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nv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复方丹参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性脑出血患者52例,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葡萄糖液行静脉注射,并从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血肿大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15d后血肿体积大小比较,研究组(4.49±2.13)ml,明显少于对照组(9.59±3.49)ml,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安全性高、价格低、能较好的改善循环,促进血肿吸收,减少肿水肿形成,防止患者早期脑血肿扩大,又能改善神经细胞功,对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愈率及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复方丹参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临床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50-0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占脑卒的10%左右,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近年来,复方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在脑出血早期的应用中已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本文就复方丹参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2例(所有患者诊断结果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标准)。患者年龄为55~79岁,平均年龄为(65.03±5.98)岁。所有患者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经CT或MRI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30ml,无昏迷状况。5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葡萄糖液行静脉注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首先稳定血压,降低患者颅内压,根据临床症状应用脑细胞活化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并进行预防应激性溃疡及并发症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即除以上治疗之外,患者发病后5~7天,每日进行一次复方丹参注射液10ml+葡萄糖液250ml的静脉注射,连续使用15d。治疗期间保持对患者血、尿、凝血、血脂等的常规检查[2]。
  1.3 评定标准
  入院时、入院后第7天和第15天,对患者进行头颅CT扫苗,观察其血肿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血肿体积=π/最大横截面长轴×最大横截面短轴×出血层面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为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为进步显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为情况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7%为治疗无效或有治疗前加重、死亡[3]。
  1.4 统计学意义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第15d后血肿体积大小比较,研究组(4.49±2.13)ml,明显少于对照组(9.59±3.49)m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再出血情况,无昏迷、死亡情况发生。
  3 讨论
  基底节区出血最常见的两个部位是壳核和丘脑出血,主要因出血量过大致使壳核和丘脑过度受累,难以区分出血起始部位[4]。壳核出血:主要症状表现为豆纹动脉外侧支破裂,能引起持续性同向偏盲,较研究运动功能的缺损,双眼向病灶不能对侧凝视、主侧半球失语。丘脑出血:是由丘脑穿通和膝状体动脉破裂导致,使患者出现较为短暂的同向性偏盲及较为明显的感觉障碍。出血灶压迫皮质语言中枢会致使患者产生失语症,而失语丘脑局灶性出血则会致使患者产生是与综合症。丘脑出血的主要特点是:出血量过大导致中脑上视中枢受损,眼球开始向下偏斜,凝视鼻尖;上下肢瘫痪均等,深感觉珍爱高突出;纹状体、累及丘脑底核投掷样运动;意识障碍比较多见,丘脑下部以及出血波破入第三脑室时深度昏迷,瞳孔收缩,并出现去皮质强直。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含有许多水溶性原儿茶酚醛、脂溶性多种丹参酮类以及儿茶酚等的衍生物,具有保护红细膜、改善心功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和组织耐氧能力等作用[5]。与此同时,复方丹参也能抑制凝血, 降脂抑菌、促进组织修复,具有镇静、安眠以及短暂降压等重要作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具有非常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而该障碍恰好是致使患者脑水肿的重要原因。丹参的应用能通过抗细胞黏附、抗氧化应激损伤、抗血栓形成以及抗缺氧等多种作用,对患者进行内皮细胞的保护,减轻患者脑水肿并改善患者缺血缺氧的症状。
  本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15d后血肿体积大小比较,研究组(4.49±2.13)ml,明显少于对照组(9.59±3.49)ml,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出血,能较好的改善循环,促进血肿吸收,减少肿水肿形成,防止患者早期脑血肿扩大,又改善神经细胞功,对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愈率及改善其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军,陈汉平,叶辉.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科外科,2011,16(6):367-369.
  [2]霍春青,赵春玲,焦文书,李爱英.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13,28(6):677-679.
  [3]常书海,程纪刚,张俊芳,王雪民,常卫娜.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临床体会[J].河北医药,2010,32(15):2071-2072.
  [4]安立新,韩英莉.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3,21(1):286-287.
  [5]刘辉武.复方丹参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1):117-11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及效果。方法:针对该项目中容易导致意外针刺的安全因素和隐患进行整改,融入教学和示范过程,引导学生合理规避风险,加强临床培训和训练,对安全防护流程实施前后的针刺伤害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防护流程实施后,学生的针刺伤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该方法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职业安全,加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推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NRDS早产儿在应用1剂肺表面活性物质(PS )后随机分入NIPPV组(32例)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27例),比较两组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成功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结果: NIPPV组的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NCPAP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明显低于NCPA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单孔下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流及囊壁切除、肝脓肿切开引流、胆总管切开取石、左肝外叶血管瘤切除的手术技巧、手术难点、器械改进及治疗效果。方法:经脐下缘作一切口(若病变在左外叶或胆道,则将孔上移置入Triport)分别置入光源、胆囊抓钳及电极钩或超声刀,完成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185例,肝囊肿开窗引流及囊壁切除术3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46例,肝脓肿切开引流27例,左肝外叶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以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和针灸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通过患者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分为3组,其中A组(单纯性面神经炎)25例,B组(Bell氏面瘫)9例,C组(Hunt氏面瘫)6例,根据患者的分型进行电针配合,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进行治疗。结果:A组治愈率高于B组且B组治愈率高于C组;在疗程上,C组时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阑尾脓肿的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病例为我院2008年01月-2013年09月收治的32例阑尾脓肿患者,随机标准将患者分成手术组和保守组,分别行手术和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组治愈16例,治愈率为100%,保守组治愈13例,治愈率为81.3%;手术组的住院时间要短于保守组,且住院费用要比保守组低;手术组术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浓度的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PCOS患者9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对其展开MCP-1浓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COS患者MCP-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取石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4.5%)明显优于对照组(77%);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找出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有25例患者是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3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比较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式的治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此判断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保守治疗的25例患者中有23例痊愈,1例患者发生并发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采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療,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44例(95.6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34例((73.9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80%,静息状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在小儿呼吸衰竭中采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小儿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给氧2h的PaO2、SaO2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1.2 方法  两种患儿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