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4月24日,航拍江西省瑞金市叶坪革命旧址群,游客正在参观。4月24日,航拍江西省瑞金市叶坪革命旧址群。4月24日,航拍游客在葉坪革命旧址群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内参观。 近日,有“共和国的摇篮”之称的江西省瑞金市红色旅游正热,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当地参观游览。(刘力鑫 摄)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叶圣陶先生提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学理念。在2001年实施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录中对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习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习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扬合作精神。”但至今口语教学的发展并不令人乐观,仍然表现出“无效”或“低效”的特征。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深感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谓“不会学习”,就是指没有掌握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教学体验,深深感悟到,学生学英语的最大问题是学不得法,导致了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外语教学常被罩上一层阴影。因此,对教师来说,研究学法比研究教法更重要。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
分析安徽省中考试题的特点,对中考复习是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那种粗线条的、笼统的复习是低效率的,教师应该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安徽省2009年中考试题特点的基础上,对2010年的中考试题的命题指向、考点梳理、题型变化、复习技巧等方面,进行仔细、深入地分析,对重点考查内容做一些有价值的探索。 一、分析试题命题特点 安徽省语文学科命题均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中考考纲为基准,每年中考语文试
今年4月25日,在广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血战湘江突重围”展陈。在油画《陈树湘》前,总书记停下脚步,凝视良久。离开纪念馆前,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为什么中国革命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居然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坚定的信
2009年高考语文安徽卷,面对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在经过一番平稳而求新的“弯道超越”后,好评如潮,可谓“绿水波平花烂漫”。当我们回望2009年高考语文安徽卷的试卷特点时,多少可以窥见到2010年的命题方向,这也为2010年高考语文提供复习的思路和策略。 特点一:2009年安徽卷着力体现时代鲜明色彩,悉心关注学生心灵成长。试卷中各类材料背景涉及到2008-2009年间主要事件:改革开
中国人表达情感的含蓄性,造成了中国诗歌讲究意象、内蕴深沉的特点。这一方面形成了中国诗歌独特的美感,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了困难。其实,表意的隐蔽性很多时候是通过双关的修辞来完成,能抓住双关的基本规律,很多诗歌的内蕴就能够迎刃而“解”。 从分析的方法和角度来看,双关在诗歌中往往可以体现为这样几种类型: 一、读:谐音比喻 最为人熟知的要算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
随着江苏省“五项严规”的坚定执行,我们的教学回到了常态,这是一个可喜的事情,但是有部分学生却不会充分利用时间自主学习。加之课时大大缩减,时间赛黄金,对于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已经没有时间,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写好作业评语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物理教学按照内容不同可分为新授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管是哪种课型,课程结束后都会布置相应的作业加以巩固,而作业批改中的评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回归语文教学本色,首先要以语言为核心,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 一是咬文嚼字,发现“言外之意”,训练学生思辨的功夫。如“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札札”是拟声词,用在句中含义颇丰:一是突出织女紧张繁忙而艰辛的劳动;二是动作熟练,忙而不乱,技术娴熟;三是突出了织女的心理,她想尽快完成任务与牛郎见面,因而加班加点,提高劳动的强度与工作的效率。四是利用“札札”这一组重复单调的声响,衬
在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下,注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那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激发各自的情感。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中,谁抓住了情感教学,谁就技高一筹。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略谈一些感受。 一、关注学生主观情感,诱发学生的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直接、间接地转化为人的动机和意志,激发、维持、强化人的认知活动,从而提高个体的认知效率。
自主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将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学习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使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就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