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肾动脉血栓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儿6 d前出现皮肤黄染。4 d前出现发热,热峰39.5 ℃。1 d来心率快,血压增高,气促,精神差,哺乳差,外院治疗效差,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症状体征

患者生后出现皮肤黄染,住院期间发热,后出现心率快、血压高、气促。体格检查:体温38.1 ℃,脉搏206次/min,呼吸66次/min,血压110/66 mmHg(1 mmHg=0.133 kPa)。反应差,全身皮肤发花、中度黄染,巩膜黄染,呼吸促,双肺呼吸音粗,心率206次/min,心音低钝,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软,四肢末梢凉,CRT 3 s,肌张力稍低,原始反射减弱。

诊断方法

肾脏彩超:双肾大小正常,左肾动脉起始处可见一略低回声团,大小约2.1 mm×1.5 mm,考虑血栓,左肾血流速度较右肾明显减低。

治疗方法

抗感染,强心,降压,抗凝、溶栓及相关支持治疗。

临床转归

患儿治疗7 d左肾血栓减小,大小恢复正常,血流通畅,治疗29 d左肾血栓消失,继续抗凝治疗,总疗程6周。目前患儿已5个月,生长发育良好。门诊随访中。

适合阅读人群

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1岁4个月,因"发现右心房增大1年余"入院。患儿出生时、3月龄、6月龄、1岁4月龄分别行心脏彩超示右房进行性增大,右室可疑受压。症状体征患儿无自主症状,体格检查示心界向右扩大,余无特殊。诊断方法心脏彩超、心脏增强CT均提示右心房内径增大,右室偏小,拟诊断右心房憩室,术中大体形态及标本病理检查确诊右心房憩室。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为主,在全麻下经右腋下入胸探查右心房,建立体外循环后切开
目的描述我国报告艾滋病患者中死亡病例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研究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从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下载数据库,筛选病程为“艾滋病”患者,描述其死亡数及死亡比例随时间变化趋势,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国共报告艾滋病患者582 472例,死亡168 391例。死亡患者中男性占76.8%(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0岁,因右侧鼻唇部涨闷感及右侧鼻塞流涕1个月,加重3 d入院。患者有右上颌前牙区疼痛病史。自行服用消炎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胀痛较前加重而收入院。患者既往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家族病中无类似疾病病史。症状体征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口腔检查:上唇龈沟膨隆,局部软,触之有乒乓球样感,21牙龈稍肿胀, 21略松动。鼻部检查:右侧鼻前庭局部隆起,鼻腔黏膜略充血
全结直肠切除(TPC)+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已成为外科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UC)、UC合并癌变以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标准术式。IPAA术后除了常见手术并发症外,还可能出现一系列与储袋相关的炎性疾病和功能异常,如储袋炎、储袋克罗恩病(CD)和直肠残端封套炎等,从而影响患者的手术恢复和生活质量,其中储袋炎是UC患者IPAA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其累计发病率可达50%。随着我国IPAA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对从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分选出的CK5+CK8+细胞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从LNCaP细胞中分选CK5+CK8+细胞,使用慢病毒载体携带AR基因转入CK5+CK8+细胞。实验分为转入AR的AR CK5+CK8+组和转入空载体的V CK5+CK8+组,在1、10 nmol/L二氢睾酮(DHT)培养条件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R、p-AKT和bcl-2蛋
目的探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0例ⅢA/N2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确定淋巴结转移率最佳截断值,依此截断值分为高淋巴结转移率组和低淋巴结转移率组。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危险因素,用Kaplan-Meier法
期刊
目的评价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并头臂血管转流术治疗累及远端主动脉弓的胸降主动脉病变的近期效果,总结复合手术治疗该类疾病的初始经验。方法2009年4月至2014年8月,45例累及远端主动脉弓的胸降主动脉病变患者接受了复合手术,其中20例实施了腋-腋动脉转流,25例实施了腋-腋-颈动脉转流。截至2015年8月,所有患者随访14~77个月,平均(38.0± 17.1)个月;评估术后30天内以及随访期间死亡比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