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受体依赖的雌二醇对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SK3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对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SMC)表达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3(SK3)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酶解法分离SD雄性成年大鼠结肠SMC,进行原代培养。细胞免疫荧光双标观察SK3与α-肌动蛋白共表达。取2~3代SMC,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17β-雌二醇刺激后、以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qRT)-PCR、Western印迹检测SMC表达SK3情况;观察雌激素受体阻断剂ICI182780在17β-雌二醇影响SK3表达中的作用及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17β-雌二醇(BSA-E2)、α受体激动剂PPT及β受体激动剂DPN对SK3表达的影响。

结果

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发现大鼠结肠SMC存在SK3与α-肌动蛋白共表达。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10、50 nmol/L)刺激结肠SMC后SK3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0.217±0.030、0.321±0.077比0.103±0.063,1.872±0.606、2.967±0.659比0.813±0.202,均P<0.05),50 nmol/L为体外最大有效浓度;SK3表达的高峰时间为第12和24小时(蛋白表达量分别是0 h组的2.91、3.30倍,mRNA表达量分别为3.46、3.37倍,均P<0.05)。予ICI182780预处理后加17β-雌二醇,SK3蛋白表达低于17β-雌二醇组(0.111±0.050比0.351±0.084,P<0.05),而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SA-E2对SK3的表达无影响。α受体激动剂PPT组SK3蛋白表达与17β-雌二醇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270±0.071、0.309±0.052比0.087±0.018,均P<0.05);β受体激动剂DPN对SK3蛋白表达无影响。

结论

大鼠结肠SMC上存在SK3,17β-雌二醇可促进SK3表达,该作用由α受体介导。

其他文献
本文将线谱对 (L inear Spectrum Pair,L SP)参数用于语音编码 ,同时分析比较了 L SP与常用的线性预测系数 (L PC)和格滤波发射系统 (PARCOR)的特征分别 ,并由此引入更能有效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前向神经网络结构和权重矢量的方法.这种算法采用二进制与浮点数混合编码,对神经网络结构用二进制编码,对神经网络权重矢量用浮点数编
目的体外比较70 W和120 W 2μm激光汽化切除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的速度、组织损伤和汽化比率。方法体外模型的构建来自BPH患者前列腺摘除术的新鲜前列腺组织标本5例。实验将每例前列腺组织的左右叶分为2组,70 W组和120 W组各5例。手术在盛有流动37℃生理盐水的水盆中进行,手术方式模拟体内汽化切除术,70 W和120 W两种能量分别完成2组前列腺组织的汽化切除。测定2μm激光前列腺
文章介绍了一种以AT89C2051为核心的低成本、高精度的温度测控系统,简要说明了它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相关软件.
5月26日· 巴松-拉萨    巴松错又名错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公里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虽然巴松错深藏在交通闭塞、远离城镇的山沟里,但它却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耸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广为外界所知,成为林芝地区最早为人所知的风景之一。  拉萨早先不叫拉萨,而叫吉雪沃塘,大昭寺建成后,为纪念
登山健身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约1000米高度的高山的大气中氢离子(包括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的负离子)含量极多,大气压(包括氧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并可以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即使在一些普通的并不很高的山中进行攀登锻炼,也能使肺活量增加,脑血流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血糖轻度下降。  同样,长
脚趾的内外养生法rn一双脚,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太重要了.人生一世不停地站立、行走,是脚底下的功能和功劳.又有“人老先从脚下老”的说法,因为脚在人的一生中过于劳累,所以每个
期刊
瑜伽是一种舒缓、静态的运动方式,无论是练习前、练习中还是练习后都有其独特的、自成体系的要求。如果没有遵循这些要求,可能达不到理想的锻炼目的,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因
木耳    木耳来源于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子实体。也称黑木耳、树鸡、木蛾、云耳等。木耳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目前,市场上经常多见的为人工栽培,且有两种,一种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这种木耳称为“毛木耳”;另一种腹背两面均光滑无毛,称为“光木耳”。  木耳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收载,我国人工栽培木耳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多年以来,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