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语词汇双音化的一种方式:加“圪”

来源 :中国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9123456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语口语中有大量带“圪”字的词语,如:圪塔、圪榄(杆)、圪针、圪渠、圪夹、圪躺、圪弯、圪节、圪噔、笑圪喜喜儿、圪兴打晃……这是晋语区别于非晋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一语言现象。
其他文献
多年前读到过一篇文章,说“貮分”硬币和“貮角”、“貮圆”老版纸币上面的“貮”是个错字,因为“二”的大写是“贰”,不能写作“貮”。
江有诰之生年,向来诸书均缺。《清史稿》、《清儒学案》、《碑传集补》、《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歙县志》等文献,虽载有江氏小传但缺其生年;又如专述江氏其人之属:段玉裁撰《江氏音学序》、葛其仁撰《江晋三先生传》、王国维撰《江氏音学跋》等文亦然。但是,自20世纪40年代日人神田喜一郎撰《江晋三先生年谱》推定江氏生年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以来,江氏生年问题就有了两种说法:一种意见还认为“生年不详”,如周祖谟撰《影印(音学十书)前言》等;而另一些论著则依神田说,例如:
汉语的主要授与动词在近代由“与”变成“给”(gēi),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从何时变起,怎么变来的,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作为授与动词的“给”,在清代中期的《红楼梦》、《儒林外史》中已经普遍使用,清末的《儿女英雄传》中已基本上替换了“与”。一般认为,“给”的这种用法始于清初,例见《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等。
期刊
孙锡信先生《汉语历史语法要略》293页说,量词后加词尾“儿”、“头”,始于元代。但是,量词加词尾“子”始于何时,孙先生未作说明,也未举例,只是说:“量词后带‘子’的形式也较少见,一般也是带‘子’的容器名词借用为量词的,如‘一篮子’、‘两筐子’之类。”
“承”有“闻、听”义,诸辞书未见揭载,但《祖堂集》中多有其例(以下凡该书引例参用两种版本,斜线前数字为版本甲页码,其后为版本乙页码。版本名称见篇末所附引用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