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1972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非常重要。这一点没有人去怀疑和否定。但是,知识的教学不是全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应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就我们小学语文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来说,不管你是在刻意之中还是在无意之间,相信你都会能从里面找寻到或者发现到你所喜欢的美文的。在这些美文之中,我们可以品鉴到含蓄而又凝练、生动而又优美的一些美词佳句,还可以感受到那些强烈的抒情色彩。当然,不仅仅是这些,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被作者带入那令人神往的引人入胜的深邃但又不失的奇异的意境之中来。这是一种多么美的享受!为此,作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是不是该借助这些美文之中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依循学生们的审美特点,将教材之中蕴含的有关美的因素采取适当的形式,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去体验,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呢?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这一话题,谈谈自己平时教学中是如何具体开展这方面的实践的。
  一、 通过琢磨,领略课文语言美。
  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的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推敲课文本身的语言之美。就这一块来说,我们不必太费心,这样的资源随处都是,比如,从用字讲究传神的诗歌中,从句式不呆板且不失优美的散文里等等,我们都可以以此为凭借,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感;另一方面,我们则可以让学生领略到所学课文之美。
  以《安塞腰鼓》这篇文章为例。笔者认为,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打动无数读者,首要的一点是其语言是美的。虽然文字是静止的,当这篇文章的语言却极富音乐之美。正因为有音乐之美,所以这篇文章给人以如诗如画的感觉。这篇文章除了排比和比喻等用得很有讲究之外,文章的叠字和叠词等用得就非常有特色。比如“茂腾腾”,再比如“咝溜溜”等叠词。文中大量这样词语的使用,让这篇文章的音色和旋律十分的和谐,给人以动听的音乐之美的感受。
  当然,在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时,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地去琢磨,还要引导学生反复去诵读。
  二、 通过对比,感受课文形象美。
  有一点我们都是明白的,这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决定着审美所能达到的层次。为此,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们对课文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为此,我们要灵活地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对比,感受课文中的有关形象的美。
  比如《船长》这篇课文的哈尔威船长,其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在大灾大难来临之时的镇定自若。我们在教学当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是如何表现这一点的。这里我们不妨设置一个全班性的大讨论活动。从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有关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佐证船长这一形象的品质(比如,某某句子体现了哈尔威船长的沉着;哪些句子说明了哈尔威船长的机智……)。这样做,从教学任务达成层面上来说,当然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但是,学生很难想到对比这种方式在文章之中的作用。教学中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从这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自然效果会更好。比方说,在船发生可怕的动荡之时,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而这时船长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再如,在绳索被解开之时,大家表现怎样?此时船长呢?等等。
  通过对比分析,特别是通过教师必要的引导,在学生的内心世界自然会呈现出一把丈量的尺子。通过这把尺子的丈与量,学生自然会体会到并且能认识到和真正地体验到相关人物的形象之美。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着去评判何为美(有自己的判断视角和标准,不人云亦云)。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之间不断地使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三、 通过想象,拓展课文意境美。
  就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客观上说,我们的学生因为特定的和不特定的原因,他们对于一定事物的认识还是有着明显的缺陷的。就对某一篇课文的鉴赏来说,他们的鉴赏能力也是很低的(大多数学生都是这般)。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不能否认,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因受到的方方面面的框框的限制还比较少,他们身上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安塞腰鼓》这一课,笔者考虑到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还显得很不够。为此,笔者考虑到要将这一篇课文进行一定深度的延伸。基于这一考虑,笔者又考虑到要以此为支撑面,以激发学生想象力。为什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呢?因为只有使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才能将他们肤浅(恕笔者这样直言)的认识得到提高到深邃。为此,笔者以发现为主题,设置了一个活动(围绕中心句进行拓展性练笔)。
  这样的设置,学生从自己的认识出发,充分围绕自己的理解进行练笔,笔端流露出他们所发现的安塞腰鼓含蓄之美、火烈之美……通过对学生的练笔情况的整体分析,笔者有一个深深地体会,那就是在教学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善于和充分的挖掘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之中的一些素材,让我们的学生与他们各自所熟悉的生活片段粘合起来,从而以一定的角度展开各自的想象。这样就能很好地将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之上使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和提升。
  针对以上所述,在我们日常教学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对象,摒弃唯知识为上的片面做法,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毕竟说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是我们学生个体发展所要求的,而且從更大层面上来说,也是社会发展对于其个体成员的一种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燕,杨小君.“‘有感情朗读’在小学语文不同学段的阶梯式指导策略探析”,《师资建设》2016年第12期第78页.
  [2]唐会容.“尊重孩童独特视角”,《师资建设》2017年第2期第96页.
  作者简介:陈雷,江苏省新沂市新安南陈小学。
其他文献
献血、浆者抗-HCV阳性调查分析550002贵州省血液中心万昌发万莲英王毕华据文献报道[1、2],输血后肝炎90%以上是由于HCV感染引起,在献血、浆者中进行抗-HCV检测是预防和减少输血后肝炎必不可少的手段。笔
王元化倡导建立多元化、包容性的学风。这是灌注着现代学术精神的学风观 ,体现着王元化作为一个学者的现实关怀精神。王元化学风观的形成与他的人生经历和个人化体验有关 ;从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求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接近该事物或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完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建设“和美庆小”的目标,着力塑
一个美国人因涉嫌盗取银行资料和其他数以千计的个人资料而被判罪,他的犯罪手法就是在公共电脑终端上安装了一种解锁软件。有专家称,这一案件凸现了在公用电脑上进行敏感操
1896和1898的G→A变异是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变异的热点,1896变异导致HBeAg翻译中断。这种变异被认为改变了HBV的生物学特性,因而与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相关。我们以人工变异的方法分别使野毒株土拨鼠肝炎病毒
目的 :建立 PCR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新方法。方法 :作者采用自行设计并合成的一对恶性疟原虫特异引物 ,经 PCR扩增环子孢子蛋白 ( CSP)基因 3 端保守区序列 2 4 5bp片段 ,观察了
工会是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教育职能是工会“教育、建设、参与、维护”四项基本职能之一。近几年来,三水市农村信用联社工会在履行教育职能,开展工会职工教育活动过程中,始终坚
逶迤的群山,苍茫的大漠,丰富的资源,昔日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新疆,已成为我国西北边陲充满希望的热土。在逐浪相涌的众多支持新疆发展的企 The rugged mountains, vast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