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谟项目对我国学生国际交流的启示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
  “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Erasmus Mundus Programme)是欧盟发起的一项高等教育交流计划,是“伊拉斯谟计划”项目的延伸与扩展。1987年开始实施的“伊拉斯谟计划”,也称“欧洲大学生流动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学生的交换流动,优化欧洲各国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增强欧盟在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地位。
  自2004年实施以来,“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已顺利开展两期,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该项目第一期已完成,第二期于2009年启动,将于2013年结束。以2008至2009年为界,“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在执行期内根据实施经验对目标和实施策略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调整。
  2004年至2008年的第一期项目主要关注四个领域:其一,建立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Erasmus Mundus Masters Course),至2008年末共提供了103门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其二,提供伊拉斯谟世界奖学金,资助第三国(非欧盟成员国)的优秀学生和学者到欧盟高校交流学习;其三,鼓励欧盟成员国高校与第三国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三年以上的合作关系,推动学生及学者的交流活动;最后,加强欧盟高校与第三国高校在学分学位互认及促进学生流动方面的合作。
  二、对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启示
  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对我国刚刚起步的学生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提供了很多经验借鉴。从宏观上看,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我们已经熟悉市场经济中的“分蛋糕”,每个参与者都试图得到一块更大的蛋糕。面对欧盟“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中慷慨投入,及对第三国教育的帮助与扶持,一部分人产生困惑——为何欧盟把自己的蛋糕分给第三国,为何让第三国的学生与学者享受欧盟成员国提供的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是作为公共产品而存在的”(李岩松,2009)。和市场经济中“分蛋糕”不同,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是把蛋糕做大的过程,关注的是整体提高和受益面的整体扩大。每个参与者都可以从合作中优化自身教育资源配置、扩大教育辐射面、扩大文化输出并增强文化认同。这正是我国在推动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时应秉持的理念,正视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特质来提供高质量、大范围的学生国际交流服务。
  从微观层面来看,“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在制度和操作层面都提供了诸多借鉴。
  (一)签订学习协议,保证学习的连贯性
  在该项目中,参与的学生、学生的母校和接收学校三方会在学生交流开始以前,根据学生的教学培养计划,共同签订一份“学习协议”(Learning Agreement),以此为依据制定学生的交流方案。“学习协议”一般明确规定学生的课程范围、在母校及接收学校应该就读的学时及应该获取的学分,以及论文的指导情况等,并需要获得学生、学生的母校和接收学校三方的一致同意。“学习协议”的制定个性化地确立了每个学生培养过程的标准,为学生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的连贯学习提供了保障。在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操作中,“学习协议”的签订能够很好地衔接国内外高校的教学工作,保证交换生整体教学计划的实施。
  (二)引进欧洲学分转化系统,保证交换学习的互认性
  “伊拉斯谟项目”早在1989年就已引进欧洲学分转化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该系统规定,全日制欧洲学生,不论所在国家、教育质量、教育等级,每学年应学习1500–1800小时,相应获得60个ECTS,即每一学分对应25至30小时的学习;每门课程成绩分为七等,其中最后两等为不及格。该系统的认可和推广为各国高校相互承认学分、学历文凭及学业年限提供了依据,确保学生学习成果的互认性,进而保证了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操作中,交换生回国后的学分互换是目前的一大瓶颈,即交换生的学分转化缺乏制度保障。由于国内与国外学分体制的差异性,在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很难保证交换学习的互认性,进而影响学分转化。
  (三)促进课程开发,保证交换学习的适用性
  该项目与其他交流项目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独一无二的特色。不论在硕士层面还是博士层面,均十分看重对联合课程的开发与设置。项目的第二期执行中,共开发了150个联合硕士学位课程项目和35个联合博士学位课程项目。一方面,对各高校课程资源的重新组合真正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新开设的项目往往关注交叉学科、前沿学科,体现课程设置前沿性的同时保证了交换学习的适用性。因而,联合课程的设置为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通过鼓励各参与高校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立一批世界一流水准的硕士或博士课程,一方面能增加大学本身的实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为交换学生提供了更优质、适用的教育。
  (四)提供奖学金,确保优秀学生均有参与的可能
  该项目通过严格、公正的选拔,对第三国的优秀学生和学者提供丰厚奖学金,一般覆盖其学费、生活费、保险等,并在申请时对女性、家境不好的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在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实施中,虽然大部分交流项目双方高校已约定互免学费,但由于国外较高的生活成本,很多家境一般、困难的学生仍极少有机会参加到国际交流项目中。“伊拉斯谟世界奖学金”的设立具有极好的参考作用。
  总的来说,在具体推动我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时,可以从“伊拉斯谟世界窗口项目”的成功实施中寻找到很多有益经验,如我们项目急需建立连贯的培养机制、学分互认机制、奖学金机制,并在课程设置领域广开思路,积极开设联合课程,以保证学生国际交流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岩松.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新趋势——大学国际联盟的产生及其影响[J].
  [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153-157.
其他文献
目的:中药清火败毒饮方(Qing Huo Bai Du Yin,QHBDY)灌喂SD-大鼠的血清干预烧伤血清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观察其对早期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
研究背景: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子宫良性疾病,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所致。以痛经、月经量增多、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子宫全切术和药物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两种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组织因子(TF)在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研究方法:每只大鼠随机将一眼作为试验组,另一眼为
2011年6月16日,全国33家报业集团代表齐聚浙江杭州。西湖论剑、协同探索,问道中国报业集团转型升级。会议设三个分论坛,覆盖目前报业发展“全媒体”、“产业化”、“体制创新”三大关键词,有思考、有困惑、有成绩、有不足,更多的是对中国报业未来发展的执着与肯定。   本次会议,《传媒》杂志也派出自己的记者参与报道,经过编辑部后期约稿、整理,将会议精华进行集纳,力图充分展示会议成果以飨报业同仁。  20
在每一个学习活动的环节上,都要考虑到如何组织全班学生参与到问题的研究上来,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活动;尽可能多次创造分数,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要思考什么,怎样解决在交流中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提出不同见解,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一问一答”了,从而真正做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提高。  思考一:“开放的教学”唤醒了学生的创欲  在新课程全面发展时,我们的教学方法就应冲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拓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手术入路选择及显微手术操作技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前DSA或CTA确诊,
研究了采用空间分集技术补偿机间激光通信链路中的大气湍流影响。基于直接相干探测接收分集系统模型,分析了最佳合并(OC)接收分集的功率增益和中断概率性能,并与等增益合并(E
第一部分子宫扩散加权成像磁化率伪影与肠道准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肠道准备对子宫扩散加权成像磁化率伪影的影响。方法:将60名健康女性受检者(23-45岁)随机分为两组(无
【摘 要】高校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功能。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宿舍文化作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其作用正日益凸现。本文以某学院宿舍文化节为例,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宿舍文化和学风建设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当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构建先进的宿舍文化,大力推进学风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宿舍文化 学风建设 实证研究 措施  一、高校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个非常常见而又严重的临床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直到现在仍然缺乏一个可靠的能早期诊断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