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技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运用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884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山水画在创作形式上分为工笔青绿山水和水墨写意山水两种。工笔山水画性格色彩突出,棱角分明,给人毅然肃穆之感;写意山水重在形态描绘,突出了书法的自我表现效果,是一种闲适散逸的绘画风格。文章从泼墨技法的历史渊源出发,分析了这一特殊技巧对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泼墨技法;中国山水画;历史概况;运用;影响
  作为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一种特殊技法,“泼墨”一直深得中国历代画家的青睐,有着崇高的艺术地位。所谓“泼墨”中的“泼”原意是指在力的作用下使某种液体向外倾倒或泼洒,从而呈现出一种液体散开的效果。用之于画作技法当中,反映的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灵气和生命力,使得画作本身愈显朝气和活力。伴随历史的发展,“泼墨”技法的表现形态逐渐恣肆和放纵,并一度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领航坐标。
  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水墨画才经历了切实的革新,慢慢从单一的文人样式发展至如今的抽象山水图式,突出了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表现性语言的传达。从泼墨山水画的历史概况出发,分析泼墨技法在中国山水画当中的具体应用,这对我国现代山水画的创作势必产生积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一、中国山水画中泼墨技法的历史渊源
  纵观中国山水画的众多艺术表现手法,泼墨山水画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始终彪炳中国画坛。在泼墨技法的衬托下,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传达更为真实,情感烘托畅快淋漓,是艺术家豪放肆意心态的极致表达。对于观赏者来说,亦可谓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令人心境宽畅,流连忘返。在气势磅礴的写意风格下,中国的山水愈发活灵活现,在画家的笔下熠熠生辉,给人无限美的享受。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便有顾生与张员外等人当众泼墨震惊四座的事迹,这展现出来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画者精湛画艺的体现。而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创作讲究的是笔法和格法的工整,除此之外,从画家笔墨之中所展现出来的品性也是一种儒雅气度的最好概括。类似于泼墨这样的狂放之笔其实并非符合古代民众的审美需求,更无法与文人画的创作相提并论。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古代的泼墨作品仅仅是局限于花鸟松石的创作之中,至于全景式的长篇山水巨著则不多见。直至现代,泼墨技法才被世人所接纳和推崇,这样的边缘技法才真正得以大放异彩。
  以张大千、刘海粟为代表的泼墨派画家拓展了泼墨技法在中国绘画界的使用范围,使得这一特殊技法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接纳。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国当代画家杨延文、宋文治等也逐渐承袭了这样的绘画风格。
  从泼墨技法在中国绘画界的演变来看,其命运是颠沛流离的,在经历了数次的冷遇之后,泼墨技法还是回归了自身的边缘领域。张大千独创的泼彩法是泼墨技法的延伸,这种结合西方抽象画风的绘画创作对于中国画坛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时代召唤下,笔者认为当代的泼墨作品在呈现艺术风格的同时更应该昭显出其作品本身的艺术精神及创造价值。
  二、中国山水画中泼墨技法的具体运用
  泼墨技法的运用,关键在于心态和落笔,只有结合扎实的绘画功力和决绝的绘画底气才能真正发挥“泼墨”的艺术效果。泼墨的落笔体现了画者的灵性,其中的随意性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在层次感的烘托下泼墨画的意境和念想才能得以体现。中国山水画注重画面的留白效果,无论有意或是无意,泼墨的留白都必须妥善收尾,做到小心谨慎。不管是墨阶的层次还是墨色的润泽,对于泼墨效果的体现都是极为重要的,切忌出现“乱”和“浊”的现象。在用笔上,泼墨必须与画作的整体效果和谐统一,展现出线条的凌乱美。
  在视觉效果的营造方面,中国的山水画重视的是视觉效果上的审美享受,只有在视觉的呈现下画作才能有美感可言。而泼墨技法的运用,是对传统视觉效果的有力冲击。在如今的时代潮流发展下,我们对于艺术的态度也应随之有所改变。
  因此,当前中国画的发展不应只是一味守旧,而应该朝着更为现代和广阔的空间发展。泼墨效果凭借其震撼的视觉冲击效果抓住了我们的眼球,运用大量的团块与线条构造出凌乱的艺术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视觉冲击对比,配以鲜明的节奏韵律和浓厚的色彩给人无限的张力和愉悦感。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中,对于色彩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泼墨技法今后需要关注的重点与方向。
  在画作气势的营造方面,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气势,这也是符合现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的。在欣赏一幅山水画作时,我们最先能够感受到的就是画作当中所展现出来的气势,这是对于笔墨形态的一种烘托,更是营造出画面整体与局部关系的一种体现。山水相连,山水相簇,山水相拥,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气势。在气势的要求下,泼墨更像是一种途径和手段,使得画作的整体呈现效果更加真实,艺术形态也更加丰富。
  在画面意境的营造方面,画面意境是中国传统画作当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也是体现画家真实情感的一种呈现方式。在泼墨技法的烘托下,深化了画面本身的意境,其本身蕴含的润性和流性也远远超过了这一技法本身的价值,是一种形态优于物态的最好体现。此外,泼墨技法还加重了水墨画作的自身特点,使得整体画面的意境越发缥缈,无论是山与水的衔接还是云与气的配合都恰到好处,这种复杂浓厚意境的营造也正是泼墨技法在中国山水画创作当中的一大优势。
  三、结语
  从中国山水画作当中泼墨技法的沿用历史来看,它对于中国画坛各个时期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在各大名家画作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画家沉着闲适的绘画状态,更是各种绘画技巧的娴熟运用。
  然而,在时代发展的潮流背后,我国的绘画艺术也应随之有所改变和创新,力求做到与时代思想相衔接,与现代艺术相吻合。就泼墨技法而言,其形式与内涵也不应当是一层不变的,理应有所开拓和创新。如何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泼墨技法的综合运用技巧,甚至泼墨技法所涉及的范围是否应该被扩大,这些都应该成为中国画坛首先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相信基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泼墨技法必将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走得更远更好。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给出了三元污水适合配制三元体系的各项水质指标范围,实现了三元采出污水在三元复合驱区块中的使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分形在各行各业的艺术展现极为普遍,分形思想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各个领域的途径和手段.本文研究了通过数字绘图形式来表达的分形理论,通过分形艺术展现它的
本文介绍了LZ-5G型助燃-脱硝剂在燕山石化Ⅱ套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在原料性质相近、主要操作参数保持平稳的情况下,当LZ-5G保持在系统总藏量1.5%时,可使催化烟气中NOx质量浓度
【摘要】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小学识字教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乏味的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因其具有的视觉化、形象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因此科学有效地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识字教学中,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研究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措施优化,概述了石油钻井技术,论述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优化措施。
世界储存和开采的高含硫、高酸值原油比重不断加重,为满足炼化企业装置对不同原油硫值、酸值的需求,在长输原油管道首站进行不同种原油的精密混合输送。精密配输工艺对流量进行
摘要:用硬笔工具书写汉字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硬笔书法能锻炼手、脑、眼的协调能力,开发智力。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和认识特点,把握书法的教学规律,运用好教育理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硬笔教学;书法  一  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是指进入中学的11,12岁至14,15岁的处于少年期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表现。在身体方面肌肉与骨胳还不成熟,但脑的神经纤维在增长,脑的功能日趋复
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导文类,在中学生语文学习中起重要作用,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值得深入研究。但在中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表现出小说化、知识化的倾向,违背了散文的主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合,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初中语文在众多学科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在多元化教学理念指导下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本文在分析了多元化教学理念特征以及重要性的基础上,从目标设定、内容涉及、方法运用三方面对该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