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及抗寒性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一种跨境迁飞性害虫;具有食性杂、迁飞能力强、繁殖能力旺、危害性大、适应性广等特点。草地贪夜蛾的入侵为害将会给我国农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为保护我国种植业的安全生产,应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和田间防控。本论文以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办公室提供的4个不同玉米品种“双抗12-5”(含Cry1Ab+Cry2Aj+G10evoepsps)及其对照品种“宏硕899”和“DBN9936”(含Cry1Ab+epsps)及其对照品种“Nonghua 816”(含epsps)为材料,研究其发育速率、存活率、繁殖率等生命参数,深入讨论了草地贪夜蛾对这几个玉米品种的适应性;通过研究不同食料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各虫态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含水量、甘油含量、脂肪含量、海藻糖和甘油三酯含量,及其在0℃(24h)、-3℃(12h)、-6℃(6h)、-9℃(3 h)这4种不同低温条件下的存活率,阐述了草地贪夜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抗寒性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草地贪夜蛾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研究结果显示:两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双抗12-5和DBN9936均对草地贪夜蛾有一定水平的抗性,与对照品种比较,一些生命参数有显著差异。两个处理品种的幼虫累计存活率分别是80.93%和19.73%,而两个对照品种分别是94.54%和45.83%,其中转基因玉米品种DBN9936与对照品种Nonghua 816间的存活率差异显著;两个处理品种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是29.20 d和28.67 d,而两个对照品种分别是21.00 d和23.87 d,其中转基因玉米品种双抗12-5与对照品种宏硕899间的幼虫发育历期差异极显著。研究还发现,DBN9936品系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毒性更好些。如从1龄幼虫开始饲养,DBN9936品系饲养的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存活率仅为31.11%,而双抗12-5的存活率达87.78%;若从4龄幼虫开始饲养,DBN9936品系饲养的5龄幼虫存活率高达93.33%,而双抗12-5的为94.44%;研究还指出:取食不同玉米品种的草地贪夜蛾的种群趋势指数I由大到小依次为:宏硕899(235.24)>双抗12-5(81.64)>Nonghua 816(80.47)>DBN9936(15.74)。草地贪夜蛾在转基因玉米DBN9936品种上的种群适合度较低,说明对草地贪夜蛾有一定的抗性。2.研究结果指出,草地贪夜蛾取食的食料不一样,其抗寒性存在差异。如取食人工饲料的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是(-10.32±0.31)℃和(-5.12±0.36)℃,极显著低于取食玉米叶片的过冷却点(-9.32±0.20)℃和结冰点(-2.98±0.22)℃;取食人工饲料的草地贪夜蛾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是(-18.50±0.59)℃和(-13.28±0.73)℃,也极显著低于取食玉米叶片的过冷却点(-10.86±0.27)℃和结冰点(-7.93±0.33)℃。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低温条件下处理的草地贪夜蛾不同虫态的存活率不同。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不同虫态的草地贪夜蛾存活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但温度处于零下时,3龄幼虫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余虫态,说明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耐寒能力高于5龄幼虫和蛹。研究还发现,取食人工饲料的草地贪夜蛾耐寒力略强于取食玉米叶片的。当温度为-3℃时,取食人工饲料的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5龄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分别为35.94%、23.46%、27.78%,取食玉米叶片的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5龄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分别为28.41%、15.55%、21.11%,经过统计测定,两种食料间5龄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差异显著。3.研究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的含水量、甘油含量、脂肪含量、海藻糖和甘油三酯含量在各虫态间差异显著,且取食两种不同食料的同一虫态间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例如,当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取食人工饲料时,其体内含水量为77.09%、海藻糖含量为886.21μg/mL、甘油三酯含量达8.403 mmol/L;蛹的含水量为61.98%、海藻糖含量为615.55μg/mL、甘油三酯含量为6.692 mmol/L;5龄幼虫与蛹之间各参数差异显著。同样,当以玉米叶片为食料,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的含水量为87.19%、海藻糖含量为990.23 μg/mL、甘油三酯含量为9.770mmol/L;而蛹的含水量为73.02%、海藻糖含量为786.44μg/mL、甘油三酯含量为6.928 mmol/L;5龄幼虫与蛹之间各参数也差异显著。通过比较上述结果,还表明取食玉米叶片的虫体含水量、海藻糖含量和甘油三酯含量均高于取食人工饲料处理;研究还发现,草地贪夜蛾体内的甘油和脂肪含量都随着虫龄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取食人工饲料的均高于取食玉米叶片的。例如,取食人工饲料的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5龄幼虫和蛹的甘油含量分别是1105.37、1405.12、1817.56μmol/g,取食玉米叶片的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5龄幼虫和蛹的甘油含量分别为 864.59、1307.26、1655.31μmol/g。
其他文献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化学实验教育的第一线,在教学和科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化学实验室有毒有害试剂种类繁多,安全事故偶有发生,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化学实验室的高效安全管理,把危险事故发生概率降至最低,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安徽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和实验室近几年在安全培训、药品规范化管理和细节优化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结
<正>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track surgery, FTS)最早于2001年提出[1],是指在围术期采用有效措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护理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疾病转归,食管癌手术治疗相对复杂,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均影响较大,实施切实有效的围术期护理策略对患者术后的迅速康复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本院接受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显著
期刊
深化实质化监督办案是能动司法在刑事检察中的具体落实,是践行新时代检察理念的充分体现,目标要求是通过依法、主动、深入、全面履职,克服机械司法的惯性思维,在被动受理、主动监督和诉源治理三种刑事检察形态中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湖北省检察机关充分认识深化实质化监督办案是担当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的必然要求,从司法理念、履职方式、制度机制着手,进行积极探索,并结合司法实践,对以深化实质化监督办案为
<正>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检察院紧盯60项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精准补短板、强弱项、解难题,持续提升办案质效。今年上半年,全市检察机关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位居陕西省前列。9月8日,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殷军应邀列席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结合案件事实及证据就该案件认罪认罚后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上诉权、情节认定以及量刑适用等问题发表了意见,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期刊
<正>随着我园“一园三址”格局的逐步形成,大批青年教师加入队伍中来。为了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我园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营,以青年教师共同成长为愿景,构建青年教师成长营组织机制,开展多种多样的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丰富青年教师的专业精神,拓展其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能力,不断促进全体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能动性是司法的固有属性,世界各国皆然。能动检察即依法能动履职,是指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时,心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法律监督的质量和效果,及时回应大局需求、人民关切和法治需要,以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能动检察主要解决履职姿态上消极被动,履职方式上机械司法、就案办案,履职效果上仅注重法律效果,履职目的上仅为完成办案任务等六方面问题。能动检察是检察机关在习近平法治思想
某项目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结构高度248.95 m,属于超B级高度的超高层建筑,同时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局部穿层柱、斜柱等不规则项。设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采用多软件多计算方法进行多遇地震下弹性分析、设防地震分析以及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分析等;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及构件抗震性能均达到预期目标,提出合理有效加强措施,确保结构安全、合理可行。
在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激发基层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基层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是基层事业单位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基层事业单位通过优化和完善激励机制,能够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有的基层事业单位还没有进行科学设计,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简要分析基层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事业
小说《无声告白》以华裔女孩莉迪亚的死亡悲剧引出极端家庭教育、种族歧视、个人性格缺陷等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本文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即莉迪亚的父母,哥哥内斯,杰克还有莉迪亚自己的形象进行分析,挖掘这些人物对莉迪亚死亡的助推作用。
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是脑缺血诱导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机制。维持线粒体功能对于促进神经元存活和改善神经功能至关重要。线粒体质量控制是通过调控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及质量的相对稳定来维持细胞内稳态,主要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分裂/融合)、线粒体自噬以及线粒体衍生囊泡(包括线粒体转移)等调控过程。文章就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及线粒体转移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靶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