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态>常态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0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一篇文章中要作惊人之语,“见他人之未见”固然可行,但难之又难;最常见的则是“见他人之所见”却能“语他人之未语”——通过独特精妙、耐人寻味的遣词造句,容纳更多的有效甚至非常重要的信息,让读者不时有“?……!”,即“生疑——思考——共鸣”的思路历程,让读者感受到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或未能深刻领悟的美或哲理。
  因此,品味语言的基本思路就是:从文中寻找“非常态”(与通常的说法或写法不一样的词语或句子),通过与其“常态”的比较,不仅使学生知道“非常态”的内涵大于“常态”的内涵——即“非常态>常态”,而且通过对“为什么”的思考,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点及面,将这一“非常态”置于作者所要表达的特定情境或主题之中,从而不仅感悟到文章的精妙之处,与作者那一刹那的永恒产生共鸣,而且在写作中也开始有意识地锤炼语言,写出文采飞扬的精警之句。
  古人所谓“诗眼”就是典型的“非常态”。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因“春风又绿江南岸”而千古传诵,而其在草稿中先后圈去“到”“过”“入”“满”等,“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这里的“到”“过”“入”“满”等就属“常态”,而“春风又绿江南岸”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而且一个“绿”字还描绘出绿草如茵、绿意盎然的江南之春,这又怎能不让游子长叹一声“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具体操作中,品味语言可从寻找“非常态”的词语和“非常态”的句子入手。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就有许多的这种“非常态”,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里的“泻”就属“非常态”,而其“常态”是“照”。通常情况下,月光给人的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而文章中的“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再加之“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呈现在作者眼前的月光仿佛也在流动,“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下来,这一刹那的感受就这样定格为“荷塘月色”中的一个独特精妙的永恒画面。可以说很多人都见过月下之荷,但能从中感受到美的不多,而能如此细腻、准确、丰富地表现出这些美妙画面的人则少之又少,这当然就是惊人之语了。
  又如,鲁迅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中有这么一句:“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里有两个“非常态”就很值得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将“内中一个空的破碗”这么一个常式句写成一个变式句?又为何要特别指明是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前一问题比较简单,这种“非常态”的句式是为了强调“空的”,突出“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的祥林嫂生活之悲惨。而对那支“比她更长的”竹竿则必须沉浸到祥林嫂的特定情境之中才能领略其中三味。首先,她的这支竹竿不同于《阿Q正传》中“假洋鬼子”的用作装饰的“哭丧棒”,被折磨得让人怀疑几乎不是一个“活物”的祥林嫂只有靠这支竹竿手脚并用才能走动(所以竹竿“下端开了裂”),或者说,她拄这支竹竿,手心不是向下而是向左,所以,她的竹竿不能只有一般拐杖的长度。但为什么非得是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不可呢?也许,一方面是为了用得更久,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赶狗自卫;甚至,被生活折磨得已经麻木了的祥林嫂也许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竹竿长短的问题。这里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但祥林嫂的这根“比她更长的竹竿”是可能有而且应该有的,作者的这一精心设计不仅源于生活的真实,更是为了引导读者进入这一特定的情境而引发深刻的思索和强烈的共鸣,而引发这种思索和共鸣正是文学精品的力量及其价值之所在,品味语言时我们岂能错过?
  甚至,许多特别的、与众不同的语言表述或场面描写也可以列入“非常态”的范围。
  例如,《阿Q正传》中假洋鬼子那“已经留到一尺多长的辫子都拆开了披在肩背上,蓬头散发的像一个刘海仙”——鲁迅为什么要给假洋鬼子设计这么一个古怪的发型?难道仅仅只是为了丑化?
  其实,这一古怪的发型也正属于“非常态”之一,是建立在对“常态”的逐一淘汰的基础之上的天才般的创造,表现出作者对人和社会的惊人的洞察力和想象力。
  对于假洋鬼子来说,现成的发型有三个:仍保留原先的假辫子——过不了革命党这一关,更无法混入革命,出人头地,这种方案太傻;把已经留到一尺多长的辫子剪掉——万一皇帝又坐回龙廷那怎么办?这种方案风险太大;这两种不明智、走极端的方案,自然在否定之列,那么,把辫子盘起来,进可攻退可守,这种立于不败之地的发型应该是可取的了,但可惜这是俗人的办法,连小D、阿Q之流都已如此,假洋鬼子如果落此俗套,就无法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超凡入圣,也就不是作者所要表现的假洋鬼子了。这可真是个难题:既不敢剪掉辫子来标新立异,又不甘盘起辫子而流于平庸,而假洋鬼子就地取材,把“已经留到一尺多长的辫子都拆开了披在肩背上,蓬头散发的像一个刘海仙”,这就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既达到了投机革命、左右逢源这一目的,又满足了超人一等、引人注目的心愿,可谓至善至美,真使人拍案叫绝!
  总之,“非常态”>“常态”,“非常态”不仅已经包含了“常态”所要传达的信息,而且还有着“常态”所传达不出来的、跟作者那一刹那的独特感受相吻合的更丰富、更复杂、更精微的信息。抓住“非常态”,也就是抓住了品味语言的关键。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文汇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阅读整本书,了解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2.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3.感悟鲁迅先生作为民族魂思想的伟大与深刻,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阅读整本书,了解鲁迅先生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2.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难点: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而传统的如“鸡零狗碎”式的提问,不便于学生把握阅读要领,不能对问题有提纲挈领的认识,学生思维缺乏连贯性、整体性。而“步步为营”式的提问,又可能牵引着学生向标准靠拢,学生被动学习,创造性思维受桎梏,积极性受限制,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主问题教学模式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性方面设计问题。问题具综合性,少而精,但涵盖面广,能精练教学过程,
文言文作为古人交流的一种语言,经历时间变迁,朝代变更,流传至今,只能以书面语的形式存在于教材及古书之中。教材中选编的大量文言文都深刻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只有在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教,学生学,才能更好了解古文文化,学习古文知识,继承传统美德,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阶段是开始接触浅易文言文的阶段。而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部分的选编优劣、质量高低就显得极其重要,并直接影响到文言文
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 探索性的研究时指出,“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一种质的转变。因此,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诗经三首》中收录了《静女》篇,该诗歌脍炙人口,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为角度,描写了一次不成功的约会。  全诗共三章,“教学参考书”提示:第一章重在写场景,交代事件,描写现实;第二章第三章重在写心理,回忆过去的场景。  按照这样的理解,这次约会应该是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第三次约会。主人公(第一人称我)带来了青年女子(静女)赠给他的两种礼物:“彤管”和“荑”(茅草芽)。在恋人
“抄检大观园”是一出悲剧,也是一出闹剧,它的发生是贾府内部主子之间、主子和奴才之间、奴才和奴才之间矛盾斗争激化的产物,是各种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腐朽没落的贾府走向衰败的一个显著标志。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它自有一套维持正常运转的管理体系,当家庭内非常的变故发生时,这套体系也便受到冲击,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抄检大观园”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正好印证了这一点。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这套管理体系
庄子《逍遥游》中的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很容易令人想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话来。在世俗的世界里,这应该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是很多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他对功名、利禄、成败等等从未汲汲追求,这样的“方外”高人活得多么了无挂碍、优游自在,可庄子却认为他“犹有未树也”。也就是说,以庄子“逍遥游”的标准来比量,宋荣子还是未能超然物外,自立于逍遥无为的最高境
[评议论文] 倪文锦 《新课程标准语文科高考大纲简析》,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5期  [原文提要] 语文高考的性质是什么?  语文高考应该考什么内容?这一直以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在认真比较2007年语文考试大纲和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作者就语文高考的性质、语文高考的能力要求、语文高考的考试内容做了细致的分析,指出了人们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并对语文高考大纲的改进提出了一些有益的
诗人余光中以一首《乡愁》登陆,蜚声华夏,“乡愁诗人”不胫而走。纵观他的全部诗作,可发现一个始终贯穿于他不同时期诗作的情结——“乡愁”。剖开此情结,我们就会看到如诗人所说的情结内涵:“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具体地说,余诗“乡愁情结”的内涵,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故土亲人往事的回忆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童年、少年时代
读过《中学语文》2005年第10期“教学大参考”上倪修山先生《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者的和解》一文,很有想法。倪文试图从海子“幸福的闪电”的一瞬中参透海子,并进而由这“幸福的闪电”的一瞬对海子进行宣判,加给海子如下错误:“海子居然把自己的死考虑得这样简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现的是想与这个世界彻底地和解的智者,而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屈从于这个世界的懦夫”;“海子的思想和行为是自私的和不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