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课堂教学策略之我见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s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达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教育方法,是教学策略,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理论支撑,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举足轻重。那么,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点看法,仅供供参考。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如是说过。“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主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刺激而激动兴奋,合理创设学习环境,能引起孩子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激趣乐学。成功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进入训练状态,打好教学基础,教师课堂上得有趣,才有探索创造之力。要把愉快、有效的东西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好奇心。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引入相关故事笑话,导入新课,创设问题,引发思考,争相回答,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求知欲望也增强了。
  创设操作情节,激趣乐学。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可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测量、演示、操作、答问,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分一分)时,安排两个操作情境:涂出教具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树叶、衣服、六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用圆、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其他的分数来,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深入思考知识发生发展、尽情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增强实践探究的欲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变“学会”为“会学”。
  营造竞争情境,激趣乐学。根据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心理特点,在课堂中,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机制、开展游戏竞赛、寓戏于学鼓励,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成功自我的机会,促进了所有学生的比学赶超,用竞争消除了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如,在学习了混合运算后我安排如是游戏环节:四人一组、每人出一张扑克牌,看谁先凑出24,谁算出来牌就归谁,最后谁的牌最多谁就获胜?……不仅让学生复习了表内乘除法和运算顺序,还极大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领略了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特点外,还有应用广泛特点。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教学时应该尽量使问题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时刻注意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如我在教学《时、分、秒》时,学校忽然停电了,闹铃不响了,大家不知道下课没有,于是我就说道:我们是9时25分上课的,一节课40分,现在是10时7分,你们算算看下课了没有?既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相得益彰。
  三、小组合作,有效学习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處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因“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发受到老师青睐。我在教学《旅游中的数学》时,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合理分工:有的学生当导游,告诉大家离目的地还要多长时间;有的学生租房子和负责景点门票,有的学生负责午餐搭配……采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实现了优等生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从中得到锻炼、学困生更多得到帮助,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口头表达、自学思维、合作能力都有提高,促进了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公平竞争的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可见,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四、师生融洽,活跃课堂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主要靠语言,教师语言情感的流露,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学生们会随着你富有激情的语言进入兴趣之中、随着你鼓励多多的语言投入认知之中,随着你赞扬不断的语言沉浸成功之中。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除要通俗准确、清晰精炼、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更要亲切自然、富有童趣、富有情感、具有激励性,低年级学生心灵脆弱,教师过多地指责和过高的要求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削弱他们的创造劲。所以,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人格、选择、个性,尽量采用你真棒、再想想、谁有更好办法、你能当一名合格的邮递员吗……等富有激情的语言关心学生,多给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投入积极学习之中。
  五、自主探究,体验创新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结合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经典学说和实践,可以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其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六、教学反思,更有成效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时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这就要求教师每上完一节课要深入剖析反思,认真总结,找出规律,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保证学习兴趣,善于创造条件,才让教学准备的预设更加全深多元、富有弹性。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课改的实施,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小学音乐有效教学逐渐成为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目标。如何使小学音乐的教学更高效是达到新课改教育目标的热门课题。作为一名当代的音乐教育者,本人在工作实践中也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为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笔者总结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一生受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后来的学习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生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坚持可接受性原则,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好渗透的程度,注意将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
摘 要:对于新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素养。中华是文明古国,崇尚读书是我们的民族优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知识整合能力,群文阅读就是帮助学生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把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再结合教育改革新形势,最终使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主二展”;群文阅读  有效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众望所归,群文教学也不例外,如果学生把散乱的知识信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完全成本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变动成本法在S企业中的应用,
摘 要: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而数学语言就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掌握好数学语言是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规范性和通用性的特点,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所以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其实质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语言;培养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发展尚不完备。具体来说:一是说话的完整性不够。二是说话的准确性不够。三是说话的简洁性不够。而且,学生习
目前谈到教育,热门的话题不是“素质”,便是“创新”,这无疑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然而面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又如何去创新,应是我们思考的深层次的问题。什么是创新精神?其实,創新精神是人们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以不循常态、独辟蹊径为标志,这种不满足于既有状态而着力开拓的思维方式,就是创造性。在创新活动中具备的这种能力也就是创新能力。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历史
摘 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高效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体育科目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教学学科,实践活动可以利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开展体育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创新化的体育测验和体育活动,观察学生的体育水平,平时多和学生交流,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要符合学生所处阶段的发展规律,达到
摘 要:受到中国国情和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以高考英语成绩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忽视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学生也错误地认为英语学习只要在书面上学好英语能够应付考試就可以了。学生们不能真正把所学的英语运用到实际交流中,不知道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出现了盲目应付英语考试的弊端,导致了英语口语落后的面貌。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英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信息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