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有效教学的几点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sxxzzss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有不少中学生,特别是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平时缺少学英语、说英语的氛围,家长重视程度也不如城里。他们平时学习不努力、贪玩、怕吃苦。久而久之,他们的英语词汇贫乏,变成了英语的学困生,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要让学生学好英语,词汇学习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在二十多年的英语教学中,也不遗余力进行了英语词汇的教学探索,从而总结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促进英语词汇学习
  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都认为: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某种程度上是由学生个人的聪明才智(即智力因素)所决定的,但很大程度上也要受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毅力甚至个性即“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英语学习亦然。常听一些老师说 :“某某同学智商高成绩差,原因就是好动坐不住,浮躁没耐心,精力分散常开小差。”、“某某同学虽然智商不是很高,但是认真踏实、用功用心,学习就名列前茅。”这种现象在我们农村初中更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不良的非智力因素会严重影响学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开发有着积极作用。那么,作为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师的我是如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英语词汇学习呢?
  1.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索氛围。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的启发式就是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它不是机械的简单的“正确与错误”,而是教师在充分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水平,严格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等循序渐进原则,精心设计出有适当难度具一定挑战性的问题系列,这种教学方式会很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掌握英语单词。 例如,在学《Animals in danger》 这一模块时,针对动物这一主题,可设计What do pandas live on ? What do they like to do ? Where do they mainly live?等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主动bamboo,southeast,Panda Reserve ,be in danger等词汇。
  2.作业要及时反馈,讲评要适当鼓励。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反馈,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按时收、及时批、尽快发和及早讲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强化学习的效果。在我看来,批改听写词汇相关的作业时,那种冷冰冰的打勾打叉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经常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词句,针对性的评语,如:“Excellent!”,“Good writing!”,“Work harder please!”,“Please be more careful”等,我的学生在心里甜滋滋的同时产生了期待以后作业受表扬的心理,保持了认真做作业的浓厚兴趣。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的激励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学生看了类似的批语后,往往会更用心去斟酌单词的拼写,从而有效提高了作业的正确率。
  3.关注后进学生,助其树立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信心是孩子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和向上的源泉。”在教学中我发现:“差生”短时记忆能力与程度好的学生差距其实并不大,而长时记忆与程度好的学生则相去甚远。针对这一现状,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单词“短时记忆”的检查,让他们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适当分解词汇任务,适当降低要求,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能顺利完成词汇关,让其体会成功的快乐。
  二、课堂内外勤练习,反复记忆熟生巧
  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任何一个英语词汇,不是光靠课堂学习就行的。学生必须经过对这个词汇的初步了解、多次回忆、不断校正等反复学习。如果单纯靠课内学习的英语词汇,而不在课外习得中强化,就很容易被遗忘。特别是没有什么英语氛围的农村初中的学生,更容易遗忘。
  艾宾浩斯的遗忘进程的研究表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课堂中,学生借助各种记忆方法,利用“瞬间记忆”迅速且大量地记住了所学单词。但是,如果不及时给予重复记忆,所记住的单词数量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记忆单词的痕迹也会随之衰退。因此,我鼓励学生在课外适时地操练、巩固。
  比如指导学生进行20个单词的背诵时,我有时让学生一次性背下所有单词,有时将20个单词分成4组,每组分配5个单词,背完第4组后再重新回到第1组,进行反复记忆。与此同时,我要求学生利用“三余”的零散时间随时背诵,以巩固英语单词。
  三、惟坚韧者遂其志,掌握词汇靠毅力
  英语词汇学习不能一蹴而就,也没什么捷径可走。有些同学不愿吃苦,只顾钻研方法和技巧,却不愿在学习内容上花时间和精力。对于这部分学生,我首先解决的是他们的态度问题。只有端正态度,勤奋和长期坚持,再加上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的词汇量才会突飞猛进。
  狄更斯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语词汇学习的关键是毅力和积累,从初一接手新生开始到初三上学期,我每个学期都会帮学生制订一个计划,一天记住几个单词和一两个句型,并提醒学生不要小看持之以恒的日积月累:如果你一天背5个单词一年就是1825个单词,相当于初中三年再加高中一年零两个月的词汇量。如果坚持两年就能记住3650个单词,相当于中学六年包括本科两年的词汇量。
  Levelt说过:“词汇是语言产出的驱动力”。只有掌握了词汇,才能驾驭语言。当然词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而不是储存。当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积极运用,培养语感了。
  我的做法很普通,对农村学校的初中生却很管用。所以,我的每一届学生能在中考中考出理想的英语成绩。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摘要】根据中技学生英语的教学情况,结合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本论文将运用中技英语课堂中的实际案例来剖析中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渗透难题,并探讨中技英语教学的对策,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为社会培养实用性的综合型人才,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做为中技英语教改工作的重心。  【关键词】中技英语 教学改革 综合型人才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ondit
【摘要】阅读能力的考察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今英语教学的主导趋势,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对英语阅读深感困难,因此我谈谈近年来在阅读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兴趣 灵活 阅读 教育理念  从近年的中考试卷来看阅读能力的考察在试卷中所占的
【摘要】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需求量增加,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如何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教学技能,成为具有良好的幼教技能与英语教学技能的人才,是我院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英语教学技能 培养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基层幼教机构专业人员,在英语能力方面,学生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英语综合能力,更应该具
【摘要】近年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交际语言教学成为第一选择,而对于语法教学则是淡化处理,甚至边缘化。笔者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测”的大环境下中职英语语法教学的回归入手,以微课为着眼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浅谈微课给中职英语语法教学带来的新鲜活力和高效益。  【关键词】中职英语 语法教学 微课 效益  近年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摘要】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实践观察来看,大部分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的判断、推理和总结方面的能力很低。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进行研究,找到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和可行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初中 英语阅读 教学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中提高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要求传统的以单纯的传授词汇和语言知识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以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与国际化的接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普及的内容。尤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开始普及到小学,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表达,重点在于口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与母语有着明显性的差别,小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比较困难。对此,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游戏教学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强化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表达。  【关键词】游戏教学 小学英语
【摘要】本课是牛津小学英语第六单元的BC部分,主要介绍的是7个与农场生活相关的动词(cook,collect,milk,pick,water,taste,pull up)。课前我没安排学生预习,因此,我铺设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开场白,加深对本课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关键词】牛津 英语 农场生活 预习  由于标题是on the farm,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单词farm,但是学生认识与之相关的词汇farm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公共演讲作为一种有力的交际手段,在国际社会交流和合作中被广泛应用,英语公共演讲的也逐渐成为国内英语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析了英语公共演讲课在高校教学中的教育实施重要性,并就英语公共演讲课的教学策略做了研究。  【关键词】英语公共演讲课 重要性 教学策略  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交流方式,公共演讲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实现特定语境下的具体交际目的。随着中国在国际