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习作的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来说,习作是一门重要的功课。小学阶段的习作可以简洁地表述为: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习作如不是自主定题,不是自由发挥——日记或散文,那么它的创作过程必定是存在困难的,有些时候甚至是令人捉急与头疼的。心里有话写不出来,是何等的难受?习作如果加上时间的限定,个中滋味更是让人不能言语。成年人写文章尚且如此,更遑论小学生呢?本文打算就我校的作文教学作探讨,以求进一步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进而提升我校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习作编排;现状;原因分析;策略与建议;结语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219-02
  纵观小学语文的教学,所需努力教授的东西有很多。在这式样繁多,内容庞杂的教学内容中,习作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可以这么认为,习作较大程度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落实状况,它是学生语文素养程度的呈现。然而现实却是,学生虽知道习作很重要,但是却最不愿意完成这门功课,语文教师为此感到十分棘手。
  我们该怎样引导、怎样教会学生化解习作上的障碍,进而成功地进行习作甚至是创作呢?结合教育实践,我们做了如下探讨。
  一、小学习作训练编排情况概述
  从小学至大学的语文教育之整个体系中小学的作文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它是最初步的书面表达活动。这个起步阶段按传统的语文教学安排来看,分为低年级段、中年级段及高年级段。
  在这个过程中,习作的要求逐渐提升,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或者书写句式的造句,过渡到连词成段,最后达到连段成篇,有些体裁还有严谨的要求,如建议书、说明文等的撰写。
  多年的教学生涯告诉我们标准有了,可教师们的教学与操作并不如想象的简单。教师们的操作出现了问题,那学生的习作会不会因《新课标》对每一个学段的作文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而取得长足的进步,并乐意与善于习作呢?
  二、学生习作之现状
  我们制作了一份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调查涉及三至六年级的四個班——班级随机抽查,所涉学生总共212名。发放问卷212张,收回有效问卷212张。
  分析数据得知,小学习作教学阶段,学生对习作持重视的态度;作文的目的是较为明确的,但却具有外在因素的刺激性;学生在习作前后具有不同的心理体验,愿意写作并在写作的过程中能获得愉悦体验的学生占比过半;过半的学生觉得写作很难,写作的成败决定于其平日里对材料及好词好句的积累程度,这个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老师的习作引导与敢于写作,给学生起了重要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它们能带给学生重大的影响,学生对此秉持较高的期望值。
  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习作困境主要可以归纳为:知道要观察,但不会也不善观察,不积极记录生活,以致思路狭窄、材源枯竭;有写作内容但不知如何下笔;题材确定的情况下不会构思;不善积累,缺乏积累词汇的动力,以致不善表达。最终的结果是,习作的“乐”无以体现,习作成了棘手甚至是痛苦的功课。
  三、学生习作困难的原因分析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有本有末。拨开种种表象,结合我校上述困境,从调查中我们认为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不知道习作应该写什么
  习作是什么?一般性的认识为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换言之,习作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文化交流的行为,是人类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
  人们一般地认为,习作材料简称为“素材”。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从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又可表现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和间接的符号材料。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学生如果要写好作文,那么就要妥善地选择好可供运用的作文素材。结合调查,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二)不知道习作应该怎么写
  在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造成学生“不知道怎么习作” 的因素:
  1.老师设置障碍 人为拔高习作要求
  《新课标》中的作文要求关注了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表达的实际需要、个体的自主体验以及情感的自由宣泄。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作文教学,使《新课标》中的作文教学理念成了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境界。
  老师有特定的思维定势,忽视了学生的性情、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以成人的眼光和审美态度,对“好作文”定了条条框框的约束,极度拔高了小学生对作文的认识。结果学生越写越不愿意写,越写越不会写,越写分数越低,越写越感到害怕,最终趣味寡然,习作纯属应付了事。
  2.遣词造句的文字功底薄弱
  学生的人生经验有限,知识量词汇量不足,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致使作文时经常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有话说不出来。最终,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了一篇习作,也词不达意的。
  3.老师的指导纸上谈兵
  给学生布置各种各样作文题目的同时,能动笔习作的语文老师数量偏少,次数也不够。有些语文老师只作口头上的指导,有些老师的指导限于开头与结尾的构思,有些老师的指导限于片段的写作,有些老师教学语文多年、自己却从没有写过一篇示范文章。
  (三)不清楚作文为什么写
  当学生习作文成为了一种不是迫切需要的时候,反感习作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教师的作文教学也就相应地成了棘手的难事。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建议
  (一)指导学生选取习作材料
  众所周知,选择恰当的习作材料是习作的基础。怎样选择恰当的作文材料呢?   1.从材料自身出发,甄别其性质
  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或都应该写进作文中去。习作弘扬的是社会的真善美,针砭的是假恶丑。因此,习作时应当有针对性地选择真实的材料。这里所说的“真实”有两层含义:
  一是确有其人其事,真实准确。二是有合理的剪裁及必要的取舍。
  2.所选材料应服务于习作中心
  中心蕴含在具体的材料之中,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因此,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从中心的需要。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凡是那些与习作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对表现中心思想突出有力的材料就选用到习作中去,否则就舍弃。
  3.创造条件,积累习作材料
  学校和家长应秉着有益于教育的宗旨,除了大力鼓励孩子在阅读训练中积累材料,还应利用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带领孩子去社会去野外等见世面,领略和感受积极的、丰富多采的社会和自然生活,以便为习作文积累材料。
  (二)教给学生积累与运用词句的方法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老师不断地鼓励、督促和指导,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并恰如其分地给予运用与实践。
  1.积累字词 丰富词汇
  随时随地地查、记,并能摘句、造句,作为老师,应该耐心地对学生加以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学会积累。
  2.积累美文 内化运用
  鼓励学生把好词佳句摘抄在专门的本子上,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3.积累古诗文 沉淀底蕴
  每周背诵一首或两首古诗词,且不仅仅要把“字”背熟,诗文的题目、作者记住,还要大致懂得诗的内容与思想等。此外,老师能做的,就是接受学生的询问,提供一些读物或个人读书心得的推介。
  (三)参与进去 授之以渔
  1.尊重规律 不设障碍
  根据《新课标》,我们可以知道各个年级作文教学有不同的重点:
  低年级重在乐于表达,勤于写话;中年级注重留心观察,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有个性地表达,并逐渐养成根据需要主动表达的习惯。
  2.鼓励学生常写日记 勤于执笔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以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行日记的写作,注意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
  3.培养学生锤炼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老师可以从口头回答问题、书面回答问题、造句写片断等多方面进行文字训练;还可以通过练笔来培养学生锤炼语言文字的能力。鼓励学生经常练,反复练,最终实现表词达意生动形象、恰如其分地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4.教师勇于范写
  我们的大部分语文老师如果能设身处地理解学生习作时的困难,那不解与批评则会少很多。反复的叮咛比不上亲身的示范,言传不如身教。教师敢于写文章给学生看,无论是闲暇时的写就,还是同堂即时投影式的习作,本身就需要一份勇气与自信。教师如何选材,如何措辞,如何构思,如何行文布局,如何表情达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回归需要 了悟为什么而写
  前文的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当学生习作文成为了一种不是迫切需要的时候,反感习作就成了必然的事,教师的作文教学相应地成了棘手的难事。因此,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交际环境,把习作与生活结合起来,让作文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起来,就成了极为重要的事。
  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写好作文创造外在诱因,促成学生心里头涌起写作是自我需要的内部动机;应指导学生树立“我手写我心”的認识,把习作看作是自我需要与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之余,应鼓励学生经常性参加投稿活动,参加有益的作文比赛。学生在竞赛中获胜,有文章发表就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五、结语
  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走入内心,坦诚布公,以诚相待,以心换心是其属性要求。
  正如中央教科所潘自由先生是称赞于永正先生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作文教学实验一样——这样的训练,完全拜托了为作文而作文的无病呻吟,把学校语文课的作文教学过程与学生在教学过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富有特色的很有生命力的改革,无疑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我们五小的作文教学的也应该进行这样的训练,力争把为文学而习作、为作文而习作、为考试而习作的作风去除掉,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积极参联系起来,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使得教师乐于进行写作教学指导,学生乐于写作。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so.com/doc/741160-784537.html.
  [2]叶圣陶.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
  [3]张玉庭.成人化,怪谁?[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9.347.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癫痫患者通过托吡酯片单药进行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以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76例小儿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
小儿温热清灌肠液,主要是有石膏、连翘、鱼腥草、双花、芦根、竹叶、薄荷等多味药组成,治急症外感热病。既外感高热中具有风热或表里俱热证侯者,以小儿感冒,咳敕、乳蛾等病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常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SAP是AP中病情危重且死亡率较高
对于口服大剂量安定中毒的抢救,通常采用的是洗胃和支持治疗。也有报告称应用毒扁豆碱治疗有效,但临床依据尚不充分。本院急诊科于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期间,用纳络酮救治安
目的研究婴幼儿腹泻患者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腹泻
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社会保障水平的内涵、支出口径、测评方法及实证研究等四方面内容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述评,并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The socialization
自从八十年代初,陈佩斯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吃面条”起,就将小品这种正规戏剧院校的课堂训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推给了全国观众,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这种艺术形式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符合诊断标准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98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和热毒宁组,每组49
剧本是剧作家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挖掘某种社会生活,经过提炼、集中、概括和精巧的构思的个体性的创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