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的闪电式扩张,都将死于非命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p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者生存”的道理完全适用于商业领域,当商业生态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必须调整自身的商业模式来加以适应。
  企业的适应至少可以分为两类—正常适应和病态适应。从表面来看,两者都表现出了适应,甚至病态适应的企业的生存姿态比正常适应的企业看上去还要靓丽光鲜。比如,此前瑞幸咖啡疯狂烧钱、疯狂扩张的行为就曾获得商界、学界以及资本市场的追捧。

商业正确的“闪电式扩张”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大生态下,由PayPal、 LinkedIn等明星公司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提出的“闪电式扩张”似乎已经成为最佳适应的代名词了。
  闪电式扩张,即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优先考虑速度而非效率,快速干掉对手,实现规模化发展。里德·霍夫曼认为当一家公司需要真正快速增长时所做的事情,就是“闪电式扩张”。比如快速建立一家公司,服务于巨大的市场(通常是全球市场),从而成为规模上的领跑者。
  里德·霍夫曼表示“闪电式扩张”的灵感来自军事用语“闪电战”。这意味着,无论在战场还是商场上,速度都是出奇制胜、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你的决策和行动,要赶在竞争对手之前。
  他在书中强调,我们正处在一种全球化的网络时代,全球的运输、商业、支付方式和信息流等,都在构成一个巨大网络。一家公司必须更快速地成长,才有可能挤到前面,否则,全球任何地方的竞争者都可能会冒出来击败你。除了速度,还有规模。
  确实,从表面来看,诸如Uber、Airb&b、滴滴、拼多多等企业几乎是一夜成名,在极短的时间内聚拢了数量庞大的用户,形成了不可思议的规模。这在此前的商业生态中是难以想象的成就。有了这么多的成功案例,所谓的“闪电式扩张”自然也就被不假思索地视为商业正确。
  截至2019年12月16日,成立不满两年的瑞幸咖啡在国内门店数达到4910家,比深耕中国市场20年的星巴克同期门店数多出了600家。而瑞幸咖啡的目标是在2021年底开出1万家门店。这样的速度,确实是够闪电的。



  但瑞幸咖啡其实属于病态适应。它在门店数量上的闪电扩张,是靠着烧钱完成的。在成立第一年,瑞幸咖啡的销量就达到了9000万杯。这个可观的销量是靠着“买一赠一”“免费喝”“一折二折”的優惠券达成的。每卖出一杯咖啡都要亏损近9块钱,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所以,瑞幸如果不虚构销售额,根本没办法满足资本市场对其“闪电人设”的预期。
  从中可以看出,正常适应和病态适应的区别,就在于商业模式在适应环境生态时所做调整的合理性。
  正常适应是调整商业模式的合理性以赢得企业的长久性生存,而病态适应则是为了企业的即时性生存而牺牲商业模式的合理性。
  正常适应往往是痛苦而持久的。比如,电商鼻祖亚马逊、淘宝在赢利之前度过了漫长的艰难岁月。这个适应过程中的调整,是不断因应环境生态的演变而优化甚至重组自己的商业模式,才最终得以立足的。而病态适应往往是选择一种偷懒或投机取巧的方式,以逃避正常适应的痛苦,期望立即摆脱当下的生存危机,甚至是立即取得巨大的辉煌。

闪电式扩张真的屡试不爽吗?


  赞同里德·霍夫曼的人或许立即会想起用黑格尔的名言—“存在即合理”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其实,“存在即合理”本身就是一个被严重误解的观点,与黑格尔的原意相差甚远。在这里,我们不展开论述,只结合商业生态变迁来做一个剖析。
  存在真的就是合理?
  如果某个商业模式中有病态适应的部分,那么,存在不一定合理。对于企业来说,存在等同于生存。短时的存在,哪怕再辉煌,也说明不了什么。ofo小黄车的黯然败退就是典型的例证。
  企业一定是追求长线运营、长期生存的。速生速灭的存在,对企业而言并无意义。存在,并且只有长时期的存在,才能算是合理。因为这个合理经历了生态系统下的时间考验。
  所以,存在的合理与否关键要看存在多久。
  在变化剧烈的不确定生态环境中,更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去验证企业的适应到底是病态适应还是正常适应。
  我们前面列举的那些通过闪电式扩张取得所谓的成功的企业,真的成功吗?
  从规模上看,这几家都可算得上巨头了,但从赢利上看,几乎都很困难。所以,它们并没有真正进入正常适应的阶段。以滴滴为例,看似取得了出行市场的垄断地位,但以外卖等服务为主业的美团,用同样的补贴来抢市场,结果打了滴滴一个措手不及。
  里德·霍夫曼提出了关于闪电式扩张的好几条反常识原则。比如,他认为快比对更重要;容忍糟糕的管理;推出令自己尴尬的产品;无视客户等。
  其实,除了“无视客户”这一点,其他所谓的反常识原则并不稀奇。
  绝大多数刚起步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在混乱中野蛮生长的,极少有一开始就规划细致、管理精致然后又如期取得成功的企业。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淘汰率极高,同时也必然会有企业正好契合了生态环境的变迁节奏而取得巨大成功的。就像马拉松比赛,不管天气如何,不管选手水平如何,最后总会产生一个冠军。比如,在天猫上刚刚突破了4000万粉丝的三只松鼠,作为现在的互联网第一零食品牌,当初谁能想到它会做成功呢?
  再来看无视客户这一点。
  确实,很多互联网商业模式就是带着缺陷成功的。我们通常都会认为,互联网公司是通过快速迭代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真相并非如此,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才能看清本质。   互联网商业对于几乎所有的客户都是一个新生的未知事物,每个人在刚开始面对全新的互联网应用的时候,都是一片茫然,甚至心生畏惧。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多元无知”。
  你怎么能指望一个茫然无知的人,提出更多的具体要求呢?哪怕缺陷让他并不满意,但他最大的心理可能是认为事物也许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缺陷要么将错就错,被当作了成功模式,要么就是更容易被忽略或原谅。这也就成就了里德·霍夫曼所言的无视客户的可行性。
  但是,一旦顾客经由市场教育而成熟后,你就再也不能无视他们了。旧世界的规则再度生效。这就是马云没办法重新做成另一家阿里巴巴、马化腾没办法重新做成另一家腾讯的真正原因。

闪电式扩张必须快速纠错


  里德·霍夫曼曾经举过Airbnb的一个例子。
  这个网站刚成立的时候,房东们发上来的房源照片质量很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irbnb的创始人自己成了摄影师,他们从RISD(罗德岛设计学院)的朋友那里借来了相机,然后一户户敲门去帮房东拍照片。以这样的效率,两位联合创始人每天大概可以拍10户房源的照片。
  随着Airbnb的业务有了起色,再靠创始人去拍照已经难以跟上发展速度,而且创始人也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于是就改为在网络上招募摄影师以及有摄影爱好的Airbnb房东,从而打造了一支由5到10名摄影师组成的拍摄队伍,以每户50美元的价格帮公司拍摄。很快,这个模式又变得不堪重负。于是Airbnb专门招募了一名管理员,将活跃摄影师的数量增加到了50个。再之后,公司才上马了真正具备扩张性的解决方案——代码。通过代码,在网页增加了2个按钮:一个是给房东请求摄影师用的,另一个是在摄影师完成拍摄任务后向公司的管理员提请支付用的。最终,拍摄的流程实现了完全自动化。



  Airbnb这项小业务功能的整个发展过程,正是一个从病态适应到正常适应的过程。Airbnb作为一项全新的互联网应用,具有较长的多元无知窗口期。在这个窗口期,公司拥有足够的时间来不断试错调整,所以创始人才有机会自己去拍房源照片,并逐步采取更优化的迭代方案。但是,当多元无知窗口期关闭后,其他的公司用同样的节奏再来做同样的事情,就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了。
  所以,我們不要轻易地被成功者炮制的概念蒙蔽了双眼。即便里德·霍夫曼本人创业成功了,本质上也只是因为他幸运地在窗口期契合了生态变迁,并不能将其成功视作可供无条件复制的万能模版。
  所谓的闪电式扩张,必须以快速纠错(亦即迭代纠正病态适应)为护航手段。否则,绝大部分的闪电式扩张,都将死于非命。短期的存在,一定是不合理的。只有摆脱了病态适应的长期存在,才是真正的合理。
  这就是当下以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必须了解的互联网生态变迁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
  作者:李悦妮,高级经济师、高级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师(IPMA-CP)、保险央企高级讲师、中国保险协会金牌讲师,各大银行特聘讲师;陈禹安,心理管理学家、玩具思维创始人、北大创业训练营导师、中央财经大学特聘研究员、上海互联网 + 专委会专家。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网赚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网民依靠网络的各种新型营销方式赚钱。网赚游戏的广告剧充斥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投放频率高、广告套路相似,极具洗脑效应,诱导着用户下载试玩。“爱上消消消”作为一款网赚游戏,是超休闲发行商魔度互娱发行的产品,于2020年2月9日上线应用商店,这是一款闯关消除益智游戏,完成游戏任务可以获取奖励,奖励累积到100元可进行提现。但是,在网赚的外衣下
期刊
增长,对任何企业都是永恒的主题。不论初创公司还是已成熟的大企业,在经历一段高速发展后,都会触碰到阶段性的天花板。能否持续创新和保持增长,正是一家公司走向伟大或平庸的分界线。  在“网络效应”非常明显的互联网领域,通常是得用户者得天下。所以对于赢得用户的重要性,再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特别是对于企业增长,往往和用户增长有很大重叠部分。什么是用户增长  用杨瀚清的话来讲就是,“以终为始,利用一切资源让更多
期刊
怎样创造一只独角兽?  答案是先养成一只瞪羚,或者是猎豹。  6月,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0胡润中国瞪羚企业榜》与《2020胡润中国猎豹企业榜》。不过,很多人对于为何要用“瞪羚”与“猎豹”這两个动物来命名榜单表示不解。  对此,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特意进行了解释,在此之前,他先提到了独角兽。独角兽的概念来自于一位美国的投资人,指估值达10亿美金的未上市企业。因为该投资人认为,能够投资这
期刊
沒有哪个老板不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得长久并且持续地传承下去。现实却是,太多的企业根本传承不下去,要么没人接班,要么接班人撑不起来,当老板不在了或者老板老了,企业也就慢慢没了,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通过对大量企业的发展轨迹进行分析,我发现这种现象背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老板缺位。多数企业只是看上去有老板,或者法律意义上有老板,但这些老板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板,因为很多老板并没有干老板该干的活儿,甚至很多老
期刊
“想要我的财宝吗?想要的话可以全部给你,去找吧!我把所有财宝都放在了那里!”  这是动漫《海贼王》(也译为《航海王》)中的名场面。拥有整个世界的海贼王哥尔· D ·罗杰,在临刑前说出了这句话,由此开启了大海贼时代,无数怀揣梦想的人奔向大海,寻找传说中的one piece(大秘宝)。  这部连载20多年热度不减的日本动漫,早已成为全球最具商业价值的动漫IP之一,它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成为无数海迷的青
期刊
讲清一个道理往往需要一定的实物来做具象展示。  联想前设计师李凤朗在联想工作了18年,还曾担任过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师和项目总负责人,其在2017年创建了自己的餐具品牌L+,两年后推出了一款产品叫作“鼎壶”,这款中国人用来泡茶的工具在国外也很叫卖。鼎壶之下  鼎壶的造型比较奇特,乍一看更像现代艺术雕塑作品。三足设计的“鼎壶”造型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三足鼎,看起来浑厚饱满、气韵十足,L+将这种传统青铜器的
期刊
曾有人用事例来比较犹太及中国商法。  某地新开设了一家加油站。犹太人会想,有人加油,就会有人洗车、修车,于是就建了洗车、修车行;因为有人加油、洗车、修车,就有可能需要购物、补给,于是就有了超市、饭店;有人经过此地加油、用餐,就有可能短暂休息或住宿,于是就有了宾馆、酒店;后来,还有了咖啡馆、美发厅、洗浴、休闲娱乐等场所……这就形成了一个互补的生态链或场。  而中国人呢,开设了一家加油站,生意很不错,
期刊
作为后疫情时期的首个全民购物节,在国民消费亟需重新激活的大背景下,今年的“618”被赋予了“促销费、扩内需”的重要使命,意义非凡。各大平台也通过多样化的巨额补贴优惠,刺激消费需求的释放,助力全渠道的消费复苏。  如果说以前的电商节是消费狂欢——买家省钱,卖家赚钱,那么今年的“618”就更像是“买家为了生活,卖家为了流量”。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品牌主,都更关注如何吸引消费者消费,回到了最原始的商业企图
期刊
什么是战略?战略的原意,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与指导。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曾说:“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各种不同的运营活动。”他所谈到的战略,更多的是从战略定位的角度,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获得更有利的竞争空间,与本文所谈的生态位战略,在含义上有相似之处。  什么是生态位战略?既然生态位是指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所拥有的自己的角色和地位,那么,应
期刊
今年天貓“618”与往年相比有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年轻化的新锐品牌及食品类新消费品牌的集中爆发。以自热食品品牌自嗨锅为例,其线上全渠道销售额突破了1亿元,其中自热米饭销量同比增长达1000%,助自嗨锅一举拿下自热食品品类的榜首。  值得称道的是,天猫平台搜索数据显示,“618”期间自嗨锅品牌自热品类搜索量全网第一,相比依靠营销拉升的销量,“自搜索”这种用户“主动为之”的行为更能反映一个品牌在用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