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的慰藉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a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尽管有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其理论上的指导,但事实上,艺术会延引他律的特点,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用以平衡生活状态一种方式,甚至成为政治态度的显现(文人画中超脱的审美意识就有着社会意识,如谢柏柯(Jerome Silbergeld)认为士人的绘画赞助“更多地是建立在一致的阶级背景基础上的。并共同分享绘画作品上所具有的政治价值。”①这里就包含了一部分文人绘画可能包含的政治态度。)当时的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关系与今天相差甚殊,那些集创作、欣赏于一体的艺术个体状态与作品的意象呈现,对我们理解今天艺术和人的关系,颇多助益。
  一、中国传统审美意象的文化生成——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中国传统精英文化中的美术并非由职业画家来完成,他们的作品包含了很多绘画以外精神价值的规定性,也产生了中国传统审美和哲学的直接相关性。
  这里先以明代徐渭为例,虽然徐渭“屡试辄蹶”,但书画文章早有盛名,后为抗倭名将胡宗宪招为幕僚。徐渭在军事上“好奇计,谈兵多中。”除此之外,他撰《南词叙录》,在戏曲史上完成了第一部对南戏整理,并著有杂剧集《四声猿》。可见,徐渭在艺术上可谓多能。
  这种身份在古代不是特例,文人画家的前提是业余画家,其身份是士人,他们不仅仅是将自己的人生理解传达到绘画中,而且将这种意象的理念传达到他们所接触、创造的一切艺术中,如书法、绘画、戏曲、建筑等等。如提出中国画透视“以大观小”的沈括,对美术多有叙议,政治上他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干将,官至三司使,是著名的政治家与科学家;书画文章冠绝一时的翰林院待诏文徵明也是苏州拙政园的设计者;园林设计大师计成本人即是有名的画家。在戏剧上除了徐渭,文人画大师倪瓒也是中国昆曲的始创人员之一,明朝嘉靖年间的魏良辅《南词引证》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与杨铁笛,顾阿瑛、倪云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这段记载说的是元末聚集在昆山巨富诗人顾仲瑛的玉山草堂的一个文人集团——包括当时有名的文人杨铁笛(维祯)、画家倪云镇(云林)和词家、音乐家顾坚以及柯九思,张渥、郯韶、黄公望、赵元、熊梦祥等等。这些文人即是当时各个行当的艺术精英,他们的交游打破了艺术门类的隔阂,可谓人人都是艺术家,至少也是高水准的鉴赏家。
  中国传统文人在“济世”之外,也造就了中国古典艺术,这些艺术要么以“志道”为理想,要么就是趋向“游心妙悟”,这两者经常融合起来,但更多地倾向游心妙悟的方向上去了,这些艺术门类之间相互联系、促进,最终实现艺术的人生化、人生的艺术化,也整体上造就了中国艺术的一致特点“意象性”。
  二、“闲”——中国传统审美意象的当下意义
  1.工业社会现代性的隐忧
  中国传统士人“艺术人生”的生活态度让我们反思今天的艺术之间、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现代教育开始,人类文明得到最普及的传播,但是艺术之间、艺术与人文之间的割裂也产生了。其背景是农业社会被工业社会逐渐取代,工业社会的矛盾不断暴露的现象之一。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工业社会(industrial society)的解释认为:人的思想观念充分更新,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加强,崇尚科学、信服真理、追求变革成为人们基本的行为或价值取向。工业社会是在农业社会长久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更是对农业社会的超越,然而,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顺应而至掠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化的极度发展压缩了人们的生存空间;高节奏、强竞争的生活加重了人的心理负担和生理不适;人际交往中的事本主义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对“现代性”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的解读与批评著述甚多,如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在《现代性之隐忧》一书中提出现代性的三个隐忧似具有总结性:一是个人主义,它导致生活意义的丧失、社会平庸化、狭隘化以及道德的退化;二是工具理性主义的主导性:“应该由其他标准来确定的事情,却要按照效益或‘代价一利益’分析来决定,”这加深了社会的平庸化与狭隘化;三是在高度集权化、政治化的世界里自由的丧失。这也正如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所言,人们生活中的空间距离因科技发展不断变近,而人与事物之间的“切近”却丧失了。面对现代性症候,今天人们往往在历史与传统中去寻找自我慰藉与修复的途径,“唯有作为终有一死者的人才栖居着通达作为世界的世界。唯从世界中结合自身者,终成一物。②”而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审美精神意象可以让我们的精神在现代喧嚣与孤寂中体味中国传统艺术精深情致的生活——闲。
  2.闲
  当代生活离不了一个“忙”,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中似乎充满了闲情逸致,中国古代文人尤其钟情于“闲”字,诗文中随处可见: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李涉)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
  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言“惟南戏无人选集,亦无表其名目者,予尝惜之。客闽多病,咄咄无可与语,遂录诸戏文名,附以鄙见。岂曰成书,聊以消永日,忘歊蒸而已。”徐渭对南戏的整理所耗时间心力,自然不是无事可做以渡过酷暑的消遣,而是表达了所做的事情不是兼济天下的事功唯游艺而已,另外一层则是做此事的心理状态——闲适的境界。对于闲的真意,张潮解读:“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③可见,这种闲的人生态度,如林语堂所言“必须要有一个恬静的心地和乐天旷达的观念,以及一个能尽情玩赏大自然的胸怀方能享受。”④闲是以艺术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而艺术的闲情所寄又不仅仅是消遣。这“游艺”的闲情,看似是对时间的浪费,恰恰是对人生的尊重——闲是大充实。这“游艺”因儒家“志道”理想的约束,又不至于荒耽,乃成纯粹的热爱人生的忙碌。   人生活在时空之中,如果生命是一个过程,而过程是时间之交付,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就是对待时间的态度。如果把时间如何度过作为目的,空间则是途径。人生存的“空间”乃是为“时间”服务。“以消永日”的“闲”就是对待时间的态度。工业社会人按照时间生活,我们的生命正在被时间化,时间被机械化。相反,从中国传统艺术中体味的人与时间,乃是被人化的时间,时间也因此具有了情意。
  以“闲”来对待生活艺术的传统艺术品位与现代艺术有很大的不同。丹托(Arther Danto)在《艺术的终结之后》中谈到现代艺术“从美学走向艺术批评”的转向,他认为这个转向不再仅仅是对美的意义做出反应,而是“当人们进行艺术批评时,一切都能够用语言表达。把一切转换成语言就是艺术批评的所作所为。”而中国传统审美意象中,艺术不依赖解读,主要依赖欣赏者对艺术的优雅体验。对于过度的阐释,苏珊·桑格塔(Susan Sontag)说,“在某些文化语境中,阐释是一种解放行为。它是改写和重估死去的过去的一种手段,是从死去的过去逃脱的一种手段。”但是,在另一些文化语境中,智力阐释往往让我们脱离了艺术本身,阐释把艺术本身变成了一个“意义”的世界,所以她认为,“阐释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而今天,很多的艺术评论家把艺术转化为意义作为己任,“将艺术同化于思想,或者(更糟)将艺术同化于文化。”当中国传统将体悟作为艺术感受的途径,消除了人与事物交流时的隔阂,也即获得了海德格尔的“切近”。
  中国传统艺术与生活的“闲”是用丰富的心灵深爱人生,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心灵的和谐。古人自有忙碌之处,只是处于现代忙碌生活中的人不知如何对应这忙碌,中国传统艺术的悠闲格调无疑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桃源之门,对于现代人生活心灵的慰藉意义深远,但是,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忙碌中勇往直前,却少回眸一顾。
  注释:
  ①[美]谢柏柯(Jerome Silbergeld)撰,张欣玮、洪再辛、龚继遂译:《西方中国绘画史研究专论》,洪再辛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5版。
  ②[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下)》,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83页。
  ③ [明]陈继儒等著,罗立刚校注:《小窗幽寄·外二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④林语堂著,越裔汉译:《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校外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项目编号:11YBB119)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耕云种月》是李潺先生新出版的散文集,全书分为《荧屏解说》、《翰墨耕云》和《文华种月》三大部分。作者平生在书画、文学领域勤恳耕耘,书名“耕云种月”,即由此得名。该书既有编拍电视节目时所用的荧屏解说词,也有进行书画诗词等艺术创作时所写的评论、札记,还有缅怀人物的随笔和游览各地美景及出国访问的游记。共计86篇,内容涉及到艺术创作、乡土人情、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一、荧屏艺海——电视散文  李潺先生于
期刊
自《人民文学》从2010年第2期推出“非虚构”这一文学专栏以来,“非虚构”逐渐受到文坛的推崇,亦成为各大期刊杂志争相推出的栏目之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有如此效应,固然与《人民文学》的“国刊”地位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非虚构”的“恰逢其时”。对此,李敬泽说,“非虚构作品的根本伦理应该是:努力看清事物与人心,对复杂混沌的经验作出精确的表达和命名,而这对文学来说,已经是一个艰巨而光荣的目标”②。也正
期刊
《带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是贾平凹最近出版发表的一部长篇新作,讲的是一个叫带灯的乡村漂亮女干部的故事。这部小说,就情节组织和人物形塑而论,无甚独特和突出之处;其在叙述语调及语言风格上也看似琐碎而笨拙;但若放在贾平凹小说创作的脉络上来看,却是一个新变和突破。  贾平凹的小说创作有自己一向稳定的风格,但不为其所限,流风余韵所及,每每有新的拓展和发挥。其自从创作以来,风格几经变化,显示出贾平凹
期刊
在有声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中,歌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就是与歌手有关的《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Alan Crosland导演)。无独有偶,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也是歌手题材,名为《歌女红牡丹》(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其他诸如《雨中乐飞扬》(Singin' in the Rain,Gene Kelly、Stanley Donen导演)、《歌剧魅影》(加斯通·勒
期刊
小说《黄河东流去》和《一句顶一万句》都描写了中原农民的孤独、梦幻和寻找。对于这两部小说读者尤其关注的问题是:孤独何因?寻找何物?三十多年前,门多萨曾经向《百年孤独》的作者求证过类似的问题:“请问,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感源出何处?”马尔克斯回答说:“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情。在我这部小说里,人们会看到,那个长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布恩地亚家族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唯一由爱情孕育而生的后代。布恩地亚整个家
期刊
讲好故事是一切叙事艺术的核心所在,文学如此,电影亦莫能外。中国作家莫言的诺贝尔讲演题目是《讲故事的人》①,他自称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的演讲本身也是由一系列的故事组成,其中有亲身经历的故事,也有从别处拿来的故事。莫言用故事讨论了人在体制内,如何保持真实,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何以为善的问题。莫言之所以没有发表宣言式的理论主张,也没有产生对世界的看法,更没有回应获奖后遭受的批评和争议,那是因为讲故
期刊
水晶一般透明的画面,唯美清宁的动画特技,干净透明的世界和电影中激荡汹涌的海浪,与主人公内心汹涌澎湃的挣扎,使李安根据扬·马特尔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荣获了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配乐奖等4个奖项。尽管就所获得的奖项来看,奥斯卡的评委最终认同的,并非电影的主题,而是电影的制作技术。但身为与导演李安有着同样中华文化背景的我,则更愿意用全球
期刊
1902年,梁启超针对传统“正史”的弊端,倡导“新史学”,提出历史是“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①,理应不以帝王将相为重点,而应该更多关注社会下层的普通民众。此后100余年来,学人秉承此一思路,吸收西方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思维,对中国历史的叙述内容、对象和方法进行了诸多探索。直至时下,关注日常生活,提倡利用文本,组接细节,还原现场,让历史“活”过来,已经成为历史研究中颇受好评的方法。《
期刊
工笔画源远流长,其形式技法至唐代已趋成熟,至五代臻于完善,至两宋时已达炉火纯青的高度,最能代表工笔艺术成就和技法高度的是两宋时期的工笔花鸟画。莫高翔钻研传统工笔花鸟画十余年,尤其是对宋人的工笔花鸟有过深究,其精深的程度,无论是审美理念、构图特点、技法形式、造型方法等几乎都了如指掌。而且不仅仅是知识性的认识和掌握,还是实践性的领会和运用,十几年的时间,造就了一个两宋工笔花鸟画的研究学者,同时也造就了
期刊
正如《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所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大师之作”,是一部经得起推敲的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下,一部大获成功的电影不仅要实现技术、艺术和商业的完美结合,而且要通过画面直达人的心灵和精神,以叙事的创新完成意义的传达,让人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有所感悟。李安以3D技术营造了亦真亦幻的独特世界,更以奇幻漂流的叙事创新展示了复杂人性,让人置身信仰的漩涡而不能自拔,让影片充满了多重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