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大陆学者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15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市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7届院士大会上,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名科学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10名为中国大陆科学家。
  新当选院士的10位中国大陆科学家分别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陈发虎,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平文,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卫华,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贻芳,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蓬,中科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谭蔚泓,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于吉红,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民以及北京大学教授郑晓瑛。
其他文献
5月9日, “点亮郴州,绿色照明——‘十城万盏’”郴州市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在苏仙区五里牌 “两型”示范产业园正式启动。2011年,郴州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全国第二批 “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示范城市,目前该市已安装LED路灯近万盏。根据方案,2012年至2014年,全市要推广运用半导体照明路灯3万盏,带动全市景观亮化和小区照明大部分使用半导体绿色照明,实现年节电3千万度以上,半导体照
加拿大一家设计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会唱歌”的秋千。不同的人数、速度都会让音乐变得不同。此外,音乐秋千座椅下的 LED 灯还可以带来很棒的视觉效果。
科学发展史上从来不乏令人瞠目结舌的奇思异想,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有时也难免会给民众制造恐慌。《大众科学》网站前不久介绍了几项正在积极开展和实施的研究项目或技术,以及一些备受关注、争议广泛的决策,如果稍有不慎操作失当,或许就会打开潘多拉魔盒,引发不可遏制的严重后果。    合成永生不死的微生物    虽然可以为合成微生物设置一个自我毁灭程序,但没人能保证它们不会逃逸、变异并交配。 
核心提示:“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国万元6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并将其列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回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近3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并总体进入小康社会,但与此同时,我国正面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如果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那种消耗高、污染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仅将使经济增长付出资源、环境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拿到了核大国俱乐部的“入场券”,氢弹技术的研制被国家提上了议事日程。  对于氢弹的研发时间,周总理曾提出要求:力争于1968年进行氢弹装置试验。而中国家仅用2年零8个月,出人意料地将这一时间提前了。其实这种“中国速度”的背后不仅有创新性的政策作保障,绝大程度上是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呕心沥血、自主创新的结果。    技术民主  
成果简介: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热、光、电等理化特性。而石墨烯批量化可控制备是其低成本、规模化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2013年,年产百公斤石墨烯中试示范线在太原小店中试基地建成,并打通全套工艺流程,具备石墨烯产品稳定供货能力。该技术石墨烯产品的比表面积大于600 m2/g,纯度大于99.9 wt%,单层剥离率高达70 %以上,石墨烯堆密度最低(3-4 g/L),质量指标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研团队日前发现,南极臭氧层首次出现修复迹象。2015年9月时,臭氧空洞已比2000年时缩小了400万平方公里。研究认为,臭氧层的修复与空气中氯气的持续下降有很大关系。氯主要来自氯氟烃,干洗过程、旧冰箱、发胶等气溶胶都会释放这种化合物。随着大气中氯含量的持续下降,研究团队负责人、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家苏珊·所罗门相信,除非未来火山喷发,臭氧层空洞将进一步缩小,直到本世纪中叶完全闭合。 
近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通过联合评审,由初样研制转入试样研制阶段。这标志着长征七号火箭的产品技术状态已经确定,下一阶段的研制重点将转移到火箭的生产、总装和测试上,预计明年实施首飞。
经过约20年的努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1月2日宣布完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接班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建设工作,这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太空望远镜。作为美国下一代主力太空望远镜,韦伯的主镜面由18片巨大的六边形金黄色镜片构成,看上去像一幅巨大的拼图,直径6.5米。NASA接下来将对主镜面进行一系列测试,之后将把主镜面安装到网球场大小的遮阳板上。按计划,韦伯望远镜将于2018年10
11月1日,“北极星号”多功能破冰船正式开始服役,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液化天然气动力破冰船。该船由芬兰阿克北极技术公司设计、赫尔辛基造船厂建造,船长110米、宽24米,总动力22兆瓦,航速为6节时的破冰厚度为1.2米。与传统柴油动力破冰船相比,“北极星号”配备的是液化天然气和低硫柴油两用发动机,因而被称为世界上最环保的破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