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水尚清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m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是黄色的,那是因为它流淌的过程中被污浊的泥沙侵蚀的缘故,倘若你探寻它的源头,看到的就会是一股清亮的水流。
  (一)
  黄河源是高一(5)班一位学生的名字。拥有这样一个名字的人应该是在书香门第长大的,那时我这样想。后来事实证明我犯了一个唯心主义的错误。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军训操场上,小小的个子,一双眼睛闪着一丝不易觉察的狡黠,话语不多,似乎不是那种引人注目的角色,几天之后的因“病”提前离队也没引起我太多的注意。怎么也不会料到这个不起眼的小不点将会给自己的班级工作带来多大的麻烦。
  平平安安地度过开学的第一个月后,一连串的麻烦接踵而至,而且大都与这个叫黄河源的孩子有关。
  那天早上,生活指导老师把一张班级考核扣分单递了过来,扣分的缘由一栏赫然写着:417宿舍两名同学半夜吸烟,并且讲话。肇事者之一就是黄河源。当时一向好强的我只感到一股怒气直往上升,并准备与这个家伙打一场持久战。因为据我以往的经验,大凡犯这种错误的学生一般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过错,要么强词夺理,要么沉默对抗。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竟很爽快地承认了,并且表示改正错误的态度也很坚决。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不要告诉家长。”既然他已经有了认识,何不就此与他订一个信守诺言的同盟呢?这对一个孩子来说也许是一个转折点。我答应了他的要求。
  没有料到的是,“黄河决口”了,这以后的一个多月竟成了“黄河源月”。第二天,第三天,黄河源犯的错一个接一个:不打扫宿舍卫生,早锻炼迟到,晚上就寝后讲话,甚至科任老师反映的学生违纪情况也几乎都是以他为主。一时间,黄河源成了违纪“明星”,班级评分也因他屡屡被扣。进行一场谈话持久战自然是免不了的。原以为犯错误到这等严重的地步,他应该是无话可说了,谁知他的理由还一套套的:“老师,我这是多年形成的习惯了,要改,你总得给我时间吧?”“我知道上课不能吃东西,我也不想吃,可我饿呀。”……直到这时我才算认识了这孩子。看到他喋喋不休的样子,我不得不拿出“杀手锏”:“你既然没有信守你的诺言,那么老师还有必要信守自己的诺言吗?看来我要通知你家长了!”他果然住了口,再一次表示一定痛改前非。黄河在流淌的过程中携带了太多的泥沙,只有在大海的宽广胸怀里才能再还它清澈的本来面目。我再一次答应了他。
  然而,“治黄清污”工程的进展远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他依然是上课爱讲话,依然是不顾及他人和集体我行我素,依然口无遮拦。当同学指责他给班级抹黑的时候,他还振振有辞:“我就是要让班级扣分,别说0.8分,我还要突破1分大关呢。”并且他说到做到,使得班级接二连三地创下了扣分的最高纪录。一般的说教已经失去了作用。怎么办?看来,只有另辟蹊径了。
  又一次针锋相对的谈话开始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的谈话目标很明确:让你明白什么叫祸从口出。
  “黄河源,你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损害班级的荣誉?”
  “老师,我发誓,我没有,我真的不是有意的。”
  “可是,你说过的要让班级扣分的话已经变成了现实,如今你的解释怎么让人相信?”
  “……”他终于第一次语塞了,并且一副欲辩难辩的神情。眼睛不时地偷偷看我,观察着我的反应。“我倒愿意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可是,如果今天不是因为卫生扣分,而是一件刑事案件,你说过的话可是要被当做证据的,那就真的是祸从口出了。况且,老师希望你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嘴巴,更要管好自己的行为,那样才不会惹来真正的麻烦!”
  他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这以后,他多话的毛病并没有改变多少,但这种惹麻烦的话明显少多了。
  黄河水是浑浊的,但这不是它与生俱来的。如果随便舀上一瓶,杂质沉淀下去,我们会发现黄河水的本质是清的。
  (二)
  期中考试结束了,按惯例让学生通知家长们来校,了解他们的子女半学期来的学习生活情况。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大部分的家长都陆续来过了,却迟迟不见另外几个同学的家长,这其中就有黄河源的家长。
  “黄河源,你通知到你家长了吗?”
  “老师,我家长不是上次来过吗?”果然不出所料。不过还好,虽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却也没有撒谎。“什么时候来过?”“就是上次,上上次呀。”他继续耍着猪八戒式的小聪明,让人好气又好笑,又不禁感到一丝难过。
  他说的上上次是开学一个来月的时候,他父母来到了学校。那次,是他向父母要钱说学校要求订报刊,父母为了证实他的话,特地来学校查实。而在他往外推他父母的动作中,我看到了一个在家庭中任性惯了的“小皇帝”的做派,看到了一种惯于向父母索取却又漠视父母情感的冷酷,更看到在这推的动作后面有掩饰的不易发觉的自尊心。
  “黄河源,你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
  “爸爸上班,妈妈在家。”
  “妈妈为什么在家?”
  “为了我和姐姐上学。”
  “是啊。那你想过没有,你在这里上学,父母付出了多少血汗?可是现在,你连他们对自己子女学习情况的知情权都剥夺了,这公平吗?”
  他沉默了。
  “你不想通知父母,不就是怕老师向父母汇报你在学校犯下的错误吗?你怕父母知道你的情况对你失望,为你伤心,那你就要想想,你该怎么做,才不会让他们失望。仅仅靠一时的隐瞒是办法吗?还有,尽管你一次次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但老师会谨守自己的承诺,答应过你的事,不是万不得已,不会食言。希望你也不要食言,因为你是个男子汉。”
  他母亲终于来了,而我也终于从她那里进一步知道了黄河水“浑浊”的原因:“我们夫妻俩都没有什么文化,对教育孩子也没什么方法,所以就任他乱来。但我们很希望他能不再重复我们的路。”
  要从一个几乎不发光的物体上寻找闪光点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只要留心,哪怕是一瞬间的闪烁,很可能会揭出一个被层层腌臜的外壳密密包裹着的发光体。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终于抓住了黄河源身上这样的一个闪光点——尽管很微弱。一天早上,英语老师看黄河源闷闷不乐,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对昨天做人教育课上我的一句话不服气,我说凡是生活行为习惯不好的人,他的学习成绩也好不到哪儿去。他觉得我是说他。可他认为他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在全班名列第六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英语老师把情况反馈到我这里,我不怒反喜。其实我在做人教育课上说的那番话并非针对他,他既然有这样的反应,应该是一个好的苗头,说明他很在乎自己的形象,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且有改正缺点和错误的欲望,缺的只是信心和毅力。
  (三)
  黄河在流淌的过程中,出现回流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找出回流的原因,以便治理时对症下药。而阻止黄河源反复犯错误的策略就是不给他留退路。
  于是,当又一次英语课上他违犯课堂纪律的时候,我和英语老师配合导演了一出黄河源对自己的错误发起“绝地反击”的活报剧。在我俩轮番对他进行狂风暴雨式轰击之后,我告诉他:“你既然在我以及其他几个老师的课堂上能够做到遵守纪律,说明你是能够管住自己的,只是你放纵自己罢了。既然这样,你能够做到而不去做,那么,老师也没有为你保守秘密的义务。倘若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故意把话停了下来。他果然聪明,赶紧说:“老师,别告诉我家长,我不想让爸爸妈妈为我伤心,我改,我一定改,如果这次我做不到,以后任凭老师怎样处置。”
  看他着急的样子,我知道时机差不多了。不过还得再把螺丝拧紧点:“你也许听说过‘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句话,我明白地告诉你,我不相信这句话,它是唯心的,没有谁可以把不具备变成小鸡条件的鹅卵石孵出小鸡来。还有,我信奉的是中国的教育传统,我不认为对学生放任自流就是对学生的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中国许多的杰出人士没有几个不是因为有严师的教导才成为栋梁之材的。我还可以明白地告诉你,我不讨厌你,但我确实不喜欢你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所以,你不要企望老师会对你的缺点和错误迁就、姑息,宽容只对那些有较强的自控能力的人才有用。希望你今天是最后一次做这样的保证。你要明白,你已经没有退路了!”
  从那天开始,他的课桌上出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醒目的几个字“黄河源没退路”。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老师反映他课堂上违反纪律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黄河因为有了大海的宽容才重新变得清澈,但必要时在它流淌的途中进行拦截,使它携带的泥沙污秽沉淀下来,抛弃掉,然后再让它轻快地流向大海,也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实验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社会对科技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要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以高素质的毕业生迎接市场的挑战,就必须“面向市场
当人们在评价孔子时,都少不了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的确孔子对我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教育出了无数优秀的学生,同时在人性认识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
李贺一生官微命薄,诗多牢骚之语。然而,这种牢骚不局限于叹苦嗟卑,而是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潇洒和繁华,并以此形成了诗人的独特风格。本文拟以《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以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体验式培训是指学习者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并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的过程,它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指导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创新首先是一种开拓精神,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敢从事别人不敢尝试的工作,有敢当天下第一的魄力和勇气。从哲学上来看它是一种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思维活动,而哲学以批判的方式思考现
昨日,一好友问我:“最近在忙什么啊?在读什么书?”我想起了书哥邱建国推荐给我的《读书百法》,前一段时间江西教育电视台的《书里书外》栏目还邀请了《读书百法》的作者刘堂
时下高效课堂备受推崇,在一些地方,课堂是否高效已经成为考评教师业务素质、优质课成败得失、检验教学理念落实与否的圭臬。所以,在追求课堂高效、学识速成的大背景下,老师们铆足了劲,绷紧了弦,立誓让课堂变为学生饱学多蓄的阵营。这种做法对提高教学绩效、优化教育质量有一定的作用,但显然也包含着老师们现实性和功利性的选择取向。其中很可能隐藏老师高效与学生被高效的尴尬、面面俱到与浅尝辄止的无奈、易于打造却难以复制
日前,中央财政下达了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预算。与2013年相比,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40元,中西部年生均小学达到600元、初中800元,东部小学达到650元、初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