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资源 优化品德教学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yus0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资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托和载体。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以教学目标为原点,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关注点,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既能提高教学质量,保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得到落实,又能减轻品德教师课外搜寻教学资源的负担。
  【关键词】教材资源;优化品德教学
  教学资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托和载体,没有它,课堂教学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型的教材观提倡“教材是一个范例”,要真正落实“立足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要求,教师应该尽量用足用好教材资源。众所周知,教材汇聚了无数专家的智慧和心血,教学资源多选择具有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的适合儿童的生活事件,这些资源蕴含着课程标准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具有价值导向性,是达成目标的根本保障。笔者结合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的教材,谈谈自己用足用好教材资源的做法。
  一、 以学生生活为起点,筛选教材资源
  “源于生活、富含生活”指的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关注和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从儿童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或典型意义的事例。新教材的编写重视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融品德教育于学生的生活之中。书中没有用大量的文字抽象地说理,而是将知识技能、做人的道理镶嵌于真实的情境与生活之中。
  《大自然,谢谢您》的第一部分“大自然的礼物”,教材中呈现了“农民插秧—收割—米饭”“农民养蚕—蚕吐丝—五颜六色的丝绸”“制砖—建筑工人造房子—高大宽敞的房子”“果农修枝—采摘—小朋友高兴地吃水果”四组生活场景的图片,并分别配以简短的文字,如“地里种出的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亮的丝绸”等。细观这四组图,其内容都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生活中吃、穿、住的典型事例,是并列关系,且又都是大自然馈赠的礼物。如果四个教材资源平均用力,显然教学比较散且学生感悟不深。为此,教师可以“以点带面”地筛选资源,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一切都来自大自然,大自然会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分析这四组图的内容,不难发现第二组图:雖然有些学生有养蚕的经历,但纯粹是出于“好玩”或科学课的要求,无论是劳作的付出,还是情感的体验,与农民养蚕都是无可比拟的。第三组图:建筑工人造房子远离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第四组图:虽然学生经常吃水果,但相对于米饭来说,水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要逊色许多。基于以学生生活为起点的考量,笔者把“点”锁定在第一组图,因为米饭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最重要的食物,很多食品也是由稻米加工而成的。但事实上,学生对最熟悉的东西往往也是最熟视无睹的,尤其是城区的学生只认识大米,不认识稻谷。虽然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的道理,但因没有实践体验,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为此,选择稻谷这组资源展开教学是非常适切的。
  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中的资源,分析它与学生生活的关系,与展开教学的关系,与达成目标的关系。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来选择教材资源,既符合品德教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的基本原则,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产生情感的共鸣,领悟抽象的道理,又能以典型性教材资源为例,举一反三,拓展到其他教材的资源中,使得课堂教学简约又高效。
  二、以教学目标为原点,活用教材资源
  林林总总的教学资源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教师要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以此为原点,用足用好教材资源。
  笔者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地里种出的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这组图文,四次运用同一教材资源,以达成目标。
  第一次:摸摸猜猜,了解大自然的礼物。
  师: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比如这件礼物,摸上去硬硬的、方方正正的,我猜可能是造房子的砖。下面请小朋友学着老师,来摸一摸或者闻一闻,猜一猜这是什么礼物。
  (生上台,学着老师的样来猜猜其他礼物)
  生:有点长,有点弯,我猜可能是香蕉。
  生:软软的,松松的,是可以做衣服的棉花。
  生:小小的,硬硬的,有点圆,是小麦。
  师:孩子们真棒,大部分都猜对了。不过最后一件礼物不是小麦,是稻谷,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
  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让学生知道砖、香蕉、棉花、稻谷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这四种物品都来自于教材所提供的四组图片资源。这样,教师就不用另辟蹊径去搜寻资源,简单易行。
  第二次:寻找新“礼物”,感悟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师:(出示稻谷)你们知道把稻谷的壳剥掉可以变成什么新礼物?
  生:大米。
  师:大米加工后还可以变成哪些“礼物”呢?
  生:年糕、汤圆、寿司、米线……
  师:大米竟然能变出这么多“礼物”(出示图片),这些“礼物”你吃过吗?味道怎样?(学生进行交流)
  师:米饭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最重要的食物。年糕、汤圆等食物不仅好吃,还包含人们美好的祝福呢!大自然真是位神奇的魔术师,能变出这么多好吃的“礼物”。如果没有了这些食物,我们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师:大自然还送过你们哪些礼物?你用来干什么?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的礼物,体会人类与大自然的依附关系,应该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第三次:游戏剥米粒,体会劳动成果的不易。
  师:孩子们,我们感恩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美丽的风景,还送给我们这么多礼物。但大自然是随随便便就把礼物送给我们的吗?
  师:我们来玩个“剥米粒”的游戏,四人小组合作,一起把稻谷变成米粒。(出示“剥米粒”的温馨提示:小组合作,用手剥一剥。剥米感受,用心想一想)
  师:稻谷是怎样变成米粒的?你有什么感受?
  生:太难剥了,手有点疼。   让孩子玩一玩“剥米粒”的游戏,通过实践体验感受把稻谷变成米粒的不易,为体会劳动成果“粒粒皆辛苦”做铺垫。
  第四次:了解大自然的礼物来之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
  师:小朋友剥了几颗米粒就感受到不容易了,农民伯伯从种下稻秧到制成大米的过程,就更加辛苦了,我们去看一看《一粒米的故事》(播放微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农民“选种—耕地—育苗—播种—除虫—施肥—收割—脱粒—米粒”的劳作过程)。
  师:看了《一粒米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农民伯伯真辛苦。从一粒种子到变成大米给我们吃,太不容易了。
  生:我们应该珍惜,把饭吃完。
  師:是啊,只有农民伯伯辛勤劳动(板书:辛勤劳动),大自然才会让种下去的稻谷丰收,才能让我们吃到香喷喷的白米饭。我们平常吃的米饭来之不易。我们一起来读读《悯农》这首诗吧。
  播放农民从种下稻谷到收获白米的微课,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不会随随便便送礼物给人类,每一份礼物的获取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引导儿童认识到人类离不开自然,美好生活取决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关心和爱护,更取决于人类的辛勤劳作。
  对教材第一组资源的四次灵活运用,构成了四个教学活动。“稻谷”这一资源让四个活动串点成线,体现了整堂课的基本教学思路。每个活动都指向特定的目标,且层层递进,课堂教学有增量,有实效。虽然教材中的资源仅仅是一幅图、一句话,但只要充分挖掘其内涵,灵活处理,一样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以学习兴趣为关注点,丰富教材资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无意识注意占主体地位,因此,注意力很难长久地集中。期望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求知欲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知识。目前的品德教材资源大多还是以图和文字等平面的、静态的方式呈现。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显然方式单一,难以维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况且,学生明理、激情、导行等目标的达成,更多依赖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因此,在运用教材资源时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对内容的改编、形式的调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大自然,谢谢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虽然选用了教材中第一组图文资源,但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中的呈现形式进行教学,而是根据需要进行再处理。例如第一次运用是根据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来认识稻谷,了解它们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学生在游戏中都积极举手,跃跃欲试,表现出高昂的学习热情。当他们几次猜错后,教师告知“这是稻谷,脱壳后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大米”,他们才恍然大悟。这一刻,学生对稻谷的认识会比较到位,又为下一步“大米加工后可以变出好多礼物”的教学环节奠定情感基础。第二次是采用图片展示,感受礼物之多。第三次是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剥米粒,真切感受到农民劳动的艰辛。第四次是观看微课《一粒米的故事》。虽然四个活动出自同一个资源——稻谷,但是内涵不一,目标不一,因此呈现的形式也不一。
  由此可见,单一的教材资源只要经过灵活处理,让其变得更为丰富,更具内涵,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托和载体,用好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只有用好教材,才能让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教材虽给教师提供了再度开发的空间,但是用足用好教材资源还是我们的首选。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减轻负担,何乐而不为?
  (浙江省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 315400)
其他文献
拉丁学名:Cypripedium tibeticum  形态特征:多年生地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35厘米。叶片椭圆形、卵狀椭圆形或宽椭圆形。花序顶生,具一花;花苞片叶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花大,俯垂,紫色、紫红色或暗栗色,通常有淡绿黄色的斑纹,花瓣上的纹理尤其清晰,唇瓣的囊口周围有白色或浅色的圈。  生活习性:花期5-8月。分布于西藏东部和南部,生于林下、灌丛草地或乱石滩上。
同其他民族史诗和民间文学作品一样,《格萨尔》基本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靠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与本刻本保存和传播。而最基本、最主要的是靠众多的民间艺人世代相传。因此,对说唱艺人的研究,应该是《格萨尔》研究的—项重要内容。  在《格萨尔》的流传过程中,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最优秀、最受群众欢迎的人民诗人。若
下过乡,当过兵,参加过79年对越边境作战,做过搬运工,应聘去报社当过3年记者,86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在瑞典生活过几年,近几年来有数十次进藏旅行摄影的经历,去过西藏全部70余县中的绝大部分,摄影作品常见于《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新旅行》、《时尚旅游》、《户外探险》等杂志,曾有3幅摄影作品入围《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比赛(中国赛区),摄影著述《藏地旅行摄影攻略》《阿里视觉》即将出版。
『朗达玛』灭佛,吐蕃覆灭之后,短暂的『暗黑时代』过去,西藏佛教史上恢弘的『后弘期』时代,由此开始孕育与发端。  其中一条路线经由喜马拉雅山以南翻越到阿里,及至卫藏,史称『上路弘法』;另外一条始自甘青藏区,穿过青藏高原逶迤而来,史称『下路弘法』 。  如同两路相向而来的火把,由此带来了西藏大地上璀璨的佛教复兴,也带来了嘎当初期佛教史上一股新清别致的艺术源流。
藏族谚语有云:“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广义的藏茶,是指藏区民众历史上曾经饮用过的茶。狭义的藏茶,是指藏区民众自吐蕃时代以来传承至今、一直饮用的、以雅安为制造中心的、原料中含有雅安本山茶(小叶种茶)的砖茶。藏茶具有1300余年历史,由古代团茶、饼茶、边茶发展演变而来,是从茶马古道由汉族走向青藏高原,造福藏区民众,推动汉藏文明发展的“生命之茶”、“民生之茶”。  藏茶原料不同于普通的商品茶,其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输出信息、传递信息,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课堂的有效互动和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英语的特殊性决定着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不仅要考虑小学生的语言储备情况,还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一、案例及分析  笔者有幸聆听了温州市实验小学夏恩力老师执教的两节同课异构课——上海版小学牛津英语教材4B Module 2 Unit 3 Spiderboy。她用不
【摘 要】浙江省2017年启动浙江省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实践基地校项目,以名校带动全省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能力提升,为高标准地实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做了探索。通过对基地校师生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态度的调查和分析研讨,深入了解他们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真实感受和需求,促进下阶段师生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工程2.0方案实施,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逐步让信息
时尚在西藏流动,且更加无孔不入。当西藏的年轻人同内地的青年人一样在追赶时尚浪潮之时,突然发现自己最古老、最习以为常,最传统的一些习惯风俗,反而成为了时尚潮流和当代文学艺术追捧的焦点。北京雍和宫藏清代香巴拉唐卡(上图)  1940—1950  1946年,以贵族嘎雪巴家族的子嗣嘎雪塞·顿珠为领队的藏族学童进入印度大吉岭的圣约瑟小学部学习,那是一所剑桥制的教会寄宿学校。  当年的学童,后来的西藏翻译家
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消灾祈福、上供还愿、超度往生等,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有些则直接置于寺庙,山洞或“擦康”内;还有的堆放在山顶和路口的马尼堆处,与风马旗、玛尼石刻和经幡一起,接受信众的顶礼膜拜。在嘉绒藏语中,“擦擦”叫“甲巴”。占巴南喀大士传记中里记载,它来源于古象雄的方言,是藏语对象雄语的音译,为复制之意。相传吉岗当地的擦擦即起源于古老的象雄时期。吉岗地区擦擦  高僧
简介:西藏考古史上的开山之作。本书按大区域划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组织。第一部分是西藏寺院,第二部分是甘青内蒙古寺院,第三部分是内地的蒙元时期藏传佛教寺院遗迹。第一部分西藏寺院调查包括三个地区的调查记,即拉萨地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调查记等。第二部分甘青内蒙古寺院调查则偏重于明末以前的兴建。第三部分内地的藏传佛教遗迹,现只辑录蒙元时期在当时大都即今北京修建的两处佛塔史料,还有对南宋旧都临安即今杭州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