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ovenor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波(1975-),女,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发生的52例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资料。
  结果:共发生52例(6.45%),其中急诊16例(30.76%),择期36例(69.23%),择期明显多于急诊(P<0.05),在52例SHS中,巨大儿9占(17.3%),双胎妊娠2例(3.84%),肥胖8例(15.38%),其余33例占(63.46%)。
  结论:各病例经吸氧,倾斜手术台,向一侧推移子宫,补液等处理后血压回升,5例(9.6%)经以上处理后效果不佳时,给予麻黄素15-20mg静注,迅速娩出胎儿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治愈。
  关键词: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妇产科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264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89-02
  仰卧位低血压综台征(supinge hypotensive syndrome,SHS)是足月妊娠孕妇仰卧3-7min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致回心血量骤然减少,心搏出量下降,患者出现心慌、气促、胸闷、头昏、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脉搏细弱、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和休克等症状[l]。目前硬膜外麻醉已成为剖宫产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剖宫产术中并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可导致产妇子宫胎盘血流急剧下降引起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严重者可危及母儿生命。现回顾分析我院近年发生的52例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行剖宫产术806例,全部采用硬膜外和腰麻。其中急诊宫产480例。择期剖宫产326例。
  1.2诊断标准。产妇取仰卧位时出现心慌、气促、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血样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和休克等症状,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进症状减轻或消失。
  2结果
  2.1SHS发生率。共发生52例(6.45%),其中急诊16例(30.76%),择期36例(69.23%),择期明显多于急诊(P<0.05),在52例SHS中,巨大儿9占(17.3%),双胎妊娠2例(3.84%),肥胖8例(15.38%),其余33例占(63.46%)。
  2.2治疗。各病例经吸氧,倾斜手术台,向一侧推移子宫,补液等处理后血压回升,5例(9.6%)经以上处理后效果不佳时,给予麻黄素15-20mg静注,迅速娩出胎儿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治愈。
  2.3SHS对新生儿的影响,Apgar评分1分钟8-10分45例,4-7分6例,3分下1例。SHS潜伏期(指采取仰卧位到SHS出现的时间)最短的病例可在1分钟后发生,最长者达25分钟发生,大多在5-12分钟左右发病。Apgar评分在4-7分6例病例均经抢救新生儿Apgar评分转为l0分。有1例双胞胎,其中一新生儿剖宫产娩出后Apgarp评分1分,抢救无效死亡。胎儿的代谢需依靠充足的动脉血进行灌注,母体血压降低的初始阶段,胎儿发生代偿性心率增快,随低血压时间的延长,胎儿摄取氧不足,代偿失调,心率下降,但如同时出现胎盘早剥,缺氧状态不能及时纠正,可出现胎儿致残、致死等严重后果或死亡。
  2.4统计学处理。率的检验用X2检验。
  3讨论
  妊娠晚期孕妇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体对下腔静脉产生不同程度的机械性压迫,甚至完全阻断下腔静脉,致使下肢及盆腔静脉血液回流受影响,回心血流受阻,心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血压下降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影像学研究报导临产孕妇仰卧位下腔静脉受阻率达90%以上。有人称此综合征为体位性休克。大多数接受硬膜外麻醉的择期剖宫产患者和急诊剖宫产患者在取仰卧位时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腔静脉受压,但多数孕产妇可凭借外周阻力增加,良好的侧支循环(奇静脉,椎静脉等)及良好的心肺功能代偿使回心血量及心搏量无明显减少,从而避免了SHS发生。从我院近年来发生的SHS中显示择期剖宫产更容易出现,原因择期剖宫产患者无阵发性子宫收缩,子宫血流量充足,子宫体积及重量较大。急诊剖宫产时,多数孕妇已临产,多数胎头已衔接入盆,子宫体沿产轴上举,减轻了对下腔静脉的压迫,较少发生SHS,即使发生程度也较轻。进入活跃晚期后极少发生SHS,原因是孕妇的交感神经紧张亢进,血管阻力增强,阵发性宫缩可使子宫血流量及容量间断性减少。另外产程中孕妇呼吸深快,胸腔内静脉压转为负压,有利于静脉回流。SHS在硬麻外或腰麻时发生率高,约10%左右,而局麻下剖宫产率为2.04%,原因是硬膜外和腰麻能阻断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交感代偿机能减弱或消失,麻醉平面以内的血管扩张,血液淤积、滞留,循环血量不足,循环代偿能力削弱,减少了回心血量及心搏输出量,当麻醉阻滞平面过高或范围过大时,可导致广泛的皿管扩张,增加SHS的发生率。另外麻醉后腹肌松弛,对子宫的支撑作用消失,子宫借自身重力作用和腹内压的改变,使下腔静脉遭受机械性腹主动脉下段也可不同程度的受压迫,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等发生SHS的几率更增高。
  4预防对策及治疗
  4.1入手术室后仔细询问病史,如平时仰卧位时或行B超检查时是否有慌、气促、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如有上述症状,手术时应将右臀垫高,向左侧倾斜15~30度,或将手术台向左倾斜15度,下肢缠弹力带或抬高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2术前从上肢静脉快速输入500-1000ml平衡液,液体可直接经上腔静脉入心脏,能有效地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血量,对SHS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3避免不必要的高平面麻醉,控制麻醉平面在T7.8为宜,不可超过T6,母体血压需保持在13.33Kpa以上,这样才能维持胎儿血循环。
  4.4产妇应常规吸氧,提高母体及胎儿氧分压。
  4.5升压药在发生SHS时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应用,常用麻黄素15-20mg静注。
  4.6病情允许及早剖出胎儿解除压迫,一般在血压未纠正前不宜急于手术,手术操作轻巧发避免牵拉刺激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l]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36
其他文献
谭毅菁(1973-),女,本科,临床医学检验副主任医师。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特点。  方法:总结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95例资料,对检测出的G6PD缺乏合并黄疸患儿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与新生儿性别关系,另计算G6PD缺乏与黄疸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95例黄疸患儿中有60例为G6PD缺乏,其中男性G6PD平均水平为(2.9±1.1)U/gH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减少心脏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28例外科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选择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628例患者中75例患者发生心脏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肺部并发症的术后危险因素包括女性(OR=1.09),吸烟(OR=1.65),冷心脏停搏液(OR=1.78)需要血管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8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人使用贝那普利,治疗组43人使用贝那普利与前列地尔。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2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含量与24h尿蛋白含量变化。  结果:两者治疗前尿微白蛋白与尿蛋比较分别为t=0.0321(P=0.9745),t=0.88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95例肩袖损伤老年患者分成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治疗,同时对对研究组的患者实行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肩关节运动功能。  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肩关节功能差别不明显,治疗后都有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的促进老年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58例,将其分成实验组78例,对照组80例,为实验组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为对照组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预后。  结果:①手术情况:比较术中出血量,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120g,采用连续硬模外麻醉)。  1.2.1TKRP术。置入电切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成效。  方法:以126例2011.6.1~2012.6.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以上患者所采用的降压治疗方式均是药物治疗联合生活方式调整,治疗一段时间后,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以上126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治疗前的平均舒张压与收缩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7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合理划分成行营养支持治疗的观察组和行标准饮食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水平和血气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营养水平与血气分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目的:对10例重叠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方法:以我院2010年10月1日-2012年10月1日收治的154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重叠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0例,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44例,对两组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检测和针对性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统计数据,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重叠感染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2010年7月—2012年9月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30例。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不用外固定,拆线后即允许扶拐下地负重行走,无切口感染、延迟愈合及骨髓炎发生,术后早期做关节锻炼,于3周左右膝关节恢复至术前活动度。  结论:带锁髓内钉具有适应症广、并发症少、愈合快、感染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关键词:带
期刊
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CT检查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5年5月至2013年10月诊治原发性肝癌患者150例,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肝癌CT分型为巨块型107例(71.33%),结节型26例(17.33%),弥漫型17例(11.33%),CT诊断率为100%。  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可对原发性肝癌特征予以直接反映,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