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全民伊拉斯谟”项目述评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s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欧债危机、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劳动力市场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欧盟委员会公布了集教育、培训、青年和体育为一体的“全民伊拉斯谟”项目。该项目在继续推进以往各类项目的同时,将重点资助学生流动、项目合作和政策改革,具有申请程序简单、资金投入大、合作力度强、受益人数多、系统性强等特征。这对推动欧盟现代化教育和培训制度的改革、欧洲内部各成员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互动、劳动者文化素养与技能的提高,以及欧元区既往经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欧盟;“全民伊拉斯谟”项目;学生流动;项目合作;政策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6-0082-06
  作为欧盟的核心教育政策,“伊拉斯谟”项目(Erasmus Programme)不仅在应对危机和解决青年失业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机构间的跨国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该项目自1987年推出以来,已资助了约300万名学生和工作人员出国学习、任教或进行工作实习,极大地推动了欧洲教育的国际化。
  时值“伊拉斯谟”项目实施25周年之际,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新一轮的“全民伊拉斯谟” 项目(Erasmus for All Programme),是欧盟委员会计划于2014年开始实施的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方案,以及2014~2020年度财政预算框架的一部分,计划于2014~2020年间将27个欧盟成员国中接受跨境教育的学生数提升两倍。“全民伊拉斯谟”项目将重点围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以及培训教育等领域设项[1]。旨在通过将当前分散于教育、培训、青年及体育等领域的七项国际教育方案,融合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性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希望通过此举重新焕发欧洲国际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同时也寄希望于通过教育先行推动经济领域的进步。
  一、“全民伊拉斯谟”项目出台的背景
  (一)欧债危机的影响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消散,欧盟各成员国正深陷债务危机而难以自拔,在这场金融灾难面前,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亦深受影响[2]。欧洲各国入不敷出的公共财政,对教育和培训的预算支出也产生了很大压力。然而,“提高教育业绩可以产生巨大的长期回报并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因此在进行政策改革的同时仍需要有明智的投资,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3]。在此背景下,欧盟委员会提出“全民伊拉斯谟”项目。作为“欧洲2020战略”框架的一部分,“全民伊拉斯谟”项目的发展重点是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促进项目间的合作,使人才培养集中于提升欧盟整体附加值的层面,从而使教育的跨国流动投资产生超值收益。由此而言,新项目的开展不仅是振兴欧元区各国经济的有效手段,同时投资教育而带来的长远文化收益亦将使未来的欧洲受益匪浅。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时代需求
  历史上,国际化一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内涵[4]。因而,惟有不断创新方可保持与时俱进。大学自其在中世纪于欧洲诞生之日始,便由于基督教义的“普适性”而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化特征,但限于宗教因素的影响,“中世纪的大学充其量只能是欧洲基督教世界的跨境(Cross border)学术组织”[5]。时至今日,宗教对于大学教育的影响程度已渐趋式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代性特征表现得愈发明显。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交互关系错综繁复,人才、资源、信息的跨区域流动更趋频繁,高等教育在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因素的推动下,其内部结构与运行机制亦不断发生变化。为使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准能够与时俱进,继续保持其一如既往的领先地位,必须对旧有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进行更新。欧盟约有4000所高教机构,学生超过1900万名。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数量和类型、学生人数都大幅增加,但教育经费、管理结构和课程设置却未能同步跟进。高等教育未能提供充足的合格人才,以有力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同时,欧洲的竞争对手,特别是正在迅速增加高教投资的新兴经济体正在赶超欧洲[6]。因而,面对新一轮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实现旧有国际化教育政策的变革迫在眉睫。
  (三)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素养的新需要
  “欧债危机”不仅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也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与调整经济结构相伴的是市场对劳动力自身所具备技能需求的转变,劳动者必须掌握新的技能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随着大量高技能岗位需求的增加,低技能岗位需求有不断减少的趋势。据估计,到2020年,欧盟有近35%的工作岗位需要具备较高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员工。据此,欧盟已经采取了经济增长和就业协调一致的战略,即“欧洲2020战略”,并将教育和培训作为此策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该战略的一个总体目标是将高等教育水平从目前的32%提高到40%[7]。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教育和培训比以往的创新力、生产力和增长力显得更为重要,因而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确保教育与培训系统能够满足劳动力市场日益增长的知识和技能需求[8]。而“全民伊拉斯谟”项目中的相关措施和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欧元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二、“全民伊拉斯谟”项目的主要内容
  (一)“全民伊拉斯谟”项目的基本概述
  “全民伊拉斯谟”项目与当前欧盟所实施“伊拉斯谟”项目的主要目标一致,旨在改进民众的基本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并支持教育与培训的体系现代化。该项目将目前欧盟在教育、培训、青年和体育四大领域所实施的七个项目融为一体,详见图1,并统冠之以“伊拉斯谟”的品牌,将欧盟各类国际教育项目重新整合,使得每一个具备资格的公民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国际教育服务。这一计划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欧洲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综合实力,还进一步增强了“伊拉斯谟”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图1 “全民伊拉斯谟”项目包含的具体项目
  资料来源:Erasmus for All: Investing in Europe’s Education, Training and Youth[EB/OL].http://ec.europa.eu/education/erasmus-for-all/index_en.htm.
  “全民伊拉斯谟”项目计划于2014年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将大幅增加专项资金拨款额度,以促进人们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其投资教育和培训的一个落脚点在于开启民众的潜力,而不在于他们的年龄和背景,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实现个人发展、获得新的技能以及增强个人的就业前景[9]。该项目的受益人数较以往各类项目将增加两倍多,达到500万人,主要惠及大学生、高职学生和教师等,详见表1。
  表1 当前项目受益人数与“全民伊拉斯谟”项目受益人数对照
  资料来源:Erasmus for All: 5 Million in Line for EU Funding[EB/OL].[2012-05-18].http://www.nrto.nl/?news=erasmus-for-all-5-million-in-line- for-eu-funding.
  (二)“全民伊拉斯谟”项目的革新项目
  与以往各类项目相比,“全民伊拉斯谟”项目在继续推行学生流动(Learning Mobility)、合作项目(Cooperation Projects)、支持政策改革(Support for Policy Reform)等已有项目的同时,还提出许多革新项目。一是欧洲投资银行集团设立的新贷款担保计划,即伊拉斯谟硕士生贷款担保计划,将使33万全日制硕士生受益。二是由2000家教育机构和企业合作创建200个知识联盟以及由2000家高等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和企业合作创建200个部门技术联盟,以此来提升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10]。同时,还有11.5万个机构或组织参与教育、培训、青年活动或其他项目,他们将获得一定的资金以设立和发展2万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1],从而更好地开展项目间的联合,推动经验和技能的互通。可以看出,为实现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全民伊拉斯谟”项目不仅增强了高层次人才参与项目的热情,并且其合作目标更多地指向了教育和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而知识与企业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也必将使欧洲经济领域获益颇丰。
  (三)“全民伊拉斯谟”项目的优先行动
  “全民伊拉斯谟”项目优先资助以下三个行动,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欧盟成为世界范围的榜样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引领者。
  行动一:增加到国外学习的机会。该项目将提供多达500万个到国外教育和培训机构流动学习的机会,主要包括:职员流动,特别是教师、培训人员、学校领导、青年工作者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学生流动,包括高校学生流动(联合学位或双学位)以及职业教育和培训学生的流动;伊拉斯谟硕士学位流动(Erasmus Master Degree Mobility),主要通过一种新型的贷款保障机制来实施;青年流动,包括志愿服务和青年交换[12]。通过这些项目,欧洲学生将可在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培训或教学,而非欧洲学生和教职员工也将获得更多在欧洲教学、研究和学习的机会。由于该项目跨出了欧盟的界限,将在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吸引力的同时,支持和促进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行动二:鼓励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该项目鼓励教育机构、青年组织、商业界、地方以及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知识联盟和部门技术联盟的形式在教育和培训机构间建立大规模的伙伴关系和业务,鼓励建立信息技术平台和加强能力建设[13]。同时,鼓励在教育、培训和青年活动的革新,以促进其就业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提升。
  行动三:支持政策改革与政策合作。该项目将重点关注以实效为基础的政策制定和实践交流。其支持的具体内容包括:“欧洲透明度工具”(EU Transparency Tools)(包括学分转换积累制度、学位学历资格框架等)、跨国研究(Cross-country Studies)、高等教育领域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以及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哥本哈根进程”(Copenhagen Process)等[14]。同时也支持开放的协调方法和政策对话(特别是与第三国、国际组织等),加强欧盟国家与非欧盟国家的政策合作。
  三、“全民伊拉斯谟”项目的主要特征
  较之以往的各类项目,“全民伊拉斯谟”项目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和革新,总体而言,该项目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申请程序简化,提高了申请效率
  “伊拉斯谟”是一个被公众广泛认可的名称,并常常把它与留学和欧洲合作紧密相连。通过建立这种融合的单一项目(即“全民伊拉斯谟”项目),可以避免因多种名称引起的理解混淆,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伊拉斯谟”已有的品牌效应和世界知名度来吸引更多的关注,尽可能做到“全民”知晓[15]。“全民伊拉斯谟”项目旨在提供一种更为一致的教育和培训方式,其将取代终身学习项目、青年行动项目以及5个国际合作项目,主要目标仍将是促进流动性、提高就业技能和促进欧洲高等教育的现代化[16]。这种项目间的融合简化了项目的申请程序、提高了申请和筛选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各类项目之间的重叠。
  (二)经费投入增加,提高了项目实施的保障
  “全民伊拉斯谟”项目计划于2014~2020年间拨款190亿欧元,这相对于2007~2013年的拨款额大幅增长了70%左右[17],与此同时,该项目2/3的资金将用于流动性补助[18],其资助的主要对象包括欧盟和第三国(以邻国为主)的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师、青年工作者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提供更多出国学习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其技能水平、个人发展和就业前景[19]。由此可见,欧盟希望通过大幅增加对高等教育流动经费的资助,为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面开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一举措的实施,不但有助于提升欧盟各成员国教育领域的整体实力,而且对于未来欧盟科技研发水平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三)合作力度增强,为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平台
  “全民伊拉斯谟”项目着重强调人才培养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与经济领域的联系也更加密切。该项目将具备一个流线型实施框架,无疑将提高行事效率,同时还意味着学生、培训者、教师和其他相关学员将得到更多资助;不仅简化了申请程序,也为参与者提供了切实的经济效益。为促进革新、增强学习者的受雇能力,该项目将通过大比例的跨国工程项目加大与企业间的合作力度[20]。与此同时,由于继续接受教育或培训可以获得丰厚的资助,必然激发人们参与新项目的热情;而作为一个整体,个人收益的增长也必将为欧盟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好处。
  (四)受益人数扩大,为学生的国际流动提供机会
  融合之后的“全民伊拉斯谟”项目,将通过任何一项在教育、培训、青年和体育领域的公共和私人活动,对所有学员和培训者开放,其辐射范围将更加广阔(涉及范围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志愿者和青年交流、海外实习、联合学位、教职工流动等),受益人数较之以往也将大幅增加,达到500万人。受益人数的扩大,为学生的国际流动提供了大量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个人发展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五)项目系统性增强,为整体作用的发挥提供条件
  与既往单一指向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相比,“全民伊拉斯谟”项目有着更深层次的系统性和指导性,作为整体的功能发挥作用。“全民伊拉斯谟”项目在继续推进学生、教师的国际化流动,国际科研项目合作以及教育、教学政策改革的同时,亦重视加强以往各个部分项目之间以及各部分项目与社会各领域之间的协调性,使得项目不单指向教育领域,同时还将项目的目标重点加以引导,惠及经济与就业等领域。对各类别项目加强宏观层面的指导,推进项目的开展与社会各领域发展之间的协调,使之相辅相成,同进同退。
  四、思考与借鉴
  “全民伊拉斯谟”项目,包括以往欧盟所提出的“伊拉斯谟世界”项目、“博洛尼亚进程”等,强调各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国留学生的学历认证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学生在欧盟国家的国际流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工作开展顺利,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水平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留学生人数在高等教育的整体规模中还只占很小比重,而“全民伊拉斯谟”项目中学生流动、政策改革等方面的举措,可为我国学生流动、留学机制改革等实践层面提供有益借鉴。
  (一)有益于提升个人的就业能力
  欧盟“全民伊拉斯谟”项目的提出将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获得到国外接受培训和技能发展的机会,以提升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就业前景,同时出国留学也能增强其语言技能和适应性。研究表明,学生在国外接受一定时期的学习,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更能胜任一份国外的工作。该项目也非常强调非正规学习的重要性,因为获得一份工作不仅仅需要拥有文凭,雇主们越来越重视通过志愿服务等非正规学习掌握的技能。实际上,大约有75%参加欧洲志愿服务的人表示,正是由于这种经验的获得,大大改善了他们的职业前景[21]。
  (二)有利于提高本国或者地区教育服务能力
  欧盟通过“全民伊拉斯谟”项目,有望重新打造对外教育服务的强势地位,从而使欧洲在争夺国际高素质人才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人才流失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开放,欧洲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冲击,这不可避免地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人才回国政策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三)有助于终身教育的实现
  欧洲成人教育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Adults,EAEA)也对“全民伊拉斯谟”项目的公布做出了回应,他们表示:该项目主要是一个高等教育和学生流动的项目,如果要全力支持“欧洲2020战略”,那么当前该项目的提案就需要重新平衡。在欧洲,有成千上万的低技能或低资质的人,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社会学习中。EAEA认为,欧盟应该在这些群体身上投入更多的关注以及政策支持等,使该项目在重视终身学习方法的同时,能够真正做到“为了全民”[22]。
  总体来说,“全民伊拉斯谟”项目是欧盟委员会在欧洲经济环境极为复杂的形式下做出的综合决策,其将以往分散的各类项目进行融合,统筹考虑了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力图通过“人才强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前进,恢复欧洲经济区既往的繁荣。该项目反映了“欧洲2020战略”中所提出的智能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的优先发展目标。特别是该项目将侧重点放在降低早期学校辍学率和增加30~34岁学生完成高等教育的数量上[23],有效地践行了终身学习理念。然而,欧盟的“全民伊拉斯谟”项目究竟会对欧盟产生怎样具体而实际的影响,尚需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但该项目中的某些战略性以及前瞻性措施和理念,对欧盟成员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一发展模式为金融危机后期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良好参照;而单就项目本身来讲,“伊拉斯谟”自其形成之日肇始,便一直是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标杆,而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来讲,这一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是长久累积的经验都无疑是绝好的他山之石,因而相信在学界的努力引介与研究之下,其定可在中国大地上起到攻玉之效。
  参考文献
  [1][10][11]欧委会推出“全民伊拉斯谟”计划[EB/OL].[2012-01-12].http://www.chinamission.be/chn/omdt/t895209.htm.
  [2][美]菲利普·G. 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变革的国际趋势[M].蒋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7.
  [3]European Commiss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 Smart,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Europe[R].Draft 2012 Joint Report of the Council and the Commi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uropean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ET2020).   [4]侯定凯.象牙塔是平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0.
  [5]顾建新.跨国教育发展理念与策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42.
  [6][14][15]江洋.欧洲推出“全民伊拉斯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12-01-31.
  [7][9][20][21]European Commission.Erasmus for All:Investing in Europe’s Education,Training and Youth[EB/OL].[2012-06-06].http://ec.europa.eu/education/erasmus-for-all/index_en.htm.
  [8][12][13]European Commission. Erasmus for All: The EU Programme for Education, Training, Youth and Sport[R].Brussels,2011-11-23.
  [16]New Generation of European Programmes[EB/OL].[2012-05-07].http://www.eaie.org/home/in-the-field/policy-advocacy/er- asmus-for-all.
  [17]Erasmus for All: Proposal for EU Education Programme as of 2014[EB/OL].[2012-05-01].http://www.nuffic.nl/home/news-events/news-archive/2011/november/erasmus-for-all-proposal-for-eu-education-programme-as-of-2014.
  [18][19]Erasmus for All: 5 Million in Line for EU Funding[EB/OL].[2012-05-18].http://www.nrto.nl/?news=erasmus-for-all- 5-million-in-line-for-eu-funding.
  [22]EAEA Response to the Proposal on “Erasmus for All”[EB/OL].[2012-06-01].http://www.eaea.org/doc/eaea/EAEA_erasmusforall.pdf.
  [23]EU Policy Update: Erasmus for All[EB/OL].[2012-05-28].http://www.assemblywales.org/12-007.pdf.
  Review on the Erasmus for All Programme of the European Union
  CHEN Yue1, ZHANG Yong-fu2
  (1. Research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2. Faculty of Education, Nor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impacts of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hanges of labor market,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proposed the Erasmus for All programme integrating education, training, youth and sports on recently. The programme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all kinds of previous programmes, meanwhile will emphasize to subsidize students mobility, project cooperation and policy reform. This programme has such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the simple application procedure, the heavy capital investment, the strong cooperation strength, the big number of benefited people and the strong systematic, etc. Meanwhil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of European Union, the intera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field between European internal members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employee’s cultural quality and labor skills as well as the recovering of economics of euroland.
  Key words European Union; Erasmus for All Programme; students mobility; project cooperation; policy reform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以改善锂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因单体电池差异性而造成过充过放现象为目的 ,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锂电池组均衡管理方案。在均衡电路上,采用能量非耗散型电路结构,以功率电感作
从专业教师的视角跟踪调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满意学生的素质为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诚实守信;基本满意的素质为专业素质和交际沟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国际移民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流动,在经济上能够实现二者的双赢;而世界体系理论强调国际移民流动会加深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不利于发展中
概述了高汞铜精矿的特性,分析了汞及汞盐对生产、人身的危害,通过工业试验探明了汞在铜精矿冶炼工艺流程中的走向及分布.
职业教育与民生息息相关,如何使职业教育让人民满意,需从宏观、中脱和微观三个层面做好工作。宏观视角: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要让人民满意。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力的体
与普通铁路隧道相比客运专线隧道跨度大,高度更高,隧道周边围岩塑性区和变形大,应力集中更严重,拱顶更不稳定。台阶法和交叉中隔壁法能较好的控制大变形,适合软岩大变形地段隧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