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域营商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实际出发构建“2个层面、7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的温州区县域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对温州四个区、两个县级市、五个县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并就进一步优化温州市营商环境提出建议,助力温州经济稳健发展。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区县域 评价指标 温州经济
  一、引言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市场活力、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各方面起到着重要的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方略、放管服改革的新目标[1]。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央多次提到为企业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工作立法会议中首次提出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营商环境建设。2019年10月,国务院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该条例为全国各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温州市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力温州成为全国民营经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手段。2018年是温州营商环境建设年,温州市政府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方式,发布了《“深化改革优环境”十一条措施》,旨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为城市创造更优的营商环境。2019年,温州市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地方立法工作纳入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146项责任清单,于2019年11月印发《温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该办法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区县域作为创新发展的基础单元,对国家的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温州各区县营商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决定着能否打通温州营商环境建设的“神经末梢”,对温州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一)国际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目前国际上认可度最高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是由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营商环境(Doing Business)小组构建的[3]。从世界银行2003年第一次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至今,其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更新到包括11项一级指标和43项二级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来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营商环境。2019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在2017年为第78位,而在2019年已經到了第31位,改善幅度巨大。
   (二)国内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营商环境”概念在我国兴起时间较短,由于各省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的差异,至今仍尚未形成一套适用于全国的、被广泛认可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杨涛(2015)[4]通过向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省的高管发放问卷取得原始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出指标体系并进行比对和分析。最终,得出四省在市场发展环境一级指标下存在明显差异,而科技创新环境和政策政务环境指标中没有发现明显差异的结论。胡益等(2016)[5]借鉴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经验,结合广东发展转型升级中的问题,构建出以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为一级指标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秦冲(2018)[6]选取2016年广东省所有地级市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了软环境、市场环境、商务成本、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环境和生态环境6个方面的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满姗等(2018)[7]对国内外不同视角建立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比较,详细解读了营商环境构成的主要环境因素,并指出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时要根据具体的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不要盲目照搬世界银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李志军等(2019)[8]构建了政府效率、人力资源、金融服务、公共服务、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为一级指标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290个地区2017-2018年的营商环境指数进行排名与评价。
  袁志明等(2018)[9]通过调研相关县域市场营商环境建设,建立包括产品市场发育程度指标、传统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指标、高端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指标、产业集聚程度指标、政务政策环境指标、空间及生态环境指标、人文社会环境指标在内的七个一级指标的县域市场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估测法测度指标权数。赛迪顾问以结合中国特色、体现县域特点为目标,建立了一套县域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并发布了“2019年县域营商环境百强榜”。中国小康网也通过借鉴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得出了“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榜”。
  三、温州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温州区县域营商环境建设实际情况,本文归纳总结出“2个层面、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温州区县域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其中,2个层面是借鉴万博经济研究院将营商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类标准。按照政府目前着重加强营商软环境的建设,本文将软环境权重设定为60%,硬环境权重为40%。因此,7个一级指标可以概括为“4个硬环境指标+3个软环境指标”。4个硬环境指标包括:经济实力、市场活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3个软环境指标包括:政府效率、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在此基础上,结合《2019年温州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和温州各区县官网数据选取了各项二级指标,建立了温州区县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见下表1。
  
  四、温州各区县营商环境评价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本文数据来源为年鉴的数据,由《2019年温州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数据来源为官网的由各区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整理所得。
  计算的方法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018)[10]、李志军等(2019)[8]、张三保(2020)[11]的指数编制方法,每单个指标测算采取无量纲化的方式。单一指标采用直接获取的温州各区县数据来表示,在无量纲化处理时采用效用值法,效用值规定的值域是[0,100]。将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正向指标表示数值越大,指数越高,如平均工资水平,见公式(1)。逆向指标则相反,如工业废水排放量,见公式(2)。   yab=xab-xaminxamax-xamin×100[JY]公式(1)
  yab=xamax-xabxamax-xamin×100[JY]公式(2)
  其中,a表示二级指标内容,b表示温州各地区,xab表示b地区a评估内容原始数据,xamax表示a指标中的最大值,xamin表示a指标中的最小值,yab表示b地区a指标的效用值。对各二级指标下设的评估内容效用值进行简单平均,形成二级指标得分,再根据二级指标得分与指标权重,计算出各区县营商环境评价指数。
   (二)评价结果与比较分析
  根据所整理的数据和计算方法,得出了温州各区县营商环境的标准化值和排名。结果表明,乐清市得分(77.00分)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后依次为瑞安市(64.75分)、鹿城区(55.55分)、龙湾区(46.28分)、瓯海区(43.50分)、永嘉县(40.64分)、苍南县(37.44分)、平阳县(29.64分)、泰顺县(19.64分)、文成县(18.89分)、洞头区(14.49分)。总体上看,当前温州各区县都在大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改善或优化营商环境,但是由于地区发展差异、区位优势差异明显,使得少数地区营商环境改善程度有限,造成城市之间营商环境差距明显。营商硬环境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45.96分,软环境相差75.64分,表明软环境具有更大操作空间,温州各地区应加大力度建设营商软环境,让企业和群众更多受益。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营商环境、营商硬环境、营商软环境呈相同分布态势,一种营商环境好的地区,其他两个环境得分也较高。乐清市、瑞安市、鹿城区、龙湾区和瓯海区五个地区不论是在硬环境、软环境还是营商环境综合指标中均处于排 指数进行排名与评价。
  袁志明等(2018)[9]通过调研相关县域市场营商环境建设,建立包括产品市场发育程度指标、传统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指标、高端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指标、产业集聚程度指标、政务政策环境指标、空间及生态环境指标、人文社会环境指标在内的七个一级指标的县域市场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估测法测度指标权数。赛迪顾问以结合中国特色、体现县域特点为目标,建立了一套县域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并发布了“2019年县域营商环境百强榜”。中国小康网也通过借鉴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得出了“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榜”。
  三、温州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温州区县域营商环境建设实际情况,本文归纳总结出“2个层面、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温州区县域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其中,2个层面是借鉴万博经济研究院将营商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类标准。按照政府目前着重加强营商软环境的建设,本文将软环境权重设定为60%,硬环境权重为40%。因此,7个一级指标可以概括为“4个硬环境指标+3个软环境指标”。4个硬环境指标包括:经济实力、市场活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3个软环境指标包括:政府效率、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在此基础上,结合《2019年温州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和温州各区县官网数据选取了各项二级指标,建立了温州区县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见下表1。
  名前五位。2019年乐清市营商环境排名第一,营商硬环境方面,乐清作为温州A股上市公司最多的地区,GDP总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全年新增固定资产等指标均排名温州第一;营商软环境方面,在政府效率和科技创新这两个一级指标均取得第一。乐清市高效打造营商环境建设速度,提升政府服务效率,成为引领温州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五、优化温州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区县域协调发展
  温州各地区政府要深入挖掘本土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维持电气、汽摩配、服装、鞋业、泵阀五大产业的区域品牌优势,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在温州营商环境排行榜中,洞头区、文成县、泰顺县排名靠后,这三个地区要加快打造区县综合体目标,拉动洞头区、文成县、泰顺县旅游行业发展,激活美丽经济。
   (二)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政府要深层次推动并落实简政放权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流程,做好审批程序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从而缩短审批时间,与此同时也要加强事后监督和检查工作。相关职务部门要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借助浙江政务服务网等互联网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三)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鼓励科技创新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不能止步于提高公共服务效率,而忽略了人才、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深层次改革。当今,吸引高端人才、鼓励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温州城市发展和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温州一直以来,存在人才引进难、引进来留不住等问题,各区县政府应通畅人才发展渠道,在人才物质待遇、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加大力度[12],完善社会保障等相关问题,为优秀的人才留温提供保障服务。除了引进人才之外,政府和企业也可以出资鼓励现有在岗员工参加全国各地相关专业培训“取经”,提高企业在岗员工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務。同时,应充分利用好温州大学城人才资源,提高温州高校毕业生留温就业比率。
  政府要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增加科技和教育支出。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构建良好互通的创新平台,形成不同领域人才的互动与沟通,促进城市间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大化。积极组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三方合作,进一步激发产学研用活力、搭建合作的桥梁。
  参考文献:
  [1][ZK(#]宋林霖,何成祥.优化营商环境视阈下放管服改革的逻辑与推进路径——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8(4):67-72.
  [2]张国勇,娄成武.基于制度嵌入性的营商环境优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版),2018,020(003):277-283.
  [3]World Bank Group.Doing Business 2020[R].The World Bank,2019.
  [4]杨涛.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鲁苏浙粤四省的比较分析[J].商业时代,2015(013):28-31.
  [5]胡益,李启华,江丽鑫.广东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研究[C].市场经济与创新驱动——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场,2015.
  [6]秦冲.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7]满姗,吴相利.国内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解读与启示[J].统计与咨询,2018(03):29-32.
  [8]《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院“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研究”课题组,李志军,张世国,等.我国城市营商环境及其评价[J].发展研究,2019(03):56-60.
  [9]袁志明,虞锡君,顾骅珊,等.县域市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测度方法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8(004):105-110,118.[ZK)]
  [10][ZK(#]2018城市营商环境报告[EB/OL].http://www.dawanqu.org/science/science/
  [11]张三保,康璧成,张志学.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分析[J].经济管理,2020,04:5-19.
  [12]严卓可.区县营商环境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宁波市象山县的实践[D].浙江大学,2019.
其他文献
摘 要:以餐饮老字号的领军者—杭州知味观为研究对象,基于产品整体概念及品牌战略理论,探究餐饮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知味观在坚守文化和品质传承的同时,不断进行品牌多维度创新,综合打造餐饮产品,以精准的品牌定位、针对性的品牌形象以及丰富的品牌内涵提升竞争力,迈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老字号 餐饮产品 品牌 传承创新  一、引言  餐饮老字号是传统商业经济的优秀产物,具有鲜明
期刊
摘 要:人类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基于2002年—2018年22个新兴市场国家的面板数据,从制度质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对人类发展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且制度质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在经济、政治、法律三种制度质量中,经济与政治制度质量对人类发展水平具有积极作用,而法律制度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制度质量
期刊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浙江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及考察浙江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建设“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统筹疫情防控与国际合作,努力体现浙江担当,奋力推进“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   一、持续开展抗疫国际合作   (一)迅速开展对外物资援助   浙江省积极做好对重点国家抗疫援助任务。截至目前,向国际友城、友好组织及驻华
期刊
摘 要:众创空间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深入理解发展机制,有效识别内外部挑战,科学制定转型路径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本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众创空间的发展机制和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上海某区众创空间的数据和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有效,最后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响应机制。  关键词:上海 众创空间 PSR模型 发展机制  一、引言  2014年,李克强总理
期刊
摘 要:选择2018年CFPS家庭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及期望理论为切口,采用线性回归、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家庭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家庭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其他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都高于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这与收入获得的具体程度和艰苦程度有关;家庭消费与其转移性收入之间存在着关于工资水平的非线性关系,其中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转移性收入更易引致扩大消费,低收入水平家庭的转
期刊
摘 要:运用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和C-D函数,以福建省2000—2016年的统计数据为主要计量基础,探讨了技术创新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此同时,结合制造强国战略行动纲领,创新性地用研发资本存量来代表资本水平。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福建省主要正向经济影响因素仍为劳动力数量;技术创新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尚未显现;研发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福建省需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和技术领域资金投
期刊
摘 要:基于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因果关联,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主要城市2000—2019年的金融和产业等数据样本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粤港澳大湾区应利用自身优势推动金融创新、生产要素的调整、增强金融切实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利用经济群来实现三地金融业的有效联通。  关键词:金融创新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格兰杰因
期刊
摘 要:为了研究体育能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通过在国内知名招聘网站上发布虚拟配对简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育能力强的学生收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总体上比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高约23%,尤其对男性的就业影响更明显;对于有实习或参加社团经历的学生,体育能力对就业影响会相对减弱。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体育能力 配对简历  一、引言  当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用人单位不光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更看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2019年小微企业贷款相关数据以及政策性担保融资机构运行效率的分析,发现温州市现有政策性担保融资机制降低了小微企业贷款成本,提高了申贷率,机构运行效率良好。目前主要存在政策性融资担保覆盖面不广,缺乏完善的共享型企业数据平台,银行配合度有待提高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政策性担保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促进作用,需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及风险防范,加大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增加合作银行数量,扩大业
期刊
摘 要: 土地增值税是地方财政,尤其是市县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调研了甘肃省近年完成的土地增值税清算项目,在不考虑增值税价税分离情况下,若取消房地产企业扣除项目金额加计20%的政策,对普通标准住宅增值率未超过20%的民生保障免税政策显化,增加一档0税率,按照税负保持基本稳定的原则,设置五级超率累进税率。考虑增值税价税分离情况下,增值率会上升,可进一步降低土地增值税税率。  关键词: 土地增值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