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本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意识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988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分离式的阅读或写作教学,这种简单的教学方式将阅读与写作人为的割裂开来,忽视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使得小学生写作意识薄弱,出现写作难的教学问题。因此,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让学生通过阅读训练,培养良好的写作意识和写作习惯。
  一、科学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写作意识较弱,加之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就使得写作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所在。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两大语文教学内容,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培养学生写作的意识。阅读可以分为两大途径进行,即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相互的交流协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的积累优秀的字词句。小学阶段课外的阅读主要靠学生自己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家长正确的指导。因此,在课外阅读的训练中,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帮助学生扩展自己的视野,阅读大量的名著,增强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就课内的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会学生科学的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在教学《三顾茅庐》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知识和文学常识。让学生了解人们所说的卧龙先生就是诸葛亮。在阅读文本中描写刘备在去隆中路上看到的风景时写的很是精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这段文字,并从中找出比喻句,然后可以引导学生仿写这样的几句,加深对比喻句的理解和运用,初步积累写作所用到的修辞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将课内所学到的阅读方法有效的运用到课外的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学习过《三顾茅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开阔学生的眼界。
  二、精读文本,掌握写作知识
  学生写作意识不强,与学生写作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有关,扎实系统的掌握写作知识后,学生就会积极地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写作的实践中,在写作中进一步的巩固和理解所学的写作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精读,尤其是文本中蕴藏着丰富的写作知识的文章,教师要要求学生背诵下来,并进一步的将文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写作中能够灵活的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整篇文章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创设完整的语境,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及用法,掌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与教师一起走近作者,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并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巩固语文知识,提升写作能力。如,在教学诗歌《走,我们去植树》这一篇课文时,教师通过音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写作知识,如,提问学生文中的“一棵树就是……快乐的音符”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仿写这句话,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通过文本的研读,让学生在理解中进行写作知识的积累与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由组词造句入手逐步的引导学生写片段式的作文,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写中长篇文章,表达丰富的情感,叙述完整的事件。
  三、续写文本,培养想象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途径有限,知识面比较窄,这就对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形成了阻力。写作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或者是社会经验的积累,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局限显然不可能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训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如在学习《秋天》这篇课文时,重点是让学生认识秋天的景色和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的生活,让学生找出秋天的景象以及有什么样的特点,如“玉米……在心灵酿造”“苹果……要披紫袍”“秋风……轻轻涂掉”等等。由“秋天”可以想到“夏天”“春天”“冬天”等,可以让学生任选一个季节为主题,仿照课文《秋天》的写作手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篇文章,可以就季节的某一景物展开自己的想象,生动的进行描写,也可以描写与这一季节相关的几种景物,展开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写出自己心中的所想所愿。通过这样的仿写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还可以让学生续写《秋天》,将秋天的景物描写的更加的多姿多彩,让秋天的图景呈现的更加的生动全面。续写文本,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写作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总之,写作是以阅读为基础的,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够积累大量的写作知识,培养写作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阅读积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体悟,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其他文献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造发明,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据此,高师思政专业在探讨和调整人才培养规格
期刊
在教学中,几乎所有教师都在告诫学生:作文要“写小事,写生活”,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现文章的真实性、可信性。然而,当学生写了所谓的“生活”后,教师们往往又觉得“不够味”,因为学生的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与认知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并采用胞磷胆碱钠片对患者进行为期12w的正规治疗,以观察其疗效.方法 选择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80例,并根据有无脑梗死
近几年 ,抗战史研究异彩纷呈 ,成果迭出。但是 ,对抗战时期的矿业史作全面、深入的探讨 ,尚属少见。尤其对西部矿业的综合考察 ,更是一块亟待开拓的荒地。广西师范大学唐凌教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教育,要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尤其要注意在阅读中投入情感体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语文课堂上播撒“爱”的种子,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感人之情、动人之爱,正如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的那样,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好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下面就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中的《观刈麦》这首诗歌为例子,来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心得。  一、“忙”,劳动之爱 
现代的孩子不缺的是商品化的现成玩具,他们需要的是可以随意操作的千变万化的玩具,纸就是这样一种可以让孩子不断探究的"玩具"。如今幼儿美术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师及家长的广泛
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四读法读古诗:一读诗,晓背景、解诗题、知诗人。二读诗,解诗意、读通顺、读出韵律;三读诗,抓诗眼、想意境、悟诗情;四读诗,吟古诗,背古诗,写古诗。教学重难点:  三读诗,抓诗眼、想意境、悟诗情;四读诗,吟古诗、背古诗、写古诗。教学准备:  课件、预习作业纸。课前准备:  出示课件:自由读读杜甫的诗,抓住关键字,结合注释,说说你感悟到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摘 要】  在高考这样一场中学生最重要的考试中,语文特别是满分60分的作文确实是所有学科的重中之重,有着“天下第一题”的美誉。如何通过有效训练,使得学生逐步学会如何更好地拟定作文标题、防止偏离题意、丰富作文素材积累,从而得到阅卷老师更多的青睐,切实有效地拿到作文高分,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关键词】  作文拟题 防偏 升格 素材  高三学生已经经历了高中三年严谨丰富的作文训练,在审题写作、论
目的观察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血清增食欲素-A(orexin-A)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科治疗的14例抗NMDAR脑炎患者病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