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皆有弊 应对需谨慎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s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口迅速增长,社会压力剧增
  人口迅速增长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过快增长将产生一系列的深远影响。
  1.粮食供给不足。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一些国家,粮食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低下,且呈下降趋势。粮食问题已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2.就业问题严重。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偏低,劳动力供给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与有限的就业需求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3.人民生活贫困化。突出表现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低下,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愈拉愈大。在农村有大量赤贫农民,在城市有大量贫困人口。
  4.妨碍人力资源的形成。当今发达国家有95%的妇女能够进入中等学校,享有教育和培训以及医疗保健的机会。但是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妇女入学率低,就业无保障,难以获得医疗卫生服务。
  5.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人口迅速增长,以及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包括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范围越来越大,水资源严重短缺,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环境污染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深等。


  例1 下图为我国部分年份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50年中( )
  A.出生率一直在下降
  B.死亡率一直在下降
  C.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
  D.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属于“高—高—高”人口增长模式


  B.1960年,人口总量比上一年少
  C.1980年,我国人口增加2亿多
  D.与1950年比,2000年自然增长率降低了约20%
  解析 (1)50年中出生率波动下降,死亡率先升后降,自然增长率在图中没有直接呈现出来,需根据出生率、死亡率进行计算。自然增长率也是波动下降,A、B、C选项错误。因选取的是部分年份,因此人口总数只能描述成呈上升趋势,而无法确定持续上升,D选项正确。
  (2)1960年,出生率、死亡率均高于2.0%,为“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A选项错误。1960年死亡率高于出生率,出现负增长,人口总量比上一年(1959年)少,B选项正确。缺乏比较对象,C选项错误。与1950年比,2000年自然增长率降低了约12‰,D选项错误。
  答案 (1)D (2)B
  二、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
  当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时,称为老年型国家,这样的社会称为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本质上是一种进步现象,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人口过度老龄化会引起一系列问题。


  1.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由于老年人越来越多,社会用于老年人口的财政支出日益增加,这就挤掉一部分本来可用于经济建设和教育的费用,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人口老龄化影响社会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其次,人口老化必然导致劳动力老化,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要求”,也不利于进行职业上和地理上的转移。再次,老年人口增多,由于收入相对降低,提供积累率不高,也会使消费结构不变,经济停滞。
  3.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医疗保健问题、精神孤独问题, [ 人口负担系数(%)][中国
  日本
  韩国][100
  80
  50
  30][年份][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都会形成各种社会问题
  例2 右图为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l00%】。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1世纪初,人口负担系数最低的为中国
  B.当前,日本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C.1970年,韩国人口负担系数高,人口老龄化严重
  D.中国在1950年、2050年两时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相同
  (2)实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叫“人口红利”期,据图可知“人口红利”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较轻
  D.人口增长过快,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解析 (1)由图可知,21世纪初,人口负担系数最低的为韩国,A项错误;2000年后,日本的人口负担系数最高,是由于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所致,B项正确;1970年,韩国人口负担系数高,是由于人口出生率较高所致,C项错误;1950年和2050年中国的人口负担系数均约为60%,但人口年龄构成不一定相同,D项错误。


  (2)“人口机会窗口”期,劳动力人口比重大,青少年和老年人口比重小,劳动力充足,社会负担较轻,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 (1)B (2)C
  点拨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政府鼓励生育,像欧美很多发达的国家,妇女多生孩子会有政府补贴。(2)放宽移民限制,鼓励外国人加入本国国籍。英国近年来人口有了一定的增长,其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每年几百万的移民人口。(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劳动力资源。人口老龄化往往意味着劳动力不足,企业生产的全球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日本而言,它本国劳动力是短缺的,但它发展高效益而对劳动力要求很低的产业,把那些对劳动力要求高的产业都转移到了中国和东南亚地区。
  从上述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人口增长对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论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导致社会问题。因此,利用科学的方法合理调控人口增长速度,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这也说明,面对由于人口增长导致的社会问题时,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地应对处理,稍有失误往往就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练习]
  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2.按照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①以后,②之前 B. ②以后,③之前
  C.③以后,④之前 D. ④以后,①之前
  下图是我国人口相关数据统计图(暂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B.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C.粮食供应缺口增大 D.老龄人口比重增大
  4.图示时期,我国( )
  A. 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B. 每年新增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
  C. 2010年与2011年新增人口数相同
  D. 2010年与2011年出生率相同
  读“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统计图”,回答5~6题:
  
  甲 乙
  
  丙 丁


  5.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
  6.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 教育压力大 B. 人口老龄化
  C. 劳动力不足 D. 死亡率极高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①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②年龄中位数在20~30岁之间为成年型人口;③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材料二 2011年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
  [国家\&巴西\&德国\&尼日利亚\&中国\&韩国\&世界\&人口年龄
  中位数\&28.9\&44.3\&15.2\&35.2\&37.9\&28.4\&]
  (1)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人口中位数有向上移动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请提出应对措施。
  (2)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产生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1~6 DADBCA
  7.(1)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建立健全养老体系;逐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适度增加出生人口。
  (2)尼日利亚 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问题:就业、教育压力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生态环境承受压力大。
其他文献
它,一身白得如雪的毛,一双棕色迷人的眼,一对尖尖的耳,走起路来四平八稳,给人一种傲视一切的感觉。我给它取名“傲雪”。但,猫就是猫,再“傲”也嘴馋。  那次,妈妈刚杀一条雨,置于塑料袋子里。傲雪就围着袋子转,“喵喵”地叫个不停;一会还用爪子轻轻扒,凑近袋子闻,闻着闻着就闭上了眼,微微张开了小嘴。妈妈来了,严厉斥责了傲雪。傲雪像受了委屈的小孩,躲到我身边,昂着头看我,用爪子轻轻扒我的裤管。那意思,你懂
期刊
在寫作中,很多同学会茫然:为什么我达到了所有的要求,作文分数依然不高?想要找到失分的关键,不妨来看看你的作文是否有以下问题。  [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是同学们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1. 时态和语态错误  Mick was fell off the bike when cycling across the road. (fall off表示“跌倒”,不用被动形式,去掉was)  I read
期刊
阅读关键词  考场作文  面对新材料,有没有一种或几种通用的分析角度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采用几种固定分析角度的任何一种,都可以拿高分。具体说来,有五个分析材料的角度:人物与人物,先与后,原因与结果,正面与反面,现实与假设。  假定以下的作文题是2016年某地的高考题,我们来对材料做一番鸟瞰,具体阐释这五个角度。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天,一只狼不小心掉进一口井里,他想尽
期刊
措施类主观题是近几年高考政治的常考题型,也是被同学们视为难度较大的题型,这一类试题一般是用“怎样做到……”“应该如何做”“……给我们的启示”等来进行设问的,旨在考查大家对当前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把握程度。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措施类主观题,笔者特结合近几年高考措施类典型试题,探究其命题特点和解题思路,从而概括、总结出解答该题型的一般思路。  例1 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
期刊
例1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1)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请从“探索世界与追
期刊
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人口红利”不意味着经济必然增长,但经济增长一旦步入快车道,则“人口红利”势必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剂。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例1 1980年我国开始执
期刊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战胜纳粹德国70周年暨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时光荏苒,七秩春秋,我们排除所谓的“正”与“邪”观念,会发现苏德战争是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爆发的,其本质是两种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兴现代化模式的正面碰撞。在这一人类史上最大的战争里,双方数百万人沙场厮杀,历经四次转折:基辅会战德国大获全胜,却得不偿失;莫斯科保卫战,德军拼尽全力却难逃失败;斯大林格
期刊
问:在两者之间用between,三者以上用among。那么The old man divided his property between his three sons. 这句话中的between为什么不用among呢?  首先介绍一下between和among的基本用法,然后回答你的问题。  1. between一般指两个人或物的“之间”,可接复数名词或代词,也可用between... and.
期刊
[ 千呼万唤始出来——产生]  例1 1872年,“机器缫丝(厂)创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材料中的缫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  A.北京附近 B.广州附近  C.西安附近 D.成都附近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及其特点。从课本内容可知,在西方列强侵略影响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在通商口岸,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等开始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开
期刊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仅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欧美等西方国家用100年甚至200年完成的人口转变,即人口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三低”的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死亡率往往先于出生率而下降,从而造成人口在一段时间内高速增长;当出生率也下降到低水平后,人口会因高速增长期间出生者进入劳动年龄而形成一个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高、人口抚养负担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