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搬家

来源 :昆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anl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是什么?家是宁静的港湾,家是旅途的驿站,家是温馨的乐园,更是亲人团聚、亲情交融、共享天伦之乐的伊甸园。家,承载着太多太重的生活行囊和家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因为,中国人太在意家,太看重家,太爱自己的家了。
  74岁的老妈——陈淑珍就是这样的人。
  每天清晨,早起的老妈都要站在阳台上,看着50米开外的拥水公园,欣赏着公园里雨声、蛙声、蝉唱,以及鸟鸣,所有的声响,共同演绎着一首夏韵之歌。这首歌,音调曲折,旋律变化,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把夏的韵味展现得酣畅饱满,淋漓尽致。从50多平米的小平房搬进96平米的大楼房,老妈逢人便讲,连做梦都没有想到,真是“叫花子进殿堂,一步登天”。
  在我的记忆中,老妈自从嫁给父亲以后,这是她人生中的第四次搬家。
  老妈嫁给父亲,还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事情。老妈当时是镇广播站的播音员,父亲是镇小学的一名教师。没权没势没房子的父亲和老妈结婚时,穷得连个手电筒都没有,结婚还是借别人的一条新裤子娶了老妈。尽管两个人借住别人家的一间茅草房,可是夫妻俩对未来还是信心满满。这是老妈的第一个家。可是好景不长,一场运动来了,老妈被调离到五道沟农场学习改造,父亲由于受到母亲牵连,停止了教学工作。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父亲没办法,回到老家——农安县柴岗乡红旗村高家屯。回到老家的父亲在兄弟亲戚的帮助下,盖了两间茅草房,解决了夫妻两地的分居。这是老妈的第二个家。这两间草房可怜到冬不挡风夏不挡雨,尽管如此,老妈从来也没有埋怨父亲一句话。用老妈的话讲,苦日子早晚能熬到头!就是在这间茅草屋里,发生一件令全家人无法忘记的事件。当天,老妈代替父亲到生产队去割麦子,刚刚学会走路的妹妹被6岁的哥哥抱着去喝水,哥哥刚把妹妹放在锅台上,等哥哥回头去水缸舀水之际,没有站稳的妹妹一下子倒坐在锅里,尽管锅里没有水,可是锅里毕竟刚刚烧完水,不一会妹妹的两个小屁股瞬间鼓鼓囊囊起了很多大水泡……
  “老疙瘩儿,走一步看一步吧,好日子得靠自己抓挠!还是老话说得好‘好女不在陪嫁上,好男不在分家上’……”父亲排行老小,好多人这样劝解父亲。这是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为了照顾年迈的爷爷,大伯、二伯和父亲商量,父亲不做声,老妈也不言语。后来,孝顺的父亲还是尊重了哥哥们的意见,把爷爷原来的两间小屋推倒扩建成三间土房。这是老妈的第三个家。最西边的一间给爷爷住,中间的我们六口人住,最东边的一间留作厨房用。此时,学有专长的父亲被红旗小学聘请当教师,老妈在家侍弄20亩的土地。每到秋收时节,我家的白菜、黄豆、高粱、玉米等农作物基本靠老妈一个人往家拾掇。父亲身体不好,干不了力气活,我和哥哥在外地求学,姐姐在外地工作,妹妹年龄尚小。尤其是10亩玉米,到了收成的季节,基本靠老妈一个人掰玉米棒子。双手掰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布满了大血泡……掰到一定的数量,老妈背起大背篓装满再一步一步地背回家里。除了种地,老妈还养鸡养鸭养猪。每年的入冬前,老妈总是抢在树叶落叶之后到沟里搂树叶,用一条破麻袋背回来,以备冬天取暖之需。在第三个家里,姐姐不仅工作嫁人,而且哥哥也考上了学,参加了工作。值得说明的是,在这个家里,我也光荣地参了军。
  “两间房一个院,花花草草随处见。”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家搬到农安县城二商店附近的情景。这是老妈的第四个家。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土地,虽然没有那么多的体力劳动,但是,周边的路径、环境等基础设施还是一般般。在这个家里,父亲得了脑血栓,言语不懂,卧床不起,老妈不离不弃,尽管自己身患多病,但,对我们儿女总是报喜不报忧,照顾父亲更是不讲代价,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内衣外裤,天天更换。洗澡按摩,定点进行。尤其是每次给父亲换床单时,七十多岁的母亲抱起父亲来好像不费吹灰之力。卧床十来年的父亲身上没有长一点褥疮,知道内情的人纷纷为母亲竖起了大拇指。
  安得广厦千万间。去年,农安县城实行城市改造,对老妈住房的所在区域进行拆迁,老妈分得一套96平米的楼房。今年的春节刚过,我们兄弟姐妹就忙于给母亲刚分到的楼房进行装修。我和哥哥跑材料,妹妹妹夫做预算,姐姐姐夫去付款,其他人负责策划和设计,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身边的老妈总要叮嘱几句,要简约干净,不要浪费钱财,够住够暖够安全就行了。每逢说到这里,老妈总是笑得合不拢嘴,老了老了还能住上楼房,感谢政府感谢共产党!
  如今,搬上新楼的老妈高兴得不得了,迅速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七大姑八大姨,还经常回到农村進行宣传。并且还邀请他们来家里坐一坐聊一聊,还通过手机视频把我家及周围的环境展示给大家看……我们兄弟姊妹四人和老妈商量,想把她的户口改过来,老妈总是调侃地说,不要再给政府添麻烦了,我有农村户口,还有土地,我是咱们家唯一一个“地主”了……
  入夜,万籁俱寂。我伫立阳台,眼望着灯火通明的公园,再看看就近巍巍的楼群,抚今追昔,思绪万千。旧居与新楼不过一华里之遥,步行也不过两支烟工夫。可是,就是这短短的一段距离,老一辈人却走了整整半个世纪。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留给我们大家太多的感喟!今天,伴随着新的生活进程的紧锣密鼓,农民心中荡漾着不可遏止的奋发向上的力量与激情,低矮的老屋已经装不下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富足,已经装不下庄稼人更多的追求与希冀。放眼明天,我们家一定与乡亲们并着肩膀奋斗,去奔共同富裕的路,去描绘更加壮美的农家小康生活蓝图!
  赵越超,男,生于1969年12月。笔名:皮子。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1987年入伍,历任正排职干事、副连职干事、正连职干事、副营职干事、政治协理员。2007年转业到地方,现为长春市二道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正处级)。
其他文献
2017年11月下旬一个初冬的上午,暖阳高照,我驱车来到位于烟台市牟平区南华街699号的烟台市信德社会组织创业中心,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培训基地就在这里的五楼上。刚一上楼,就看到山东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昆嵛》主编焦红军,编辑孙汉宁、徐丽,书法家张诚一和蔡风、姜美娟老师等人已在这里忙活了。办公室里好不热闹,前来领取新一期《昆嵛》杂志的文友们络绎不绝,争相一睹为快。不一会儿,忙前忙后的《昆嵛》杂志
期刊
【摘要】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二者的思潮互动中,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际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源,它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接纳的一个过程,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国际主义对世界的和平繁荣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主义;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  1 前言  国际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区域化发展和全球化深入并行的过程,正是因为集团化的出现才助力了资本主义垄断化的实现,进而推动了
期刊
作为外乡人,我很荣幸自己娶了一位地道的烟台妻子。  我之所以没有把标题写着“烟台娇妻”,因了妻是属牛的,有着牛一样朴实无华、任劳任怨的性格,她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学艺经商,从没有表现得娇里娇气,也从没有什么事能难倒她,她是一位了不起的烟台妻子。  十八岁那年,我带着对蓝色军营的向往从鄂西北来到烟台当兵。一次偶然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娜。那时虽只有十五岁的她,聪明可爱,活泼开朗,一见面总是哥长哥短地叫个不
期刊
近来刚刚拜读了明珠女士的中篇小说《魅影》,立刻被她细腻而朴实的小说叙事风格所吸引。应该说,反映婚姻十年之痒的小说及影视作品,当下是非常多的,作者们大肆铺张的叙事风格把主人公的生活写得虚虚实实,波澜壮阔,让人看得欲罢不能。作为同类作品的小说《魅影》,却舍弃夸张的情节设计,以其十足的生活底蕴、丰枯有度的人物刻画,更为逼真地再现了人到中年的婚姻危机,在同类作品中显得别具一格。而题目《魅影》更让人联想到生
期刊
尽管祖上没有传下来文字性的“家训”,但良好的“家风”却是一代代地影响着、传承着,潜移默化,渗透灵魂。老一辈们教育下一代的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成为一种定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又不时地赋予了它新的内容。  祖父对我们的“家风”教育是记忆犹新的。祖父出生的那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孙文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后的中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没有安定过。这些祖父都经
期刊
你放浪形骸  而又纯真无邪  你尖锐又幽默  你悲愤所以超越  ——你就是王小波!  (一)  从春节后开始了对王小波的再次亲近。王小波是一个有自由主义精神的人,我这样的表述不够客观,应该说他有自由主义的思想特质,不能简单说他就是个自由主义者。从王小波的文字里,可以感受到他受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非常大,例如福柯、马尔库塞、罗素。王小波对大众文化压损自由思想常抱批判态度,他启蒙大家追求思维的乐趣,活
期刊
窗外,小雨从清晨的滴答,悄悄地成了轻轻的飘洒。  打开电脑,从上次安静地写点东西到现在,已经半年过去了。  难得的懒觉睡到六点,醒来,窗外已经小雨淅沥沥,依然夜色沉盹,眯眼倾听小雨滴答滴答落下的声音,静谧而幸福。  起来熬好粥,给小家伙炸了他垂涎已久的鸡柳,香气弥漫中,去捏捏他的小鼻子,看着他让人暖的笑容,感觉原来不用急匆匆地去赶车就是一种幸福。  送走家人,站在窗前,听小雨敲打地面,敲打屋檐的声
期刊
赖文训自杀,被妻子救了下来,却又要和妻子离婚,让人很是费解,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人叹息,有人嗤之以鼻。赖文训本人却是越来越行为怪异,让人费解了。  据说他的爷爷一度非常风光,在香港有自己的私人码头,有船运公司,主要做粮食贸易。只是千不该,万不该,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和日本人做生意,卖了大批的粮食给日本人。所以赖文训在说起他的爷爷的时候,不敢挺直了腰板引以为自豪,只得吞吞吐吐嘴里一半嘴外一半,说我爷爷当
期刊
【摘要】鉴于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知识输入和输出皆不足,脱离语境,误导学生,与大学英语不衔接等,本文提出了基于语境的词汇教学法,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法三个角度探讨如何通过语境来教授词汇,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语境;词汇;教学法  一、前言  “没有语法则能传达的东西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对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产生巨大
期刊
我的母亲去世已经七年多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常常让我梦里惊醒,有时梦醒是子夜,有时是黎明;至今,对母亲的回忆,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关于母亲最鲜活的记忆,就是母亲特别喜欢饲养鸭子。  我家乡的小村,毗邻黄海之滨的金山港。金山港虽然名字响亮,却是一个没有经过人工造凿、只能容纳木船出入的自然港湾;有大小五条河在村前汇流于港湾,水网密布,芦苇丛生,鱼虾成群,特别适合放养鸭子;所以,我们村家家户户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