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再认识——基于《用PPT制作连环画》一课的认识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an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以具体软件为媒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掌握与未知环境打交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并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网络评价 PPT制作连环画
  
  长久以来,信息技术教学一直是以“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的鼠
  标、键盘,以“训练营”式的教学方式教学生。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线执教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工具,技术操作的掌握是基础,但只有超越工具本身,信息技术才能体现其价值。前一阶段,在多次尝试《用PPT制
  作连环画》一课的教学后,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目标导向——还信息技术学科以本色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以具体软件为媒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掌握与未知环境打交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并重”。苗逢春博士曾提出自己的观点:不但提出要培养信息素养,还应提出培养技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把目标分为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目标虽然是分开描述的,但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在教学实施中,基础知识的内容需要具体通过实践活动与过程方法结合起来,而实践活动要同时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在进行《用PPT制作连环画》这一内容的设计时,我将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位在“了解连环画的相关知识,尝试用PowerPoint制作连环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利用原有的PPT中的相关知识技能,与连环画之间建立联系,并赋予连环画以新的意义。三位一体化的目标,使信息技术教学不再是“技术”的奴隶,真正还信息技术学科以本色,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教育思想。
  
  二、实践创新——信息技术教学的灵魂
  
  “用PPT制作连环画”是我在参加评课选优时拿到的课题,当时感到非常惊讶,怎么会想到用PPT来制作连环画的呢?在自己尝试制作连环画时,也深深为这个主题所吸引,更是为设计此主题的人暗暗叫绝,我们的教材中就是缺乏这样好的内容。“用PPT制作连环画”这一课是安排在PPT单元的最后,属综合复习应用类的课。以前,在学习完PPT一单元的内容后,总是让学生完成一个个人简介类的作品,学生的兴趣并不高。自从改用了制作连环画后,学生的兴趣可谓空前,连平时上课总是三心二意的学生都积极地编写自己的故事。从学生的作品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内容来自学生课外喜欢看的漫画、动画片。可见,这一学习主题切合学生的生活,深入学生心理,让学生能够利用已掌握的软件来制作,亲自演绎自己所喜爱的漫画或动画片,即满足了好奇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至立部长在报告中指出:“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因此,在给学生设定任务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培养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这样,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本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体现学生的个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三、学科整合——信息技术教学的源泉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本身也必须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的有机整合,将学生熟悉的课程知识融入课堂,让学生以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来学习信息技术,使各学科知识不再孤立,而是互相融合,相辅相成。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方法,拉近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意识到各种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充分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快乐。
  在“制作连环画”一课中,连环画是美术教学的内容,它是通过简洁的文学语言与多幅静态的连环画面互相补充来叙述故事情节。而幻灯片能进行图文并茂的画面设计,并能设置动态的画面效果实现连续播放,还能声像合一,使所要叙述的故事更生动,更完整。在实际教学中,适时地渗透相关的美术学科知识,并提供相关的故事素材使学生能够编写简要的画面解说词与人物对话,让学生通过创作一个连环画故事来掌握PPT软件的使用,这样教、学、做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丰富的学科知识,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鲜活的教育内容,也激活了信息技术课堂。
  
  四、网络评价——学生前进方向的指引
  
  一个及时、中肯的评价,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形成是举足轻重的;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鉴定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能明确指出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闪光点,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更能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评价常常存在着许多不足,有些评价是一个人说了算,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而有的教师虽然努力去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但往往会“走套路”或“走过场”;有些评价只重“知识点”评价而忽视“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评价。在“新课标”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合理选择评价内容,科学把握评价时机,注重完善评价机制,探索可操作的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中,只要采取的方法切实可行,只要获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只要建构的模式能够推广,那么,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在“用PPT制作连环画”一课的教学评价方面,我设计了网络投票评价的方式,对学生上传的作品进行“三星”“四星”“五星”的评价。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评价中去,也克服了一部分学生“害怕评价”的心理,同时,利用网络评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学生需要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评价。在评价时,通过对其他学生的作品进行浏览与比较,能较客观地对所浏览到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在欣赏到他人作品的优点时也能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并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网络评价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及时反馈评价情况,通过查看评价情况,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到哪些作品比较受学生欢迎,哪些作品存在问题,并请参与评价的学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修改建议。如果能让参与评价的同学在投票评价时给作品留下简要的评价意见,那么,这套评价系统就更完善了。
  网络评价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的标准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作品的提交率与质量,还让学生了解自己现有的基础,激发学生关注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更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网络评价体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初中英語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重点。但是很多的老师没能正确认识英语学科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单纯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范文,不注重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本文从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出发,论述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 以读促写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8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以及“新课改”后的教育要求,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亟需寻求新的变革。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思路创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物理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9-025-01 
【摘要】 阅读理解题是中考英语的重点,因为英语阅读在初中学习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但是,许多高中生都很害怕英语阅读,即便突破了单词关,对文章的理解也是其提高阅读准确率的一大阻碍,对他们而言,阅读技巧有时就像是疏通水管,帮助其最大程度使用其知识储备,掌握合理有效的阅读技巧是帮助中学生英语成绩的良药。   【关键词】 初中 英语 阅读 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41 【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在学生掌握汉语拼音,有一定识字量的基础上,笔者从学生的作文习惯、兴趣培养、不固定章法、教师艺术化的评语四个方面阐述了解决小学生作文入门难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习惯 兴趣激发 章法 艺术化评语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又是一个重点。传统的语文教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而小学一、二年级则是简单地进行一些辅助性的练习,如词语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78-02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以下基础知识: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建立;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独立战争的原因、进程;《独立宣言》基本内容;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建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双方的力量
【摘要】涉及到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问题,当联立方程组不太容易求解时,利用t的几何意义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既能节省时间,提高解题效率,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利用数形结合、韦达定理解题,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本文仅研究直线参数方程标准形式下解决的一大类问题:“IMQI l MPI”类型。  【关键字】直线参数方程 标准形式 几何意义 距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最基层机构。班主任工作繁多而琐碎,我们要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将会事半功倍,营造积极乐观的班级气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班级管理队伍,明确目标,共同进步。本文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做了一系列探究。   【关键词】 初中班级 学生 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2008年秋季,高职院校迎来第一批“90后”新生。针对这一特殊的群体,高职院校应结合具体情况,及时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导航,适时切入就业指导教育;以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90后” 就业指导 职业规划    2008年秋季,“90后”(出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新生第一次作为入学主体,进入高职院校深造。“90后”学生因为出生在资讯爆棚的时代,视野往往会
[摘要]随着2007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行,档案的开放已由学界的单方呼吁转化为公众的基本诉求,已从学者企及的美好蓝图迈向社会推进的审慎实践。顺应时代的潮流,本文以政府信息公开为视角,从实践与制度两方面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档案开放工作的现状,指出其中凸现的尴尬困境之所在。为寻求档案工作开放与保密、能动与保守的和谐,拙文进一步提出档案开放法治化的构想,并为这一和谐规则之治
[摘要]C语言是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学校往往在教学上投入很多,却收效甚微。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懂,理论与实践脱节,所以很难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本文从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出发,分析C语言教学过程中现存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总结,试图探索出一种符合现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C语言 程序设计 实践教学    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