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种来源: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用105A×1831R配制成的杂种。
审定情况:2006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春性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色,有裂叶2~3对。叶缘波状,蜡粉少,无刺毛。花瓣黄色,花冠椭圆形,花瓣侧叠。株高171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221.2个,角果粒数25.7粒。千粒重3.9克。种子含油量47.65%,油中芥酸含量0.0%。麻渣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19.47微摩尔/克。全生育期134天,抗倒伏。耐菌核病性较强。
产量表现:大面积种植一般每公顷产量3282公斤。
栽培要点: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每亩保苗1.5万~2.5万株。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象甲。角果期注意防治蚜虫。
适宜范围: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甘肃、青海两省低海拔地区春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中心
邮政编码:810016
联 系 人:杜德志
联系电话:13709769842
审定情况:2006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春性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色,有裂叶2~3对。叶缘波状,蜡粉少,无刺毛。花瓣黄色,花冠椭圆形,花瓣侧叠。株高171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221.2个,角果粒数25.7粒。千粒重3.9克。种子含油量47.65%,油中芥酸含量0.0%。麻渣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19.47微摩尔/克。全生育期134天,抗倒伏。耐菌核病性较强。
产量表现:大面积种植一般每公顷产量3282公斤。
栽培要点: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每亩保苗1.5万~2.5万株。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象甲。角果期注意防治蚜虫。
适宜范围: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甘肃、青海两省低海拔地区春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中心
邮政编码:810016
联 系 人:杜德志
联系电话:13709769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