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对不同品种玉米室内危害级别及种群适合度比较

来源 :热带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89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2019年由缅甸开始入侵我国的一种迁飞性农业害虫,具有取食范围广、极强的迁飞性、适应性及繁殖能力等特点.选育抗性品种是一项重要的农业防治手段,而评价不同玉米品种的危害级别对后续利用多组学分析筛选出特定的抗性基因,培育抗性品种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选取糯质型玉米1种(\'苏糯6号\')、马齿型玉米1种(\'先玉335\')、甜质型玉米1种(\'皇冠\')以及半马齿型玉米2种(\'LP259\'郑单958\')共5个玉米品种,在室内条件下进行草地贪夜蛾的危害级别评价,并建立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对5个玉米品种的危害级别由高至低依次为\'皇冠\'(3.55±0.41)>\'LP259\'(2.88±0.29)>\'先玉335\'(2.39±0.25)>\'郑单958\'(2.15±0.25)>\'苏糯6号\'(1.79±0.19);以\'皇冠\'饲喂的产卵前期最长,为(2.90±0.55)d,幼虫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先玉335\'饲喂的幼虫期最短,为(12.45±0.13)d;以\'LP259\'饲喂的蛹最重,为(169.83±3.20)mg,以\'LP259\'饲喂的雌雄蛾寿命均最长,分别为(10.36±0.58)d和(8.52±0.47)d;幼虫期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以\'苏糯6号\'饲喂的化蛹率最高且雌性比最大,分别为(83.10±3.29)%和(64.66±2.48)%;以\'LP259\'饲喂的羽化率最高,为(95.24±1.99)%.根据种群生命表可知,以\'先玉335\'饲喂的平均世代周期最长,为(28.21±0.58)d;以\'郑单958\'饲喂的净增值率(144.50±16.73)、内禀增长率(0.1823±0.0023)和周限增长率(1.1999±0.0028)最低.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偏好取食甜质型玉米\'皇冠\',而综合种群生命表来看草地贪夜蛾在\'郑单958\'的种群适合度最低,表明\'郑单958\'对草地贪夜蛾的耐受性最好.本研究结果为海南省防治草地贪夜蛾以及确定玉米潜在抗性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全球变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南极海冰和风场作为气候变化的关键因子,显著影响着渔船作业的安全及经济效率.相较于连续泵吸捕捞渔船,我国普遍采用传统渔船开展南极磷虾捕捞作业,该作业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本实验针对磷虾捕捞作业的适应性,基于1989—2020年美国国家冰雪中心海冰密集度数据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风场数据,获得气候变化下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48.1亚区的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海冰密集度和风场的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处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海冰和风速均呈减小趋
南极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其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为了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对南极磷虾资源空间格局的影响,实验利用1996—2011年南极半岛海域的南极磷虾生物量数据,通过全局Moran\'s I、Geary\'s C与Ripley\'s K函数对该资源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空间指标进行变点检测.结果显示,全局Moran\'s I值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降低,Geary\'s C值先增大后降低.广义估计方程的结果显示,空间尺度和距离均对K′值有着显著的影响.研
为探究人工养殖半滑舌鳎无眼侧皮肤经常出现黑化现象的成因,实验根据本课题组前期全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预测得出lnc-XR_003049606.1与pmelb在基因层面上存在反式调控的关系.在半滑舌鳎无眼侧黑化皮肤中克隆获得pmelb的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melb的cDNA序列全长1755 bp,编码584个氨基酸,其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63.94 ku,理论等电点为5.12,预测的二级蛋白结构含有1个Pleckstrin同源域、1个布鲁顿酪氨酸激酶富胱氨酸基序、1个Src同源3域、1个Src
牦牛产业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中占有不可替代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地位,而犊牛培育是牦牛产业可持续高效发展的关键.目前犊牦牛培育仍多以传统的随母放牧哺乳方式为主,存在断奶晚、死亡率高、生长发育缓慢等问题.本文从生长发育、营养代谢、瘤胃微生物菌群建立及发酵功能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早期断奶模式在犊牦牛早期培育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犊牦牛早期断奶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为了进一步研究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南极磷虾集群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19年秋冬季(4—7月)中国南极磷虾生产渔船声学调查及商业捕捞数据,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南极磷虾集群中心深度、集群所处水深水温和集群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南极磷虾集群中心深度、集群所处水深水温和集群形态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平均集群中心深度在4—7月总体呈递增趋势(变化范围为34.39~86.12 m),昼夜差异较小(P=0.325),峰值时段为日升阶段(sun rising,SRS)(64.06 m)和夜间(night
睡莲观赏价值高,为世界性的著名水生花卉,品种繁多,花色丰富,被誉为“池塘调色板”,在园林水景营造、水体净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微型睡莲体型较小,适合家庭种植观赏,米奴塔睡莲(Nymphaea minuta)是具有代表性的微型睡莲,是培育微型睡莲新品种的优良育种材料.为了推动微型睡莲在家庭园艺的应用,了解微型睡莲对光照的需求及适应规律,以微型睡莲米奴塔睡莲为材料,采用人工遮光方式,探究其在遮光率分别为0(CK)、30%、50%、70%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和抗氧化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率的增加,米奴塔睡
天然草原是长江上游地区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长江流域水源涵养的根基和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流域生态脆弱带和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区,草原生态退化形势严峻,该区域中四川省尤为典型.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踏勘、座谈交流等方式,摸清了四川长江流域草原资源的基本情况,对其空间分布、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生态优先、保护与发展并举的对策措施,从而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本试验选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WL343HQ,晚熟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燕王,这两种饲草为试验对象,利用四种改良方法(紫外分光光度——乙酰溴法、Klason法、NREL法和酸洗法)测定饲草中木质素的含量,并探讨这两种饲草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基本营养成分,以及由此得出的Milk 2016指数.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这两种饲草粗蛋白的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粗脂肪的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淀粉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上升的趋势.燕王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在整个
香蕉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在热带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香蕉重要生产国之一,总产量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低pH和铝毒是香蕉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限制因子,严重影响香蕉的产量和品质.明确低pH和铝毒胁迫对香蕉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调控酸性土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分别在盆栽和水培条件下开展试验,盆栽试验设置pH 3.7和6.5两个梯度,选择\'威廉斯B6\'巴西\'和\'南天黄\'3个香蕉品种,对比不同品种香蕉对低pH响应的差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低pH显著抑制香蕉
为了研究槟榔与香露兜间作后香露兜叶片光合特性及香气成分变化,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槟榔间作香露兜处理和香露兜单作对照在叶片的光合特性和香气成分等差异.结果表明,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叶片温度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温间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处理和对照叶片中共鉴定出9类31种香气成分,其中处理叶片的大量香气成分如角鲨烯、叶绿醇、新植二烯、2,3-二氢苯并呋喃、3-甲基-2-(5H)-呋喃酮、丙酮醇以及特征香气成分2-乙酰-1-吡咯啉等17种共有香气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丙酮酸甲酯和呋喃酮含量显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