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思考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nl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院校招生数量连年增加,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企业用人需求高而不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给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各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增强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就业形势;实效性
  
  一、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形势
  高校连年扩招,2012年畢业生将达660万人,国内外经济走势低迷,用人需求减少,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自己专业所涉及的行业发展状况来规划和发展自己,就业竞争力差,就业指导工作增强效果迫在眉睫。
  二、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表象分析
  (一)毕业生自身的就业心态是就业指导工作的症结
  首先,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大多数毕业生不能正确区分“梦想”和“理想”,对工作秉持“位高、权重、钱多、事少”的要求,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通过对我校近1000名毕业生的调查,我们发现有70%多的毕业生选择到一线或沿海发达地区工作,20%多的学生选择回家就业,仅有5%左右的学生选择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对于薪金待遇,百分之四十的学生认为工资必须在2000元以上,才会考虑去该单位工作,不难看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主要要求是找个环境好,待遇好,轻松的工作工作岗位,过安稳生活,今后发展目标不在考虑范围之中。其次,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80%的学生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或没有想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职业发展方向不做谋划,而是随波逐流,顺其自然。
  (二)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大多数没有职业规划的专门机构设置。就业指导工作仅局限于就业目的、就业部门的有限人力,而大多数就业工作者都投入到联系、接待招聘单位,办理就业手续等事务性工作中,无法保证就业指导的质量,创业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咨询等方面工作成为空谈。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工作体系需要改革和完善和创新。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师队伍的水平不高
  几乎所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教师队伍是由就业处和各院系的学生工作者组成,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培训,专家化、职业化程度较低,对学生的指导仅停留在毕业指导上,对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就业指导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不完全实用
  缺乏完整的工作体系,缺乏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缺乏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仅限于政策宣讲,面试技巧,信息发布,就业手续办理等层面。和学生的职业定向脱节,对学生就业的功效不大,以至于学生对就业指导课没有兴趣。从方式方法上讲,授课方式单一,途径少,就业指导课的教材陈旧,缺少鲜活事例,联系实际少而乏味,难以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
  (五)没有形成连续、稳定,多源的就业渠道
  行业办学转制之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逐渐中断,高校在开设新专业时市场调研不充分,高校在就业市场中逐渐失去了主动性,部分高校没有稳定的就业渠道,造成对学生就业指导失去信任,甚至对就业指导产生抵触情绪。
  三、增强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就业指导不是学生的择业、毕业指导,而是指导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涯规划,指导学生在校四年发展、完善自己,其目的性、实效性、广泛性应与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形成全过程就业指导。全过程就业指导就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主轴,结合学生个人优势和特点,指导学生发展自己,培养自己适应社会和职业需求的核心竞争力。
  (一)就业指导应逐步由方法指导转变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大学生入学伊始,就应当帮助他们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指导学生要根据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在大学生活中根据自己的规划来充实,锻炼和提高自己,在掌握坚实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良好的道德素质,并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在毕业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导学生在不同的年级分别做到认识自我,职业生涯设计清晰可行;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迅速提升; 全面掌握专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把握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教育; 提升择业技巧与求职经验,就业观念正确,自信心足。以往的工作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只强调就业服务和咨询,没有从解决学生的求职择业的根本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帮学生正确审视自己,理性分析,合理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在毕业时则具备了绝对的就业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工作事半功倍,水到渠成,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落到实处。
  (二)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离不开领导的支持,要“场地、经费、人员”三到位,形成全员参与就业指导的良好氛围。就业指导部门人手不足,辅导员偏重于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设立就业指导工作教研室,逐步建立起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院系两级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既能研究就业和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能结合本学院的特点,组织培训专兼职教师,与时与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改善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还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特别是专业带头人的作用,因为专业教师和专业学术带头人最了解本专业所涉及的行业动力,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行业联系紧密,并因具有较高的专业学识而深得学生的钦佩和信任,就业指导工作效果当然显著。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增强就业指导工作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
  (三)就业指导工作与大学生实习实训相结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明确指出: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要结合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积极为毕业生联系、推荐实习和技能培训。通过实习、见习或培训,毕业生全面提高自己工程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并且能在实习或实训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求职择业中充分发挥运用发挥,胜过任何课堂的理论指导。
  (四)依据社会需求调整办学模式
  开拓就业市场,实现订单式培养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基础,面向企业需求培养适用的人才,这在某种程度上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裂隙,也确立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的目的性教育。比如订单式培养,学校在学生入学时,就已经确定了就业方向,学校按企业要求课设置程,这样学生学习就有了积极性、目的性,所学课程设置合理实用,学生毕业到工作岗位就能独立工作;校企联合培养,则是企业与学校共同设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学校重点传授理论知识,企业负责实习实训,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n+1”培养模式则更进一步,最后一年完全在企业生产岗位实习,学生提前进入职场。这些培养模式的调整着重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 是就业指导的真实实践课堂。
  (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塑造,关注就业困难学生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社团节、团支部节活动等,都是大学生历练自己,增长才干,提高自己的广阔舞台,是两课为基础的思想塑造的必要补充。要充分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和心理素质差,个人求职能力差的学生,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就业,这既是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四、结语
  高校应对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研究,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要把就业指导当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弥补思想教育的不足,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l-38.
  [2]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2.
  [3]陈莉.英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8(4):101-103.
  
  作者简介:
  高建华(1971—),男,辽宁朝阳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祎雪(1980—),女,辽宁盘锦人,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跨界水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往往会给水资源本身及相关国家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作为规制跨界水资源使用、保护和管理的国际法分支,国际水法应当确保水资源得到公平合理的使用,避
笔者提出了动机定制化下利用手机APP和在线网络平台进行大学英语词汇、阅读、听说等虚拟训练的方法并展望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企业激励机制要以人为本,切实根据人的生存、健康、娱乐、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不同阶段的需求层次,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将员工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
2013年,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率先推出了业界首部产业微电影《织城梦想》,讲述了一个女孩怀着“将大朗设计带向世界”的追梦故事。时隔两年,大朗再次触电上演穿越大片,第二部以大
在高中政治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记忆混淆、记忆不清的情况,而记忆是使学生充满生机与创造力前提,可惜记忆总是与遗忘相伴而行。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学会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
在新一轮西部开发中以成渝经济区和关中经济区为主体形成"西三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符合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也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该区域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
为保障牡丹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市国土资源局本着征地的基本原则对确定的31个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进行调研、测算,形成测算公式,并
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公立医院逐渐实现了医疗体制改革,对于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更加严格的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方面存在着
悬泉置位于现在安敦公路甜水井道班南侧1.5公里处的戈壁荒漠中,从考古来看,悬泉置有中转驿站和军事防御两大重要功能,是西域通往汉朝的一个重要的站点之一.并且它的地理位置
摘 要: 在初中教育活动中,无论哪门学科都应注重以学生的将来发展为教学重点,积极构建分析、研讨、合作、自主等多种学习模式,让学生健康发展,政治教学更是如此。本文对如何基于学生主体视角优化初中政治课堂作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有效对策。  关键词: 学生主体视角 初中政治课堂 优化策略  现阶段,社会对人才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为培养新型人才,提升国民素质,新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