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儿童与成人视皮层区功能活动研究

来源 :眼科新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ia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探讨儿童与成人视皮层区功能活动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了46位健康志愿者.将志愿者分为两组,其中儿童组28人,年龄为(9±3)岁;成人组18人,年龄为(23±4)岁.fNIRS设备采用日立ETG-4000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通过端口将fNIRS设备与呈现视觉任务的控制电脑进行连接并保证在受试者接受视觉刺激时fNIRS可以同步地检测到视皮层血红蛋白含量的实时变化.视觉刺激任务为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将氧合血红蛋白的数据通过Matlab软件分析得出β值,每个通道均包括基线期β值和刺激期β值,利用SPSS 21.0分析软件分别对儿童组以及成人组内受试者单通道的基线期与刺激期β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Δβ=β值刺激期-β值基线期.结果 除了儿童组中的通道12外,01至11通道两组受试者刺激期β值均显著高于基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儿童组受试者与视觉刺激同步的双侧初级视皮层的Δβ值均显著高于成人组(均为P<0.05);儿童组受试者与视觉刺激同步的双侧次级视皮层的Δβ值也均显著高于成人组(均为P<0.05).结论 在同样的视觉刺激下,儿童的视皮层功能活动反应程度要明显高于成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和正常豚鼠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视黄醇脱氢酶5(RDH5)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方法 30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其中,右眼进行遮盖为FDM组(15眼),左眼不遮盖为自身对照组(15眼);空白对照组(15只)双眼不做任何干预.分别于遮盖前,遮盖1周、2周、3周和4周后检查豚鼠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豚鼠RPE细胞中RDH5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豚鼠RPE细胞中RDH5 mRNA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