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和针灸疗效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以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和针灸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通过患者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分为3组,其中A组(单纯性面神经炎)25例,B组(Bell氏面瘫)9例,C组(Hunt氏面瘫)6例,根据患者的分型进行电针配合,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进行治疗。结果:A组治愈率高于B组且B组治愈率高于C组;在疗程上,C组时间最长,A组时间最短。结论:针对周围性面瘫,通过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可对患者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和疗效进行判断,临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灸 预后
  【中图分类号】 R24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48-01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常见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1]。通常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周围性面瘫多与面神经损伤有关,临床中采用肌电图进行诊断,患者花费较高。电针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感应)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波的一种针刺方法[2]。本文研究中,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通过患者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进行分类预后研究,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中40例患者系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均以贝耳现象入院进行治疗。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3.5岁。患者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患者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初诊为周围性面瘫。
  1.2 方法
  通过患者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对患者周围性面进行类型划分。具体为取患侧翳风穴、下关穴。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取30号1.5寸毫针直刺翳风、下关,两穴有酸、麻、胀感即可。采用G6805-1电针仪,选择连续波,电极分接两穴,以患者能够忍受电流强度为佳。诊断分组后取患者患侧穴翳风、下关、阳白、攒竹、迎香、地仓穴,通过平补泻法配合连续波电针翳风和下关穴治疗,期间给予患者TDP特定電磁波治疗器照射。每天治疗1次,每次20~30min,10天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每2个疗程之间间隔2天。
  1.3 诊断原则
  ① 单纯性面神经炎:患者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表现为瘫痪肌肉广泛收缩,可有前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等症状。② Bell氏面瘫:患者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表现为口角、耳前肌肉收缩,其为面神经管中鼓索和蹬骨肌神经之间受损。③ Hunt氏面瘫:患者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表现为耳前肌肉收缩,其为膝状神经节处受损及岩浅大神经受累,可表现出耳廓、外耳道疱疹。
  1.4 疗效判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周围性面瘫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痊愈:闭眼好,额纹及两侧鼻唇沟对称,鼓腮露齿无障碍;有效:额纹及鼻唇沟基本对称,闭眼及露齿轻度障碍;无效:额纹及鼻唇沟明显不对称,闭眼及露齿严重障碍[3]。总治愈率=(痊愈+有效)/总人数×100%。
  2 结果
  A组治愈率高于B组且B组治愈率高于C组;在疗程上,C组时间需要治疗时间最长,A组在3个疗程中全部治愈,预后时间最短。见下表1。
  3 讨论
  面神经是人体内居于骨管中最长的神经,也是最容易受到损害的神经。对于面瘫的诊断,临床多采用肌电图,通过此检查可以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在检查过程中有一定的痛苦及损伤且花费较高,因此除非必要,不可滥用此项检查[4]。电针是中医针灸的一种,是现代中医研究的结果.传统的针灸是用针灸针刺入皮肤后施用针法达到刺激穴位的效果。现代的电针是用针灸会刺入皮肤后在针尾处通电,通过电刺激穴位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文研究中,通过电针刺激患者面神经翳风穴、下关穴于神经运动纤维集中位置,可观测到患者的不同表现,患者不同表现反应了神经损伤的程度,根据表现可划分损伤等级,进行疗效预后的判断。本文40例研究中,电针结果与患者治疗结果相一致,这初步说明了临床的可行性,但对于临床的实施,有待具体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健东, 王燕楢, 李学佩, 等. F 波和面神经电图对早期周围性面瘫预后诊断的价值[J]. 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 2003, 10(6): 339-341.
  [2] 王志成. 周围性面瘫分型诊治[J].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2006, 2(004): 322-323.
  [3] 孙毓, 李伟, 张志刚, 等. 电针分型预测结合面神经肌电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0例[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3): 21-23.
  [4] 杨丽娟, 刘亚丽, 王晓宁. 以面肌对电针的反应和神经定位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和疗程[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ISTIC, 2006, 8(6).
其他文献
【摘 要】 的:针对稳心颗粒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女性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来明确稳心颗粒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实际效果。方法:结合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所接受治疗的稳心颗粒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患者服用普罗帕酮片进行治疗,每天三次,每次100mg。治疗组患者采取口服稳心颗粒的治疗方式,每天三次,每次9g。两组患者的治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索原发性高血压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颉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对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个组,每组30例,第一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第二组采用颉沙坦进行治疗,第三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颉沙坦进行治疗,疗程一共8周,在每次治疗前均对患者的血压、肝肾功能、血电解质、12导联心电图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6月间收治的6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中,43例位于上消化道,23例位于下消化道。5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61例患者采取保守的药物治疗,治疗的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包括多方面,临床上需要积极总结消化道出血的规律,提高诊治水平。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血β-HCG与超声动态联合监测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在化疗前及化疗过程中对其血清β-HCG值和超声所示病灶进行连续的监测和观察,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化疗前血清β-HCG值与超声所示病灶大小成正相关性,P<0.05;化疗过程中血清β-HCG值的变化与超声所示病灶大小变化之间存在关联性,P<0.05,均具有统计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性肺结核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78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性肺结核病症特征不典型,往往有很多的合并癥出现,病情较为复杂,治愈比较困难。结论:老年性肺结核的治疗难度大,今后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预后,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老年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比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B超与心电图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心脏B超检测中,左室肥厚16例,检出率为32%;心电图检出左室肥厚11例,检出率为22%,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峰进行诊断。如果室间隔肥厚和左室后壁厚度都在12mm及其以上,那么则确定为左室肥厚;如果左室轴切面左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的临床诊断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形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30例患者均给予病原学检测以及CT诊断。对照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与平喘雾化治疗,观察组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平喘雾化治疗。对患儿临床诊断特征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为43.33%(13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及效果。方法:针对该项目中容易导致意外针刺的安全因素和隐患进行整改,融入教学和示范过程,引导学生合理规避风险,加强临床培训和训练,对安全防护流程实施前后的针刺伤害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防护流程实施后,学生的针刺伤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该方法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职业安全,加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推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NRDS早产儿在应用1剂肺表面活性物质(PS )后随机分入NIPPV组(32例)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27例),比较两组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成功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结果: NIPPV组的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NCPAP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明显低于NCPA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单孔下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流及囊壁切除、肝脓肿切开引流、胆总管切开取石、左肝外叶血管瘤切除的手术技巧、手术难点、器械改进及治疗效果。方法:经脐下缘作一切口(若病变在左外叶或胆道,则将孔上移置入Triport)分别置入光源、胆囊抓钳及电极钩或超声刀,完成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185例,肝囊肿开窗引流及囊壁切除术3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46例,肝脓肿切开引流27例,左肝外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