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世界的信念与学校中的忧郁情绪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mon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生而言,公平往往是他们心目中的好教师最应该具备的三个特点之一。因此,公平是学校中被广为讨论的问题。一方面,教师们都认为他们正在努力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常常抱怨他们受到了教师不公平的对待。例如,他们认为应该获得更好的成绩,或认为自己受到了过重的责罚。盖奇(Gage)和伯利纳(Berliner)1996年的研究指出,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经历会给学生的人格带来负面的影响,减弱他们的动机,并最终影响他们的表现。
其他文献
2004年2月,法国市场研究与民意调查研究所(CSA)为法国经济、财政与工业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2月,32%的法国人在居所中上网,这一比例比2002年10月提高了9个百分点。自1999年10月以来,在居所中上网的法国人的比例增长了三倍,上网率的提高得益于家庭购买电脑的不断增多以及法国人对于宽带网的迷恋。
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中,甚至在互联网上。成对出现的男女名字比比皆是,如“Romeo and Juliet”、“Mickey and Minnie”、“Adamand Eve”等等,不一而足。问题是:为什么男名总是更多地排在女名前面?这仅仅是由于性别歧视,
数百年来,中国一直认为自己不但在军事和政治上受到西方的影响,而且在文化方面亦是如此。西方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较之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而言,西方在此时期的发展更有活力,且在推行其观念方面更为积极主动一些。许多中国人感到中国已经衰落,因而开始探索民族复兴的途径。特别是,因为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为其带来诸多优势,西方的思想体系遂被认为是科学的,是西方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所在。而中国传统哲学因为没有促使中国得到同样的发展,其自信心及威信有所丧失。
如尼采所料,怀疑时代似乎的确是给刚结束的那个世纪贴的最好的标签之一。在法国,怀疑时代被用来刻画作家们对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小说的技巧与准则以及小说家过度的创造力的质疑。无论怎么强调这种哲学探究与美学质疑之间的一致性——尤其是思考知识与政治复兴的不可缺少的先锋概念——都不过分。的确,20世纪是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的世纪,但同时也是一个拒绝哲学、文学、文化、宗教或科学的传统规范的世纪。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改变了这个世界,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不断增加的迁移、旅游和劳工移民将我们与“他者”拉得很近。这些“他者”不再居住在某个遥远的国度,而是就在我们的镇上或者干脆是与我们相邻而居。在这样的一种信息社会中,网络对个人和团体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网络的作用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比如说,它可以消除不安全感和疏离感,但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种强迫和限制的效应,而且某个组织在结构上的排外性可能导致社会关系的紧张和社会不平等,甚至还会引起不稳定和暴力。
在整个美国及其各个种族与民族群体中,男女在经济上都不平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男性和女性接受教育和进入劳动市场的差别正在不断减少。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是如此,例如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和“门槛国家”(Schwellen-laender),性别的差异仍然十分明显。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nnizn tion,ILO)一直通过协议和建议的方式,努力消除就业中存在的歧视现象,不仅包括性别歧视,同时也包括少数民族歧视和宗教歧视。
性别与学术晋升(gender and academic promotion,2003~2005)是新西兰教育研究理事会的研究课题之一,课题的设计是以一所大学为背景,旨在考察新西兰大学中男性与女性教职人员在学术等级上的分布类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似乎更多的女性是处于低等级,而仅有个别女性占据高级学术地位。
在发达国家即将出现的以人口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人口变化,对社会保障与退休制度造成了很大影响。为了衡量不同人口变化因素对欧洲退休制度的影响,我们对欧洲7国(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与瑞典)到2050年的人口变化作了一些预测。
新闻业正在失去其对认真和道德高尚人士的吸引力,并正在变成另一种商业企业。媒体世界所追求的是“底线”这个目标,而非对民众的教化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