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信息技术教学:盘点关键点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信息技术课程诞生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似乎都集中在教什么的问题上,而如何教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从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得到了确立,虽然仍然有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等争论,但是逐渐走向规范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趋势下,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了信息技术教学,希望通过有效的教学来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性、实践性等特点,加上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不成熟,使得信息技术教学较其他学科显得更为复杂。为了引起大家更加关注信息技术教学,也为了引导信息技术教学健康、良性地发展,我们试图梳理一些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点。
  四位来自高校和一线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从多种角度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创设、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以及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四个关键点进行了梳理和点评。这四个角度并非完全是平行的,却是我们认为目前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着力关注的方面。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一直不断创新、不断批判,刘向永老师从理性看待、多样采用、创新应用等三个方面给出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原则。钟柏昌老师通过实践案例点评的方式,对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创设的分类以及注意的原则进行了探讨。徐继红老师则对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现状、原因以及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王爱胜老师则给出了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原则,并针对四种评价方法进行了举例并点评。
  以上的文章只是给出了一个引子,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还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实践、创造。
其他文献
新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教学实践也证明,常听别人朗读好文章,可以使自己扩大视野,学习优美语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常朗读好文章可以在阅读中展开想象,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巧用电教手段,指导学生朗读,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以景激情,诱发朗读兴趣    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朗读教学的
教与学的资源只有在教学中才会发挥作用,购买的资源往往因为各项原因很难直接适用于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所以教师要将资源为我所用就应该进行自行开发或分析、处理资源,并创造资源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校园。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我们的教学结束了传统教学的乏味局
用书香校园浸润纯真心灵、用广博之爱搭建家校平台、用科学精神塑造学生人格,这三大亮点已经成为了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
在传统的中职电子课程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基本上都是通过“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份教案”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注入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开小差等情况时有发生。而整合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图像、文字的处理,用音频、视频来模拟和演示教学动画、具体应用等,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被
<正>~~
期刊
以多路阀和负载敏感泵组成的负载敏感控制回路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负载敏感泵与负载及管路之间的耦合作用很容易引起输出压力和流量的脉动,轻则影响执行器的控制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教育发展公平性的提出,农村教学设备的完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使得多媒体技术进入农村学校课堂,并表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  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变革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为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多媒体被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它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的方法。它不仅辅助教师传授知识,更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性成果,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学物理教学媒体充实了新的内容,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为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多种学习方式提供了可能,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中学物理教学媒体必须在传统教学媒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教学媒体,使传统的教学媒体和现代化教学媒体得到有机的结合,以取得优化教学效果,促进新课程的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紧密整合,为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但是,《科学课程标准(3-6)》也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首先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内容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尤其对小学生学习科学而言,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第一手经验是最为重要的,用技术有时会适得其反。现结合本人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