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s1984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辅助教学提供了基础平台,学生使用手机APP可以辅助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基于手机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学习新课内容,而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和项目练习,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手机应用中查阅教学视频、PPT、测试题、电子书等网络教学资源,并加入在线讨论、课堂测试等教学辅助模块。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选取课程学习,学习的方法灵活多样化,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APP;网络课堂
  一、 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教育手段尤其是远程教育手段有了质的飞跃,各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通过网络进行的远程网络教学也在积极研究并付诸实施当中。如何利用网络进行交互式教学是目前教学研究实践中的重大课题。手机APP作为一个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普遍喜爱甚至爱不释手的网络应用受到关注与青睐,教育APP也因此应运而生。用户通过APP手机应用,可以随时随地将零星的时间用来学习,只要你想学习,均可以通过手机应用APP轻松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
  APP指的是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主要基于安卓Android、苹果iOS等主流手机操作系统,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逐渐习惯了应用客户端上网的方式,取代WAP网站成为手机主流移动应用。由于手机移动终端的便捷,使得用户与应用之间的亲密度、忠诚度、活跃度大大提升。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是手机APP使用的最大群体之一,设计出一款用于教学的APP软件服务高校教学,将对大学教育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 “互联网 ”网络辅助教学的意义
  (一)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变为翻转课堂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上学生很少和老师互动和同学讨论,学生参与性低;而在基于网络的翻转课堂中,学生拥有了自己的学习主动性,能够按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真正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角。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依据自身学习情况,课前通过互联网教学软件学习教学视频或其他电子资料。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交流与同学探讨问题,而在课堂上教师则可以重点回答教学难点问题,不再重复简单的基础性知识,突出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 网络辅助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大学教育是面向社会的职业化教育,对于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毕业后能适应企业的新工作内容和新环境。因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而互联网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借助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通过独立的学习、思考和练习完成部分教学任务。这种方式极大程度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节省教学资源,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层次教学。“互聯网 ”辅助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 网络教学辅助平台模式
  基于手机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可以把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颠倒过来,在业余时间课前预习而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做项目练习,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翻转课堂的具体实现。教师在服务器端添加教学视频、PPT、测试题、电子书等网络教学资源。而教室则成为学生参与讨论问题、项目训练和合作学习的场所,学习的方法灵活多样化,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教学平台的软件设计采用B/S和C/S的Internet网络结构,学生客户端在手机上安装教学APP便可使用,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网页或者台式机电脑登录Web网页服务器添加课程内容和教学素材,师生账户信息、课程信息、教学资料,可以根据需要存储在学校网络服务器。学生用户在手机客户端可以查询课程资源,服务器会查询出数据库将用户需要的课程资源返回给服务器。用户利用手机可以实现简单的数据共享,实现教学资料查询、教学视频观看、技术文档下载、线下交流讨论、课程通知推送等功能,通过这种便捷有效的APP增加用户对学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建立用户与学习平台之间的亲密联系。使远程虚拟实验平台能与用户建立更亲密的联系和互动,可以很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是更有创新的虚拟实验开发模式。
  四、 利用互联网教学的学习方法
  (一) 手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综合应用
  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学习,在课前,学生可以看教学视频、浏览课件、看电子书,自主学习新课程内容,可以随时随地的去查阅资料,可以实现线下的交流与讨论,线下学习的特点是学生可以自主规划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节奏、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不必单纯拘泥于课堂时间。在课堂上,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课堂设计,着重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加入项目训练、课堂讨论等能力拓展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学习。教师不再单一的采用讲授法来完成教学内容,而是加入了混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而全面,学习成果得到了强化,学习能力也得以提高。
  (二) 教学辅助功能
  学生利用手机网络教学平台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布到讨论区,及时和同学或者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也可以不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进行课前准备。教师可以在服务器端发布消息到学生手机客户端进行信息推送,实现课程变更、作业发布、课程提醒等功能。
  五、 结论
  基于手机的网络教学辅助平台是一种可以在课外进行的交互式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随时随地的自学课程内容,还可以在平台上和同学或者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下学习辅导。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师生互动性增强,同时“互联网 ”教学模式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良好的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秦换鱼,杨成.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快速发展的元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01.
  [2]程璐楠,韩锡斌,程建钢.MOOC平台的多元化创新发展及其影响[J].远程教育杂志,2014,03.
  作者简介:
  张倩,秦宏,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认识质量单位——克》一课时,一些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掂一掂”的操作体验之余,会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要把掂“1克”的感受牢牢地记在心里,带着这种感受再去掂其他物品,从而判断其他物品的质量与1克的大小关系。这样的要求是否符合教材的要求?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应该让学生有怎样的体验与收获?本文针对这些疑问,提出了几点见解,希望能够促进大家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掂数结合;收货;
摘 要: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针对以上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现实问题,需要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为此,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是很必要的,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学习兴趣  一、 前言  目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造成无效性教学情况非常严重。追根索源:其一,课堂教学的低效
摘 要:3 1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为师范类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渗透,大幅度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本文将对师范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加以探讨和分析,并论述3 1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构建策略,以期全面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师范院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和实现。  关键词:师范类英语专业;3 1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高端战略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加强与中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有着越来越重大的意义。中亚国家留学生这个充满活力的群体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在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等方面的程度。中亚地区民族多、文化多元、语言上既有相通性又具有各自的特点,跨文化适应方面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体差异性。近年来,来京留学的土库曼斯坦学生人数上升较快,土库曼斯坦学生对中亚国家学生有较强的代表
摘要:议论文,需以理服人,以思想见长,否则很难令人信服,而要做到此点,除观点明确、语言精练外,更必须在论证合理,逻辑严密上下功夫。新课标关于写作的发展等级要求是:“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②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③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
摘 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的载体和工作,尤其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在重视学生品德以及语文素养发展的前提下,还重视以学生为教育根本,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进一步地实现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通过对具体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以人为本”;语文素养;载体;工具;合作精神  语文教材承载的是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未来发展的方
摘 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通过开展多元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学会生活,为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多元评价;发展;品德与社会  课标指出:“评价应以本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可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通过开展多元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强调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怎样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造力;高中  创造力是当前社会非常重视的一种品质,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中
摘 要: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小学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初步语言交际能力的责任。小学生生性好动,表现欲极强,在英语教学中要以生为本,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教学课堂  一、 解读核心素养定位教学目标  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如语言掌握能力、文化知识、英语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品德等方面。一般所指的语言能力,是学生能够在对语言理解和掌
摘要:当今时代,英语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它还承载着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等众多功能。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看待英语语言学习的价值,又该如何让英语语言学习承担起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这一重任呢?本文旨在通过对英语语言价值的探讨,明确思维品质的含义,立足于Go for it九年级英语课本中部分阅读文本的处理方式,力求归纳出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能够用到的一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式方法,进而解决一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