是指一类不具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A)尾巴的一类非编码RN A,其通过共价键形成环形结构,它们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机制调节蛋白质的编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circ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血管生成、免疫调节等多种细胞功能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而导致多种疾病(如恶性肿瘤、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发生.本文综述了circRNA在眼科疾病中的潜在作用和可能机制,以期能够为相关眼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不同阶段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HMC)患者白内障术前、术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患者60例(65眼)为研究对象,其中HMC患者24例(27眼)为HMC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36例(38眼)为ARC组.于白内障术前和术后20 h分别抽取100μL房水,采用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检测房水中47种细胞因子含量.术后20 h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房水闪辉和浮游细胞情况,并与所测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于
目的 探索外周血炎症指标和血小板相关参数与不同OCT分型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的RVO-ME患者共100例(100眼).根据视网膜静脉阻塞部位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组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其次,根据RVO-ME患者的OCT形态分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型(SRD)组、黄斑囊样水肿型(CME)组和混合型ME组.同时,选取已排除眼底疾病的白内障手术患者100例(100眼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银杏叶相关药物成分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 利用传统中药网络数据库收集银杏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潜在的蛋白靶点,使用OMIM等数据库检索NAION疾病相关靶点.将上述靶点导入Venn软件获得二者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并将数据结果导入Cytoscape-v3.8.2软件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图.利用Cyto-scape-v3.8.2软件中插件筛选出核心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生物富集以及信号
目的 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探讨儿童与成人视皮层区功能活动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了46位健康志愿者.将志愿者分为两组,其中儿童组28人,年龄为(9±3)岁;成人组18人,年龄为(23±4)岁.fNIRS设备采用日立ETG-4000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通过端口将fNIRS设备与呈现视觉任务的控制电脑进行连接并保证在受试者接受视觉刺激时fNIRS可以同步地检测到视皮层血红蛋白含量的实时变化.视觉刺激任务为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将氧合血红蛋白的数据通过Matlab软件分析得出β值,每个通道均包
目的 探究异位中心凹内层(EIFL)分期方案对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手术患者视力预后的评估.方法 本研究纳入确诊为单眼IMEM的79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接受23 G玻璃体切割术,剥除黄斑前膜(MEM)及内界膜,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EIFL分期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差异,以及术前不同EIFL分期与BCVA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EIFL分期方案,2期患者15眼(19.0%),3期患者54眼(68.4%),4期患者10眼(12.7%).与
目的 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对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至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视光中心就诊的60例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资料,随机分为OK组(配戴OK镜)和SP组(配戴普通框架眼镜),每组各30例.基线时(配戴OK镜或框架眼镜前)和戴镜后6个月、12个月时,分别对受试儿童进行远距斜视度、远距融合范围、远近距立体视的检查.比较OK组和SP组儿童双眼视功能参数的差异,以及两组儿童双眼视功能参数随戴镜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基线时相比,戴镜后6个月、12个月时,OK组儿童
目的 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比较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与正常儿童视皮层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视皮层功能是否存在异常.方法 选取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2019年至2020年就诊的19例(38眼)临床确诊为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患儿作为弱视组,年龄为6~12周岁;另选19例(38眼)年龄相似视力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在给予最佳矫正视力的情况下,对受试者进行单眼棋盘格翻转刺激的fNIRS检测.采用上海心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针对Polhemus公司的三维定位仪研发的可视化头部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与年龄高度相关的退行性眼底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死亡是AMD致病的主要原因.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类由特定基因介导并调控的细胞死亡过程,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在AM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对当前5种常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及其与干性AMD的关系进行综述.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定量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患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周长、形态指数和黄斑区血流密度(V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横断面研究.本研究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经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显示仅一侧颈动脉IMT增厚且无DR的患者30例(60眼),双眼及双侧颈动脉均入组,并根据测得的颈动脉IMT厚度分为IMT增厚组30眼和IMT正常组30眼.应用OCTA对受试眼黄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1+按需治疗方案(PRN)和3+PRN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52例(152眼)湿性A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1+PRN组(77例77眼)和3+PRN组(75例75眼).1+PRN组患者在基线治疗期(第0个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5 mg,在第1~12个月采用PRN;3+PRN组患者在核心治疗期(第0、1、2个月)给予玻璃体内注射0.5 mg雷珠单抗(共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