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参苓白术散致过敏性剥脱性皮炎2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ov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30913甘肃省靖远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
  
  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5个月,母乳喂养,尚未添加副食。因轻度腹泻,消化不良3日,家长自行到当地一家购药超市购买中成药参苓白术散(甘肃众友药业甘南藏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3g/次,3次/日。服药1日后,见双侧眼睑、口周等红肿,遂停药观察,病情不见好转,并进一步加重,皮损波及全身,同时烦躁、哭闹不安、头乱蹭。 于次日下午就诊。既往未服用过任何药品。入院查体:T 36.9℃,P 123次/分, R 32次/分,神志清楚,烦躁、哭闹不安,摇头、蹭脸,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可见大片状、不规则红斑,部分红斑表皮脱落,露出创面,部分表皮像烫伤样改变,稍一擦拭,表皮脱落。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周、鼻孔及眼睑皮肤糜烂,部分出现黄色结痂,口腔内未见异常,颈部软,心、肺腹均(-),四肢活动好,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外周血象:WBC 7.8×109 /L,N 0.32,L 0.57,E 0.11,粪常规:WBC 0~1/HP,RBC 0/HP,脂肪球少量/HP,尿常规(-)。诊断:过敏性大疱性-剥脱性皮炎。静脉用氢化考的松及大剂量IVGV、青霉素防治感染及皮肤涂擦炉甘石洗剂,眼部交替点滴氢化可的松、氯霉素眼药水、口服非那根、维生素C等治疗,3天后皮肤红斑面积开始减少,表皮松解及剥脱处形成薄薄的褐色结痂并逐渐脱落,黏膜糜烂逐渐愈合,患儿情绪稳定,1周后全身皮肤呈膜状脱皮,露出正常皮肤,住院9天痊愈出院。
  例2:患者,男,8个月,母乳喂养,已添加辅食,且曾经因患“感冒”而服用过阿莫西林冲剂、阿奇霉素颗粒、小儿感冒颗粒等药均未出现过过敏现象。入院前2日,因患轻度腹泻也在那家购药超市购买参苓白术散(甘肃众友药业甘南藏药有限公司生产)服用,用药2次即出现类似例1的表现,停服该药后又加服非那根糖浆1日无效而就诊。入院查体:T 37.1℃,P 132次/分,R 34次/分,神志清楚,烦躁、哭闹不安,摇头、蹭脸,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可见大小不等的点片状红斑,部分融合成大泡和表皮皱褶,类似烫伤样皮损,稍一磨擦,表皮破裂,露出真皮层;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周、鼻孔及眼睑周围糜烂渗出,部分形成厚厚的黄色结痂,眼部分泌物多;口腔内及咽部异常,颈部软,心、肺腹均(-),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外周血象:WBC 5.9×109/L,N 0.40,L 0.45,E 0.15,粪常规:WBC 0~1/HP,RBC 0/HP,脂肪球少量/HP,尿常规(-)。诊断:过敏性大疱性剥脱性皮炎。静脉用氢化考的松及大剂量IVGV、头孢曲松钠防治感染、皮肤涂擦炉甘石、眼部生理盐水清洗、应用镇静剂及其他抗过敏药物等处理,3天后皮肤红斑面积逐渐缩小,表皮剥脱处形成薄薄的褐色结痂,黏膜糜烂逐渐愈合,眼部分泌物逐渐消失,患儿情绪稳定,1周后几乎全身皮肤呈膜状脱皮,露出正常皮肤,住院11日痊愈出院。
  
  讨 论
  
  本品由人参、茯苓、炒白术、山药、炒扁豆、莲子、炒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制成散剂,几乎都是性味温和之药,但是组合之后,在加工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化学变化或其他添加剂就难以定论。绝大多数中药不会引起过敏,尤其是一些常用的、性味温和的中成药。本组2例并未超出其注意事项的要求,药品均在有效期内,而出现的临床表现是一种典型的过敏性疾病,且无其他原因解释。因此由于个体差异,服用任何药品都不是绝对安全的,要引以为戒。无论服用哪种药物,如出现皮疹或与之无关的症状体征,就要想到药物过敏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给予相关治疗,防止并发症。
其他文献
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应用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炎,对患者的症状、尿常规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显著。结论:应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肾炎,不仅疗效好,而且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肾炎 疗效    资料与方法    1998~2005年运
期刊
722300陕西眉县妇幼保健院    摘 要 目的:观察“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对122例患者行“盆腔灌注”治疗。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疗效满意,痛苦较小,患者乐于接受。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盆腔灌注”疗法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2008年2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174例,其中治疗组122例,年龄35~62岁,病程0.5~10年;对照组52例,年龄结
期刊
154002黑龙江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免疫风湿科  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患有骨性膝关节炎(OA)的患者,采用关节内注射阿尔治、中药外敷治疗0.5~1年的随访观察疗效。结果:76例中,显效4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1.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OA)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中西医 阿尔治    资
期刊
132001吉林市中医院  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颈椎病患者254例,男121例,女133例;年龄20~69岁,其中20~35岁21例,36~50岁108例,51~69岁25例;病程10年以上16例,5~10年83例,2~5年109例,2年以下46例。  诊断标准:①有颈、肩背部疼痛反复发作,或酸困发僵及背部有物压感,或反射性上肢及手部疼痛,局部可有压痛;②手指和前臂麻木
期刊
028000内蒙古通辽市医院    资料与方法    2004年3月~2007年11月我科本着辨证施治的原则,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251例,本组男184例,女67例,年龄24~72岁。病程2个月~4年。单纯型68例,肥厚型30例,萎缩型18例。  治疗方法:山豆根15g,忍冬15g,麦冬15g,射干15g,双花15g,玉竹15g。加水慢火煎至400ml,1日2次,5天为1个疗程。  护理
期刊
028000内蒙古通辽市医院药剂科    资料与方法    10年来收治胆道蛔虫病患者43例,其中有便蛔虫史者28例,有吐蛔虫史者16例。男29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2.07:1。年龄8~61岁,8~15岁13例,16~40岁28例,41~61岁2例,以16~40岁居多(65%)。  症状与体征:①疼痛。本组均有剑突下或偏右上腹部的疼痛病史,呈阵发性绞痛,有钻顶感,辗转不宁,呼喊不
期刊
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  136000四平市铁西区郊区卫生保健所2    资料与方法    于2002年起用针刺疗法治疗便秘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8~75岁,病程均在1年以上,1~3年者12例,3~5年者11例,5年以上者9例。  取穴:主穴:百会、丰隆、支沟、天枢。配穴:脾虚体弱者加足三里,体壮有热象者加阳陵泉,属气机壅塞者加气海,便秘时间较长,秘
期刊
412000湖南株洲市四医院放射科  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与CT表现的诊断符合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临床证实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的临床及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及病变范围,结合临床发病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C级5例,D级15例,E级21例,D、E级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器官受累严重,合并感染及代谢异常,死亡率高。结论:CT扫描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识别是最有效
期刊
273100山东曲阜市人民医院    资料与方法    近10年来收治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心肌病患者24例,除外高血压及其他疾病所致的继发性心肌肥厚,男16例,女8例,年龄20~76岁,均符合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1]:①心尖部导联(V3~5)呈巨大、非对称性倒置,T波(>1.0mV)倒置程度,Tv4>Tv5>Tv3。②胸导联R波振幅增高,呈Rv4>Rv5>Rv6。③ST段下移,以
期刊
132506吉林省中钢吉碳职工医院1  132506吉林市第九人民医院2  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以近几年来来院就诊的各种转移癌为对象,总计66例。均经临床、B超、CT、  ECT、内镜和组织病理学等两项以上检查诊断的转移或复发患者。其中男41例,女25例;年龄30~84岁,平均57岁。癌转移色部位为肝27例,骨和关节8例,肺8例,腹膜及腹膜腔5例,脑4例,淋巴结3例,胸膜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