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探讨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要对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感知能力、情感等进行培养,因此教学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得小学生能沉浸其中,细细体会。这一条件下,传统文化能浸润美术教学,并营造良好氛围,这有利于教学质量,因此产生了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概念。此概念下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能有显著提升,传统文化也能得到良好传承保护,因此为了推广此概念将展開相关分析,阐述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文化浸润教育实施路径及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传统文化;浸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1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082
   根据以往小学美术教学表现可知,教师一般是教学的主导者,在课堂上讲解美术基本理论与技法,而小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听从教师安排来学习,过程中主要动用的能力是记忆力。这一条件下,小学美术教学就显得比较“干涩”,主要教学内容是单调的理论与重复的技法,使得小学生无法在学习中产生良好体会,因此以往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普遍处于低水平,且很难提升。而在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概念下,传统文化能够滋润小学美术教学,改变小学生通过记忆力进行学习的现状,让小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因此小学生能产生良好体会,这无疑有利于美术教学质量,说明教师应当对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实施展开研究,此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小学美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小学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需要得到传承。但现实情况中,我国传统文化普遍存在流逝现象,此类现象在近些年的文化保护工作中虽有减缓,却依旧未能改变,说明要消除这一现象就必须加大文化传承力度,尤其是要让新一代人了解传统文化,成为文化的传承者。这时,教育作为小学生获取信息、树立认知概念的主要渠道,其完全可以作为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之间的桥梁,在教育中传播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文化传承力度,这一点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也不例外,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肩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将教学视作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并在该渠道上开展教学工作,同步实现教学目的与文化传承目的[1]。
  (二)小学美术是小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平台
   既然小学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则教师在教育中就不能只是单纯的告诉小学生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更应当让小学生去认识文化,培养小学生文化认知概念、增长小学生文化感兴趣程度等,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就成了小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平台。在美术教学平台上,小学生能知道我国各类传统文化的具体形式、艺术特征、背景故事、文化内涵,这能让小学生对文化有较深的认识,同时传统文化内部丰富的情感、有趣的故事、丰富的表现形式等能引起小学生对文化的兴趣,长时间去追求传统文化,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文化传承目的。
  (三)传统文化是小学美术的“滋润剂”
   在任何小学学科教学中可见,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其兴趣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是兴趣使然,若小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消极、被动,如果强迫其学习还可能引起小学生内心抗拒,这一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不例外。而要保障小学生对小学美术保持良好兴趣,美术教学内容就不要太过单一,否则在小学生开展美术教学就会显得非常“干涩”,学习时觉得无聊,因此如何让美术教学内容变得不单一,更加丰富,是小学美术教师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这时传统文化就能充当“滋润剂”的角色,其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生动的故事等,全部符合小学生喜欢追逐新鲜事物的天性,因此能有效调动小学生兴趣,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传统文化能让学生对美术进行延伸思考
   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仅让美术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还能让小学生对美术内容进行想象,而想象的产生会带动学生进行延伸思考,逐渐意识到“美术不单纯是人兴趣使然下的行为,同时也是彰显我国文化独有风采的渠道”,在这种认知下小学生就不再是单纯对美术感兴趣,而是对美术抱有较高的重视度,愿意去学习美术知识。因此在兴趣与重视度的双重保障下,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将得到有力保障[2]。
   二、传统文化浸润教育实施路径及方法
   (一)实施路径
   在小学美术教学基础上,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实施路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小学美术实施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必要前提,不良的教学模式会限制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小学生无法产生体会,也不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因此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无法实施。但相反,若教学模式中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充分发挥,小学生就会产生良好体会,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会让自己沉浸在传统文化与美术知识编织的场景中,在感知其中魅力的同时,逐渐喜欢上美术教学,因此教学模式是实施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重要路径。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传统文化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浸润的路径,即假设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只讲解课本知识,只字不提相关的传统文化,就说明传统文化根本没有对教学进行浸润,相反当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相关传统文化来进行教学,则美术教学内容就不再单调,因此小学生会表现出较高的接受度。可见,教学内容是小学美术实施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主要路径之一。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决定了小学生对传统文化浸润后美术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若教师采用不当教学方法,则小学生就不会接受传统文化浸润后的美术教学内容,学习表现与以往并无不同,相反能更好地让小学生去接受浸润后的内容,还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接受程度,可对教学有效性提供长期保障。   (二)实施方法
   在以上三大实施路径上,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实施方法分别为:扭转师生地位,改革教学模式、挖掘教材与文化关系,浸润教育内容、发挥教师角色作用,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扭转师生地位,改革教学模式。根据现代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可知,多數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典型的不良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小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小学生既没有充足的能动空间去发挥想象、发散思维,又得不到教师的指导,使得其主动性表现较弱。这一条件下,建议小学美术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要点就是扭转师生地位,应当让小学生占据课堂主导地位,而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使得小学生在教学中会有良好主观能动性表现,让传统文化能深度浸润美术教学,同时保障传统文化浸润教育作用能充分发挥。
   2.挖掘教材与文化关系,浸润教育内容。为了让传统文化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浸润,教师应当着眼于教学内容,积极、深入地挖掘美术教材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相关关系上将两者结合,由此使得传统文化浸润到教学内容当中。例如某教师通过分析,在小学美术造型内容上选择了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窗花”作为结合对象,教学中首先介绍了教材中美术造型的基本概念,其次待小学生有一定了解之后,引出“窗花”作为造型知识点的案例,开始讲解“窗花”经典造型的特征、背景故事,此举不但让小学生对美术造型有了深刻的认知,同时也对“窗花”这一传统文化有了深入理解,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剪窗花、不同节日里常见的窗花造型有哪些、不同窗花造型代表了什么意思。
   3.发挥教师作用,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下可见,教师是作为引导者来开展工作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这一作用必须贯穿所有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旨在保持小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态度、活跃思维,也让传统文化的教学作用充分发挥。
   实际情况中,可应用于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浸润教育中,且便于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先进教学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其中两种:①生活教学法,采用该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生活有一定了解,知道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什么,再以小学生经常接触的事物为主题,提出一个具有引导性,且贴合小学生生活的问题场景,这样小学生将会进入问题场景,通过自身在生活中的认知来进行想象与思考,而在想象与思考过程中,小学生就会逐渐体会美术艺术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②小组合作教学法,采用该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将小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提出一个传统文化主题,这个主题能引导小学生相互讨论,在组内输出自身观点、认知,同时教师也参与讨论,不断提出新论点,并对小学生讨论方向进行指导,若发现小学生讨论受到阻碍或者出现偏差,要及时提供正确思路。而在小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可组织小学生围绕讨论结果进行实际绘画,要求绘画成果体现出主题中的传统文化特征,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先进教学法,值得在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浸润教育中使用。
   综上,本文对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进行了探讨分析,阐述了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文化浸润教育实施路径及方法。通过分析可知,小学美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彼此结合能起到相互扶持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文化传承,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学质量,因此小学美术教学有必要实施传统文化浸润教育。而根据文中实施路径,采用相关方法,能让传统文化浸润教育全面实施,可起到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育人作用,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实现文化传承目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章芳芝.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6):124.
  [2]杨丽华.小学美术中传统文化进校园对学生的熏染[J].文渊(中学版),2019(7):8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教育资源愈发完善,整体教育水平稳定提升的发展趋势下,小学数学教学迈入新的阶段,其教学侧重点逐渐由简单的知识能力培养转为综合素养培养。师生互动作为教师有效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发展中尤为关键。文章以此为背景,分析师生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途径,为相关教师优化教学内容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
摘 要: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时,才会“愿学”和“乐学”。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采用“强制”“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学习,将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自主探索的空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行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
摘 要:新课改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模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更注重历史教学的生活化,也就是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不断地发现历史中的“痕迹”,这不仅可以使历史教学内容生活化,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历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问题;探究  中图分
摘 要: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以及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想要学生高考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那么复习至关重要。高中阶段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同时,复习也是高中学习阶段中的重要环节。但是高中地理高考复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体现在复习策略方面。因此,教师应注重针对高中地理高考复习策略进行探究,进而提高复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促进了现代教育的改革和进步。信息化手段被应用于教学中,创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加深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提升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学品位。小学语文教师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善小学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从整体上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语文;课
摘 要: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实质上是一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发掘各种生物现象的自然学科,而教材中的诸多知识点与实验内容都有着紧密的关系,生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概念图有效归纳整合众多零散的知识重难点,并进行合理的梳理与总结。基于此,文章着眼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现状,详细阐述了概念图的相关概念和应用意义,同时根据教学实践,分别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以及课后复习四个方
高中政治课堂落实核心素养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及时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活跃政治课堂氛围,拉近师生关n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注意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核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被不断地应用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当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升级,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践,如此,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
摘 要:阅读是获取信息、分析与处理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而阅读素养则是一个人实现终身发展的主要素养。因此可以说,阅读教学对学生自身的阅读素养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较为突出的现象是,中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兴趣不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阅读素养的含义进行阐述,并提出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目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幼儿教育是人生重要的启蒙阶段,幼儿园教学也是提高幼儿基础学习能力的阶段,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绘本生活化教学在幼儿教学环节的运用,可以拓展幼儿视野,提高幼儿思维能力。故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绘本;生活化;教学模式;幼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177-02  DOI:10.16657/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