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owa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英语口语交际训练不足、语言环境缺失、学生自信心不足等情况,是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要结合学生口语交际现状,创新口语交际模式,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影响因素;培养对策
  口语交际是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学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当把握学生语言习得的黄金期,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表达能力。当前,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不足,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畏难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低下,学生不愿意说,不敢说的现象影响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实践能力的提升。本文中,笔者结合当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因素,探索新课改下小学英语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改革对策。
  一、 影响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因素
  (一) 英语口语交际训练不足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的提升,需要在长期的训练中方能逐渐形成。尤其是对于国内的孩子而言,由于长期习惯于母语交流,要想促使学生口语能力提升,需要加强口语训练,方能取得好的效果。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口语训练不足,致使学生鲜有运用英语交际和表达的机会。同时,教师在词汇、语句等的教学中,主要模式都是采取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形式,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低下,而小学英语的学习,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哑巴英语”。
  (二) 语言环境缺失
  语言的运用,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作为依托。而学生只有在既定的语言环境下,才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当前,很多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语言环境的缺失。首先,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采用的一般是中英文混杂的教学模式,只有在拼读单词、句子的时候,教师才会说英语,而知识讲解,基本是采用中文式的讲解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听力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无论是和同学、朋友还是家庭交流,都是使用汉语,并且很多学生还是说的方言。由此可见,对于国内的小学生而言,语言环境的缺失,着实影响了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 学生表达的自信心不足,畏难情绪普遍存在
  笔者在执教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发现:在口语交际和表达方面,很多小学生并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敢说,不好意思说。正是因为这种不好意思的心理,导致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总觉得别扭,最终说出来的语感果然有点“别扭”。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表达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交际和表达的过程中,自信心不足,畏难情绪严重。这种不自信的心理,导致学生不敢大胆地、大方地、自信地用英语交际,最终影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改革的对策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的教育目标,将技能教学与知识教学等同起来,力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近年来,核心素养理念的发展,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之下,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是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关键。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格外重视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培养。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一) 将口语训练融入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
  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训练缺失的现状,教师应当转变教育理念,落实新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思想,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形成系统化的训练思维,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将口语训练融入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口語表达能力。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指导学生拼读,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提高学生的音准;在句子、对话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让学生习惯英语的表达方式,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 丰富口语训练形式,营造语言运用和表达的环境
  首先,巧妙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语言环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师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运用环境。在多媒体手段的支持下,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对话视频、音频等资源,将其运用到英语课堂中,给学生很好的示范作用,让学生能够听到标准的英语发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小学英语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借助各种英语学习软件,开展日常口语训练,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开展小组对话交流,创造语言运用环境。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之所以低下,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学生缺乏语言运用的机会和环境。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对话交流的形式,结合课本教学的内容,以文本对话为依托,积极开展小组对话交流,让学生在不断的对话和交流活动中,获取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提升。
  (三) 形成激励机制,消除畏难情绪,激发表达动力
  针对小学生表达自信心不足,畏难情绪严重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机制的构建,积极消除学生表达过程中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动力。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建立积分奖励制度,即在课堂中积极表达的、敢于表达的学生,可以加分,每个周评奖一次,获胜者可以兑奖,奖品一般为英语阅读绘本、文具等于学生有益的产品。这种积分奖励制度的形式,对于激发小学生的表达交流兴趣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营造积极的表达交流氛围,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当前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低下的原因,并采取多样化的口语训练模式,强化口语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薇.小学英语口语交际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考试周刊,2017(98).
  作者简介:
  杜琳,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汇川区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一直是学生整体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与国际接轨,不仅自身注重发展而且还经常对外交流,使得音乐教育这一板块的实力能够稳步的提高,教师
摘 要:三角函数知识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相关的题目求解让很多学生如坠雾中,极大地削弱了我们的数学学习自信。笔者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此类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总结,现和大家分享。  关键词: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变换策略  三角函数属于高中数学中的关键内容,因三角变换灵活多样、种类繁多,学生学习和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很多学生面对此类题目一筹莫展。不过三角变换并非无规律可循,我们在学习此类知识的过程中,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育部门对各个阶段和各个学科的教学方法都在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游戏教学法,是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为此,我们结合游戏教学法的概念、优势以及其在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浅析,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仅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小學生生性好动,其喜欢
快乐是孩子们的追求,对生活、学习、游戏感到快乐,就有继续下去的需要和兴趣。兴趣是孩子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孩子的活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
摘 要:英语短文改错题是语法规则、语言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试题,也是新课标下中考英语考点之一,涉及词汇、语法、句型等多个层面知识。教师要综合把握中考英语“短文改错”试题以及学生特征,优化完善解题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在掌握常考考点、解题技巧中全面提升解题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中考英语;“短文改错”;试题;分析;解题方法  一、 前言  “短文改错”试题的设立建立在学生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的各类错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它们互相依存,缺一不可,而写作则是以听、说、读为基础,同时也是巩固其他能力的有效手段。英语写作不仅帮助学生充实自己的语言材料,而且
2013年,徐州市教育局为了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益低下的局面,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推出了《“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学讲计划”
摘 要:在“教育回归生活”理念指导下的今天,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具有必要性,同时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落实生活化教育理念,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必要性;价值走向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教育回归生活”成为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回归生活”
很多人都会精心打理自己的头发,其实,发型就像一面镜子,能映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对女人来说,飘逸的长发看上去温柔大方,这样的人通常内心淳朴、个性善良,有很好的人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