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互证、述作兼施的民国史佳构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2年,梁启超针对传统“正史”的弊端,倡导“新史学”,提出历史是“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①,理应不以帝王将相为重点,而应该更多关注社会下层的普通民众。此后100余年来,学人秉承此一思路,吸收西方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思维,对中国历史的叙述内容、对象和方法进行了诸多探索。直至时下,关注日常生活,提倡利用文本,组接细节,还原现场,让历史“活”过来,已经成为历史研究中颇受好评的方法。《民国元年:历史与文学中的日常生活》(以下简称《民国元年》)一书就是这一研究方法最新的实践者。正因为如此,该书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真实严谨、又不失诗性的写作笔法,也令人耳目一新,称得上是近年来民国史书写最值得重视的成果之一。
  一、以细节还原现场的结构策略
  《民国元年》共分五章,第一章“家国”,第二章“社会”,第三章“男女”,第四章“衣履”,第五章“娱乐”。即此可见,作品存在着一种关注民国元年天下变更、社会形态演变和两性关系、衣着打扮、审美娱乐等风俗民情变革的全局性视野和宏观审视高度。
  但具体落实到每一章的组成,作者则超越了传统文化史笼统叙述的笔法,巧妙地截取几个历史生活的横断面,串联组接、以小见大。第一章“家国”,作者截取“摇摆的月份牌”、“太后的葬礼”、“中华门与双十节”、“谁敢自言满洲人”四个历史生活片段;第二章“社会”由“城墙下的自治”、“报纸的盛衰”、“教科书革命”三节组成;第三章“男女”由“结婚雅尚半文明”、“休夫与休妻”、“英雄大闹参政权”、“坤角登台满庭芳”四节组成;第四章“衣履”由“被绑架的辫子”、“男儿喜改装”、“女子身上衣”、“始于足下的解放”四节组成;第五章“娱乐”则由“逛公园”、“吃大餐”、“看影戏”、“读小说”四节组成。梁启超曾用“电影片”来比拟对中国历史的整理过程:“故真史当如电影片,其本质为无数单片,人物逼真,配景完整,而复前张后张紧密衔接,成为一轴,然后射以电光,显其活态。”②《民国元年》每一章的节目,可以说就是梁启超所说的几个“单片”,合在一起,则凸显出每一章所要显示的一个历史侧面的“活态”。
  每一节具体内容的结构方式中,历史片段组接的特征就显得更为鲜明。《引言》部分,作者纯用历史的多个横切面剪接而成:孙中山的就职演说、参加就职典礼的上海代表戢翼翘心中的困惑、以及与之心情不同的陕西代表马步云的欢畅;沉寂的夜幕中被惊醒的“有些人家的门悄悄地打开,露出一线灯光”,但又“很快地,那一线灯光又消失了”;就职演说后,孙中山在送别代表,新任的总统府秘书任鸿隽正在酣睡、宋教仁则被女子北伐队缠住而迟到。同一时间,遗老恽毓鼎在北京正怀着国家将亡的痛楚,郑孝胥在上海也难免彷徨踌躇。作者将公元1912年1月1日晚十时前后,发生在南京、北京、上海几个不同地点的历史细节剪裁组接,重现了历史现场的多个侧面。读者从纷至沓来的历史细节里,似乎亲眼目睹了民国元年新纪元开始之时,上至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至社会名流及普通民众,都感到具体内涵各异的不顺和不适。新纪元开始之时“霜重,弥望如雪”的历史现实,通过历史的真实细节得到栩栩如生的展示。而在全书五章的正文里,前三章的节与节之间都是上下勾连,过渡自然,历史就在拔茅连茹中舒展开来,夹杂着现场的尘埃、喧嚣、无奈、痛苦、彷徨合成的热度,扑面而来。后两章中,作者似乎无意于节与节之间的转承起合,只是召唤回几个平行的历史现场,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去感受一番民国元年的那些人与事。
  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作者任意调遣着历史人物的传记、自述、日记、文集以及当时的报刊文章和大量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民国元年某个主题现场即呈现出来。细节既令历史生活现场丰富而逼真,又借助现场恢复了它当时存在的多义性与关联性。在细节的组接与现场的还原中,作者就撩开历史的尘埃,让风云变幻中的民国元年的日常生活“活”了过来。
  二、义理、考据与辞章融合的言说方式
  文章的言说不外乎三种形式,清代的叶燮称之为理、事、情,“桐城派”称之为义理、考据、辞章。所谓的义理或理,即事物中所包含的道理,考据或“事”即需要言明、澄清的事实,辞章即言语及其特点。今天的人们多用议论、叙述、抒情来代替。虽然今人主张对历史做纯客观的叙述,淡化其价值评判及规律性探寻,但《民国元年》显然不在其列,作者仍在娴熟地运用传统的义理、考据、词章三种言说方式,以性情出之,显得既源于传统又别具特色。
  众所周知,“事”是历史叙述的对象和主体。志在展示鲜活历史的《民国元年》,以叙事作为主要的言说方式,采用的是近似于传统的纪事本末体,以一个事件或事情为中心展开叙述,不过比纪事本末体的提纲式记事要细致、丰满得多。如全书的第一章第一节《摇摆的月份牌》的开篇,便体现出了鲜明的特色:
  阴历的腊月除夕,是北京城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天一擦黑,穿着新衣的孩子们等不及,都拿着香火到家门外放起了鞭炮。妇女们则在厨房中忙碌年夜饭,或者准备明日供神的煮饽饽。只听得家家一片刀砧之声,邻里之间,远近可闻。而街面上的商号和店铺,这一日则最为紧张。按照规矩,买卖无论大小,都必须在大年三十结清账目,开出清单。有顾客拖欠赊账的,也要在五更之前讨回来,不然新年一到,就不便上门去要钱了。“爆竹千声岁又终,持灯讨账各西东”,《都门杂咏》中的这句诗,说的就是北京大年夜的古老习俗。
  这种描绘北京大年夜习俗的细致笔触显然不是传统史家所有,而更多地沾染了小说家场景描写的风味,但却是民国元年除夕夜活色生香的真实景况。叙述者摒弃传统的概述式叙述,予以精细刻画,逝去的历史生活似乎就在读者目前。
  除了这种以刻画为手段的直接叙述以外,叙述者还喜欢旁征博引的引用叙述。如引用名人如恽毓鼎、老舍、梁实秋、吴宓、赵景深等人的事迹或言语来佐证历史,凸显真实;或化用他人记事而演绎成情节。
  当然,提到叙述历史真实,作史者与读史者都有疑虑,到底什么才是历史的真实,如何才能叙述出真实的历史呢?要对那早已逝去的时空里的人事纠葛,叙述出其本然面目,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必不可少。正如钱钟书所言:“史家追叙真人实事, 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③假如说描绘阿绮波德·立德所见所闻是依据蓝本,那么,《民国元年》第四章第三节“女子身上衣”开篇塑造的青凤姑娘,则纯属作者依据历史“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虚构而成。在真实性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文学想象,“设身局中,潜心腔内”,使得历史叙述更显摇曳多姿。   同时,作者还颇多引用足以“补正史之阙”的晚清民初小说创作,以印证和补缀历史的真实。历史叙述中活动着小说情节,历史的时空与小说的人事时而重叠,时而相衬。作者在后记中自述道:“历史与文学的互相呼应与补充,呈现出真实与虚构交织错杂的状态,这正是我希望达到的境界。这或许可以使我们避免历史解读中的简单化倾向与自以为是的弊端。”诚如斯言,作者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文史互证”的方法来做历史叙述,呈现出既是考证过的历史,也是血肉丰满的真实。从《民国元年》全书的阅读体验来看,作者达到了自己希望的境界。
  睿智、高明的议论也促成了作者达到所希望的境界。全书之中,叙述占十之八九,而议论是连缀叙事的针线。作者每每以议论提纲挈领,贯穿文气,推进叙事。如《摇摆的月份牌》一节中,中华民国成立后,新时代和新领袖需要改元换历来体现大刀阔斧地破旧立新。换历之前,政府领导及各省代表为确定用阴历还是阳历、元旦定在哪一天纷攘不休;确定之后,一边是政府为此大力宣传,推行新历,禁止旧习,一边是骤然推行新历后原来按照阴历契约或结算的日期全然混乱、老百姓代代沿承的习俗积重难返。民国元年的新元旦与新元宵、旧历除夕与春节就在这样的矛盾纠结中来了又去,改革者、遗老派、拥护进步的青年,各有心绪和憾恨。如此众多的事情,作者通过议论起承转合,让历史细节充分地舒展开来。
  除了推进文脉而外,作者还常常用议论来对历史予以高屋建瓴的总结。如第三章之第三节《英雌大闹参政权》,在详尽叙述了争取参政权的女性被妖魔化的过程之后,作者紧接着议论道:“这些‘再世花木兰’身处新旧交替的转型时代,希望以一己之力打破歧视,争取平等,攻入男权社会的禁地,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激进或极端的姿态。……‘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唐群英,无非也是如此。”触摸到逝去历史的真面目,对历史人事的“理解之同情”必不可少。而正是在一以贯之的“理解之同情”中,作者用时而悲悯、时而微讽、时而俏皮的语言出之,使全书既是历史的真实呈现,又充满一种“人世几回伤往事”的感伤喟叹之情。这种情感与叙事、议论交融在一起,使全书余味隽永,风格独具。
  注释:
  ①梁启超:《新史学》,见《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250页。
  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史之改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0页。
  ③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66页。
其他文献
似乎是一种共识,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圈子正面临着某种困境。争议作家安妮宝贝说:“中国当代小说的主题,大多是集体覆盖个体的方式,很少呈现出个体内在的生命探索,一些貌似主题宏大的小说,创作者野心勃勃试图当时代的总结者和发言者,但很可惜他们似乎并未得出什么有力的明晰的结论。”①无独有偶,文学评论家郜元宝也说:“中国作家太喜欢离开他们熟悉的某个角落而企图把握宏大的历史问题,结果大都以失败告终。”②在一种巨大
期刊
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可谓是闻名于世的先锋建筑师。他前卫大胆的建筑作品被业界看做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认识过程,他钟情于行动派的创作方式,他所设计的建筑充分表现了他动感、随意、自由的创作过程。行动画派代表了先锋的图式思维创作方式。它是在探寻人的大脑中潜意识的形态。弗兰克·盖里曾这样介绍自己:“我就是那样思考的,我不过是移动笔。我考虑我在做什么,但我又不太顾及我的手。”  一、雕塑般的建筑  由于童年时代一
期刊
如今的文坛习惯于以代际划分阵营,代际划分中“80后”写作是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存在。比起“70后”和“90后”来,居中的“80后”得到文学时尚的眷顾最多,或者说卷入文学时尚的程度最深,“80后”由此成为当下中国文坛的宠儿。然而,“80后”又是一个被遮蔽得最深的存在,当“70后”很快摆脱卫慧、棉棉的阴影而开始自主求索,当“90后”还处在“80后”的阴影下彷徨无主,唯有“80后”还在韩寒、郭敬明的时尚阴
期刊
《耕云种月》是李潺先生新出版的散文集,全书分为《荧屏解说》、《翰墨耕云》和《文华种月》三大部分。作者平生在书画、文学领域勤恳耕耘,书名“耕云种月”,即由此得名。该书既有编拍电视节目时所用的荧屏解说词,也有进行书画诗词等艺术创作时所写的评论、札记,还有缅怀人物的随笔和游览各地美景及出国访问的游记。共计86篇,内容涉及到艺术创作、乡土人情、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一、荧屏艺海——电视散文  李潺先生于
期刊
自《人民文学》从2010年第2期推出“非虚构”这一文学专栏以来,“非虚构”逐渐受到文坛的推崇,亦成为各大期刊杂志争相推出的栏目之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有如此效应,固然与《人民文学》的“国刊”地位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非虚构”的“恰逢其时”。对此,李敬泽说,“非虚构作品的根本伦理应该是:努力看清事物与人心,对复杂混沌的经验作出精确的表达和命名,而这对文学来说,已经是一个艰巨而光荣的目标”②。也正
期刊
《带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是贾平凹最近出版发表的一部长篇新作,讲的是一个叫带灯的乡村漂亮女干部的故事。这部小说,就情节组织和人物形塑而论,无甚独特和突出之处;其在叙述语调及语言风格上也看似琐碎而笨拙;但若放在贾平凹小说创作的脉络上来看,却是一个新变和突破。  贾平凹的小说创作有自己一向稳定的风格,但不为其所限,流风余韵所及,每每有新的拓展和发挥。其自从创作以来,风格几经变化,显示出贾平凹
期刊
在有声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中,歌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就是与歌手有关的《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Alan Crosland导演)。无独有偶,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也是歌手题材,名为《歌女红牡丹》(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其他诸如《雨中乐飞扬》(Singin' in the Rain,Gene Kelly、Stanley Donen导演)、《歌剧魅影》(加斯通·勒
期刊
小说《黄河东流去》和《一句顶一万句》都描写了中原农民的孤独、梦幻和寻找。对于这两部小说读者尤其关注的问题是:孤独何因?寻找何物?三十多年前,门多萨曾经向《百年孤独》的作者求证过类似的问题:“请问,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感源出何处?”马尔克斯回答说:“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情。在我这部小说里,人们会看到,那个长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布恩地亚家族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唯一由爱情孕育而生的后代。布恩地亚整个家
期刊
讲好故事是一切叙事艺术的核心所在,文学如此,电影亦莫能外。中国作家莫言的诺贝尔讲演题目是《讲故事的人》①,他自称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的演讲本身也是由一系列的故事组成,其中有亲身经历的故事,也有从别处拿来的故事。莫言用故事讨论了人在体制内,如何保持真实,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何以为善的问题。莫言之所以没有发表宣言式的理论主张,也没有产生对世界的看法,更没有回应获奖后遭受的批评和争议,那是因为讲故
期刊
水晶一般透明的画面,唯美清宁的动画特技,干净透明的世界和电影中激荡汹涌的海浪,与主人公内心汹涌澎湃的挣扎,使李安根据扬·马特尔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荣获了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配乐奖等4个奖项。尽管就所获得的奖项来看,奥斯卡的评委最终认同的,并非电影的主题,而是电影的制作技术。但身为与导演李安有着同样中华文化背景的我,则更愿意用全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