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的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优化

来源 :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u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本质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以“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为目标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备受高校关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功能材料专业依托“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对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初步实践,旨在建立并完善“思政—导师制”相结合的新型教育体系,改进高校对本科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其他文献
本文以CLI教学理念下的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为切入点,探究CLI教学理念下英语学习者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习中所产生的焦虑情况,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对大连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采用CLI教学理念教学的英语自我效能感及英语学习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二者的状况都处于中等水平,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习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线性相关关系.
学生社团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开展对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人文素养、人格品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五育并举”的工作模式和内涵进行了阐述,对高校社团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对学生社团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对思政类、科学技术类、体育锻炼类、文化艺术类、志愿公益类等不同类型学生社团的分类指导,建立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主体的学生活动评价制度,构建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社团工作体系,实现学生社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给美国社会各方面带来重大影响.文章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界应对疫情、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实践进行调查:包括到馆非接触服务、推广整合数字资源以及开展线上服务;同时分析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界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实践.最后对重大公共事件下图书馆践行使命提出三点思考:坚守专业阵地,彰显行业价值;包容特殊群体,延伸图书馆服务;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
文章阐述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探讨公共图书馆构建红色文化服务圈的必要性及意义,构建了红色文化服务圈框架,并结合南京公共图书馆的实践案例,展示服务圈运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广泛的应用策略,以期更好地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弘扬红色文化.
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制造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和医疗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2021年2月,教育部正式将“增材制造工程”列入专业列表,以期满足国内快速发展的增材制造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目前,高等教育中涉及增材制造的课程相对较少,未形成系统化教学内容.文章总结国外高校增材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针对国内高校进行相关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几点教改建议.
一流课程建设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育部和地方本科学校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辽宁工业大学工程项目融资课程于2020年获批辽宁省一流课程,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跨校选修课程.文章首先阐述了一流课程研究背景,其次阐述了一流课程的含义及其建设的思路,最后阐述了工程项目融资一流课程建设的实践,包括创新教学理念、优化目标设计、整合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注重课程实施与评价等,以期为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核心部分,但旅游英语人才的严重短缺成为限制生态旅游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绊脚石,相关院校应深刻认识到生态旅游背景下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生态旅游为背景着重培养既具备旅游相关知识,又具备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升生态旅游行业从业水平.文章首先分析了生态旅游背景下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现状,进一步探究了生态旅游背景下旅游英语人才培养路径构建策略,以期构建符合生态旅游发展要求的旅游英语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稳步发展.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构成的特殊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革命传统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旗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本文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大学生暑期赴G省C县B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立足点,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党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渠道及成效,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爱国教育是向年轻一代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爱国教育形式已经不能完全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目标.对此,文章依据目前大学针对新入学本科生的大类培养模式,在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提出“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参与者与教师协同育人,融合学习目标和实际需求”的爱国教育新模式,并将其与本科生的人生规划教育相结合,配合文献调研、问卷、访谈等方式,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模式和方案.
高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不仅是高校教育在创新性上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层次的体现,也是先进的技术和系统充分与教育领域的各项工作开展实现融合的反映.智能手机作为现阶段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通讯工具,与电脑端以及网络平台直接进行联系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这为实现智能手机与移动学习模式融合提供了契机.基于智能手机融入移动学习模式进行应用的具体策略分析,意在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智能手机在移动学习模式下的积极作用,使得这一辅助工具能够在日常高校教育工作中发挥优势,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智能手机支持下的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