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麻醉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ojianpku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麻醉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3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麻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麻醉过程均比较平稳,36例患者术后短时间内拔管,留置复苏室观察1~3小时,送至外科监护室,2例患者带管送入外科监护室,24小时内拔管。无死亡病例,未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前采用平衡麻醉效果较好,术中可采用吸入式麻醉。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临床麻醉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66-01
  胸腺瘤是前纵隔常见肿瘤,其合并重症肌无力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本文以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3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麻醉进行研究探讨,现总结如下,以供业内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接诊的3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18例,患者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33.2±2.9岁,病程2个月~5年,患者平均体重56.3±2.2kg,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研究条件。其中单纯眼肌型18例,急性暴发型2例,中度全身型8例,轻度全身型10例;合并1例左上肺结节,3例通气功能障碍,3例左下肺癌;其中32例患者行胸骨正中切开胸腺切除术,4例行左下肺叶切除术;2例行胸腺切除术联合左上肺结节切除术。
  1.2 方法
  选择菲力浦全功能心电监护仪(北京柏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持续监测患者动脉血压。对8例患者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30例患者行单纯全麻。肌松剂采用维库溴铵,采取常规颈内静脉通路。
  ①硬膜外穿刺:取T6~8间隙,使用0.25%布比卡因(国药准字H37022566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对患者行局部麻醉。
  ②麻醉诱导:皮下注射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13508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002~0.004mg/kg。
  ③肌松剂: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20066941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2~4rng,行气管插管。全组无患者插管困难。
  ④麻醉维持:采用1%~2.5%异氟醚(上海迈瑞尔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吸入麻醉,结合患者情况调整药剂浓度。氧气流量控制在IL/分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用芬太尼,正常情况下不追加肌松剂;术后期停止吸人异氟醚,加大氧气流量5L/分钟,静脉注射异丙酚并给予持续微泵。使用肌松监测仪(北京威灵远志科技有限公司)对患者进行肌松监测,同时监测患者呼吸。
  ⑤术后镇痛:采用硬膜外镇痛,背景量4ml,PCA量每次4ml,时间8分钟。采用吗啡(国药准字J20110041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5mg加40ml的0.75%布比卡因、8mg欧贝(国药准字H10970065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或5mg赛格恩(国药准字H20060866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加注200ml的0.9%氯化钠(国药准字H61020046西安秦巴药业有限公司)。药剂量可依据患者情况酌情增减。
  2 结果
  本组调查中,所有患者的麻醉过程均比较平稳,36例患者术后短时间内拔管,留置复苏室观察1~3小时,送至外科监护室,2例患者带管送入外科监护室,24小时内拔管。本组实验未发生死亡以及重症肌无力危象。
  3 讨论
  终板乙酞胆碱受体抗体是导致重症肌无力的主要因素,其加速受体衰减,阻止其功能,进而降低活性乙酞胆碱受体数量[1]。此种疾病一般伴有胸腺形态异常,在青年人中较为常见,其临床治疗主要是改善神经肌肉传导,可通过免疫抑制剂抑制免疫系统,采用血浆置换来减少机体内的抗体。对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必须彻底切除其增大胸腺。对轻度、中度临床症状的患者一般采取手术疗法,其效果是术后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据相关报道[2],切除胸腺可以使95%患者受益,52%患者症状得以有效改善,45%患者得以完全缓解。相关研究显示[3],术前改善患者状况,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改善疗效。由于无法预料临床治疗中琥珀胆碱反应和肌松剂的敏感性,很多麻醉醉医师选用吸入式麻醉或平衡麻醉:吸入式麻醉需行气管插管和维持麻醉,平衡麻醉要合理应用和监测肌松剂。重症肌无力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剂十分敏感,但其对中效肌松剂清除作用很快,其血清乙酞胆碱受体对维库溴铵十分敏感。王建国[4],王桂荣等人研究提出,对患者采用吸入式麻醉效果良好,近年来,国内不乏使用异氟醚行胸腺瘤切除术的相关研究[5]。本组实验中,我们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以及单纯全麻,应用吸入式麻醉,并加强肌松监测,医疗效果良好。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过程中,麻醉的正确处理十分重要。应加强重视麻醉管理,特别是吸入式麻醉管理。本次实验中,患者麻醉过程均比较平稳,36例患者术后短时间内拔管,留置复苏室观察1~3小时,送至外科监护室,2例患者带管送入外科监护室,24小时内拔管。无死亡病例,未發生重症肌无力危象。至于术后是否进行机械通气,则应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而定,对发音不正常、吞咽困难以及呼吸功能不全者,行机械通气。
  综合上述,我们的体会是术前改善症状可采用平衡麻醉,术中可采用吸入式麻醉,加强术后监测可有效减少患者死亡以及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勇安,赵晋波,吴昱,杨恩德,钟代星,朱以芳.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J].现代肿瘤医学,2012,17(3):,455-457.
  [2]马勤运,庞烈文,陈志明.65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治疗及其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14(1):77-80.
  [3]沈洪,葛峰,陈金娣.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的麻醉[J].中国临床医学,2012,13(1):145-146.
  [4]王建国,王桂荣,王俊东,崔勇,李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25例外科诊治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47-49.
  [5]曾连乾,黄壮士,张斌.胸腺瘤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探讨[J].中华胸心外科杂志,2013,19(1):19-2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以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和针灸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通过患者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分为3组,其中A组(单纯性面神经炎)25例,B组(Bell氏面瘫)9例,C组(Hunt氏面瘫)6例,根据患者的分型进行电针配合,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进行治疗。结果:A组治愈率高于B组且B组治愈率高于C组;在疗程上,C组时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阑尾脓肿的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病例为我院2008年01月-2013年09月收治的32例阑尾脓肿患者,随机标准将患者分成手术组和保守组,分别行手术和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组治愈16例,治愈率为100%,保守组治愈13例,治愈率为81.3%;手术组的住院时间要短于保守组,且住院费用要比保守组低;手术组术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浓度的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PCOS患者9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对其展开MCP-1浓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COS患者MCP-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取石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4.5%)明显优于对照组(77%);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找出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有25例患者是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3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比较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式的治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此判断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保守治疗的25例患者中有23例痊愈,1例患者发生并发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采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療,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44例(95.6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34例((73.9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80%,静息状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在小儿呼吸衰竭中采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小儿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给氧2h的PaO2、SaO2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1.2 方法  两种患儿均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复方丹参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性脑出血患者52例,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葡萄糖液行静脉注射,并从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血肿大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比
期刊
【摘 要】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2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之间收治的6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2 纳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的关系。方法:CVA患儿97例为研究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2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测定CVA患儿血清总IgE。结果:CVA组MP-IgM阳性率46.39%,对照组MP-IgM阳性率10.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MP-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